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之间的利弊

时间:2022-07-27 07:52:02

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之间的利弊

摘 要 摘要:传统纸介质图书具有很强的易读性,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 能满足收藏者的需求,在历史与信誉方面具有优势;相比起来,电子图书制作简便,复制简单和保存成本低廉的优点,检索与资料查找更方便,且具有多媒体功能等。通过分析电子图书取代传统图书的局面很难形成,二者将长期并存且形成互补格局。

关键词 电子图书 传统图书 比较优势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和迅速普及,网络文学、手机阅读、掌上电子书等新阅读方式的不断出现,电子图书市场呈现规模化增长态势,截至目前,中国电子图书出版总量已逾百种,电子图书出版数量稳居全球第一。随着电子图书的不断壮大,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悄悄的改变。卓越亚马逊的一项调查显示49.5%的人半年内没有读完过一本书。纸质图书的传统出版社表现出了更大的压力。在这个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图书能能否最终取代传统的纸质图书?本文将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传统图书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一)传统图书的特征。

传统图书即纸质图书,就是把文字内容印刷在各类纸张上,装订成册以便于人们阅读的各种图书。传统图书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信息载体。

传统图书具有易读性的特征。无论从页面设计还是文字图片编排,传统图书都比较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传统图书产生亲切感。经过长期的发展, 传统图书在页面光度、装帧形式和翻页设置等方面都与读者磨合的较好,读者可以选择各种舒适的姿势进行阅读,这是电子图书难以匹敌的。

传统图书具有质量高、可收藏的特征。与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电子图书相比,传统图书选题较慎重,对书本质量要求较高, 阅读含金量较高,具有较好的信誉度,,而且装帧精美或者保存有珍贵资料的传统图书具有收藏价值。而电子图书为求方便快捷往往外观设计简单,且其内容具有易复制性,收藏价值也不高。

传统图书具有可收藏的特征。装帧精美、内容美好或者保存有珍贵资料的传统图书具有收藏价值。特别是在有着悠久藏书传统的中国, 精美的图书会刺激人们的占有欲望, 传统图书能满足收藏者的欲望,况且对传统图书的偏爱和收藏不是轻易能消失的。

传统图书具有保护隐私的特征。传统图书在被个人购买后,消费者在什么地方阅读什么作品,作者以及出版社等都是不清除的。即使是从图书馆借了什么书,图书馆知道,但大部分国家的图书馆在法律上是保护读者阅读的隐私权的。

(二)传统图书的发展现状及不足。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出版阅读形式,传统图书具有电子图书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被电子图书超越。因而在面临电子图书的威胁时,强化传统图书的历史优势将是占领市场成本最低,效果最明显的方式。

传统图书重新发掘和整合自身的历史优势,通过优质资源的重组在结构上达成质的飞跃,让“组合拳”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的利器。

传统图书存在制作复杂,周期较长;保存成本较高;检索困难;阅读方式单一;资源浪费,不利于环保等缺点。传统图书的发展还存在对数字出版的认识还不够,传统出版思维待转化,需求与产出难统一,盈利模式需探索等不足。

二、电子图书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一)传统图书的特征。

电子图书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的非文本信息存贮在光、磁等非印刷纸质的载体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或者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一种电子信息资源。能在计算机或便携式阅读器上阅读的,经过某种程序整理后组合在一起的电子信息均可成为电子图书。电子图书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便携式电子图书和网络型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具有制作简便性。DTP软件和网页制作软件等电子图书制作软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得到了普及。制作技术上的突破,使电子图书得创作变得既简单而又容易, 不会因为内容、成本和市场等多方面的限制,致使许多作者的作品无法得以发表,其中还有不少优秀的作品。电子图书制作的简便性让许多想成为作家的人能够梦想成真。

电子图书复制简单和保存成本低。电子图书能非常简单地完成电子复印本。使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制作电子复印本既简单又容易。电子图书的保存成本很低,可以采用像CD-ROM那样的压缩技术进行复制, 一张CD-ROM就能存储好几千页的纸张图书上的内容。

电子图书检索与相关资料查找十分快捷。电子图书能实现简单而又快速的全文检索,而且检索途径的多样性。电子图书,特别是网络性电子图书可以完全实现多人同时阅读,而且被多次阅读后,不会出现物理性损坏。

电子图书的多媒体功能。电子图书不仅能传递简单的文本信息,还可以轻易地改变色彩或文字的字形或字体,并且具有画面和声音等多媒体的功能。在电子图书制作过程中,不仅能编辑制作娱乐性的学习参考书、手册和游戏书籍等,还能采用声音和动画等来制作那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百科全书、图鉴和电子词典电子工具书。

电子图书有利于保护环境。电子图书不使用纸张,不需要砍伐树木,所以不会造成木材的浪费,不会加速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电子图书完全符合当代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符合社会持续发展的趋势。在环保方面电子图书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势地位。

(二)电子图书的发展现状及不足。

便携式电子图书从开发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10年来更是迅猛增长,各种电子出版物成几何级数增加,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络型电子图书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电子图书也存在不足。电子图书保存不及传统图书长久, 对储存的环境要求高。纸质文献可以保存几千年, 电子图书一般只能达到几十年;数字图书对设备和标准化有很大的依赖性,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升级,信息储存格式的不断创新,使数字化图书的长期保存成为一个难题;电子图书安全系数不高,电子图书既可以方便地被复制,也可以不留痕迹地被删除和修改;电子图书受到数字信息资源检索技术的严重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条件的制约。并且存在数字版权难管理、出版标准难统一、资源配置待提升、数字人才待培养等问题。

三、未来图书的发展趋势

自从电子图书产生一来,关于未来图书的表现形式问题,人们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一部分人认为未来的图书就是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的出现为构建个人的电子图书馆成为可能,信息存储方式将会出现革命,阅读习惯将会被颠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图书时代即将来临,传统图书将走向灭亡。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传统图书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会将一直繁荣下去。网络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资讯与娱乐,电子图书缺乏阅读的氛围和心灵的陶冶。读者阅读时需要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网络电子阅读所不能给予的。电子图书的盛行并不可怕,只要深挖传统图书的历史优势;建构新型网络衔接模式;拓展个性化分众阅读的市场空间,传统图书就会在“与狼共舞”中舞出自己的特色,不但不会在竞争中消亡,反而能真正的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传统图书与电子图书都具有鲜明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这些优点和缺点是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变的。无论如何发展,21世纪的图书表现形式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电子图书将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图书快速发展。武汉大学黄宗忠先生认为“21世纪的图书既不是虚拟图书代替传统图书,当然也不可能是传统图书一统天下,而是两种图书共存互补,共创21世纪图书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谢新洲,冯杏吉.电子信息源与网络检索.北京图书电子图书保存面临的问题与思考.图书馆杂志,2006,(4).

[2]李新立.创新传统图书出版[J].编辑学刊,2008,(1).

[3]袁静.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区别[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上一篇:大力推进研究型教学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篇:新时期室内设计的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