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国际化之痛:天时欠佳 人和难觅

时间:2022-07-27 05:15:33

嘉实国际化之痛:天时欠佳 人和难觅

“真看不懂,他们要做什么!”这是嘉实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嘉实”)一位离职骨干的吐槽。

国际化看上去是个不错的梦,但谁也不能保证它会美好如初。从2005年引入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走国际化道路至今7年,嘉实国际化问题渐现。

嘉实国际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嘉实国际)收购德意志资产管理(香港)的业务,实际上是一个烫手山芋。《投资者报》独家了解到,三年来不但业务拓展缓慢,而且至今亏损。

更棘手的是中外文化融合以及中外员工待遇不对等导致嘉实内部矛盾重重。嘉实引进的外籍人员与嘉实原有员工之间矛盾不断,一批骨干因而离职,这极大地破坏了嘉实原有的公司文化认同感。

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嘉实国际原总裁方美卿(Michele Bang)已经于去年离职,这一点嘉实也没有否认。而且,披着“国际化”外衣的嘉实,旗下QDII基金由于业绩表现差,多次换人,也给其国际化平添了几分尴尬。

金融危机与嘉实国际化

“总公司对嘉实国际的要求是,每年亏损保持在500万元以内。”上述嘉实离职骨干对记者如此表述嘉实国际的状况。

嘉实国际,这曾是嘉实国际化“最亮”的牌,其收购德意志资产管理(香港)公司,被认为是嘉实实力的体现,嘉实也把其当成其迈向国际化大公司的标志之一,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好生意。

2009年7月底,嘉实与其外资股东德意志资产签署协议,自2009年9月1日始,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将旗下包括亚洲股票、大中华股票在内的数只共同基金委托给嘉实在香港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嘉实国际,一并转入的还包括若干基金经理和销售团队。

据当时多家媒体报道,这笔收购业务涉及管理资产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收购成本在2亿元人民币左右,转入的员工逾10人,这其中包括担任嘉实国际CEO的方美卿(M ichele Bang)。

“这其实是个烂摊子!”嘉实的一位投研人士谈道。

德意志资产管理把除日本之外的亚太地区业务出售给嘉实,正是在金融危机期间。

“受金融危机影响,德意志资产等公司面临资金困难,为了救济其本国业务,很多海外的业务都收缩了,而且,德意志资产在亚洲业务困难重重,因为同样受金融危机影响,其很多客户都流失了。”了解情况的一名原嘉实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嘉实国际成立三年来,业务拓展艰难,更棘手的是,还要支付奇高的成本。

“香港不管人员成本还是房屋租金成本,均远远高于内地,而且,德意志资产遗留下的基金、资产也在大幅缩水。”上述原嘉实基金经理说。

另外,《投资者报》记者独家获悉,国际金融实战经验丰富的原嘉实国际总裁方美卿已经于去年离职,方曾负责嘉实国际各团队的整合以及建立业务平台。在方之前,离职的还有嘉实国际首席投资官李凯。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方美卿离职的主要原因或是内部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嘉实营销总监钟俊杰解释说,方美卿起初即没有意愿留在嘉实国际,之所以担任嘉实国际总裁,是因为要整合团队,而团队成熟之后,就回股东方了。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嘉实国际的新任CEO是蔡秉华。蔡的履历,嘉实国际官方网站及嘉实基金都没有更详细的资料。

国际化与文化冲突

目前,嘉实排在行业第二。照这两年华夏和嘉实的发展势头,业内很多人在说,嘉实资产总规模超过华夏指日可待,从嘉实自身讲,当然希望超过华夏坐上基金行业龙头的交椅。

内地现有基金公司中,嘉实的步子迈得最大。

从2009年至今3年里,其先后成立嘉实国际收购德意志资产管理(香港)公司、成立嘉实另类投资集团、上海嘉实财富管理公司,其中,嘉实国际、嘉实另类投资注册地均在香港。

嘉实基金公司的业务由内地二级市场拓展到一级市场,以及下游产品销售、理财投顾。

然而,按照嘉实基金公司总经理赵学军的设想,嘉实与这些分公司并不是父子之间的关系,而是身体和胳膊的关系。赵学军也举例讲到,嘉实国际,其交易室归嘉实基金公司交易室管,其内控、HR、财务都归嘉实基金公司相应部门管。

这一点钟俊杰也没有否认,但他特别强调,嘉实基金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都有严格的财务预算来管理,“每年董事会会制定经营目标,按照各子公司成本费用预算,把费用支付出去。”

钟在解读赵学军的话时认为,并不存在嘉实基金公司管理子公司的相关部门,而是总公司对分公司支持上有倾斜。

可是这种模式,使得嘉实人员与其子公司矛盾时常发生。

“研究员要求无条件支持嘉实国际方面的业务,没有额外的补偿,所以投研怨言很大。”上述原嘉实基金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矛盾并不仅限于投研部门,市场、后台等部门则更为频繁。这其中要提到一个人——琳熙?莱特(Lindsay MeganWright)。

曾有媒体报道,嘉实引进琳熙?莱特也是中国基金业迈向国际化的一个体现,然而并不尽然。嘉实多位员工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赵学军用人欠妥,“老赵太迷信外国人。”这其中之一便有琳熙。

据了解,琳熙经常冲嘉实中层骂“Zero”、“nothing”等带有鄙视意味的英文字眼,否定员工的工作,甚至有一次琳熙还直接叫嚣着开除中层人员。

公开资料显示,琳熙?莱特目前是嘉实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任嘉实另类投资集团CEO、嘉实国际副董事长。

据了解,她曾在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和德意志银行任职24年,职位包括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和中东地区战略和业务发展总监等。在2010年9月加入嘉实之前, 琳熙曾是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兼战略和业务发展的全球主管。

“洋气”与“人情味”

嘉实基金公司的员工把从原德意志资产公司过来的人称为“洋人”。一位已经离职的投研人员说,“用几个洋人就叫国际化,怎么国际得起来?”

《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三个以上嘉实员工均谈到,嘉实在管理外籍人员和本公司员工时,存在待遇不同等多方面的摩擦。

除了各部门义务支持分公司使得员工怨言不断,另外,薪酬发放上也有偏向。据了解,嘉实基金公司给外籍人员的薪酬均在每年年底悉数发放,但对内地员工的奖金等,则要推迟到下一年的4、5月份。一位嘉实基金经理也讲到,自己的年终奖发放要到次年的后半年。

尽管这些事端只是表面现象,但更深层次的东西则涉及到嘉实员工对公司文化本身的认同感。

谈及公司文化,嘉实离职的一位投研人士的感受是:“越来越洋气,但人情味越来越少。”

2009年之前,嘉实和德意志资产联姻,为嘉实带来了许多营养,从管理的规范到员工培训,从公司豪华装修到内部员工职称上的调整,都显出“洋气”。

关于嘉实文化方面,业内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嘉实基金公司一位提出辞职但尚未离职的投研人员,参加了嘉实基金公司的年会,到抽奖环节后,其被告知,因为电脑上没有其名字,无资格抽奖。

此外,嘉实原有的市场条线一批骨干基本离职,比如李道斌、秦军等,嘉实的销售能力下滑从嘉实沪深300ETF落败也能见一些端倪。

折戟QDII与撤换基金经理

而且,以国际化为梦想的嘉实,却在QDII基金业绩上折戟。

据Wind数据,截至6月5日,嘉实海外中国基金单位净值为0.507元,较1元面值几乎腰斩。自成立以来该基金亏损了49.2%,排在2009年以前成立的9只QDII基金倒数第二位。

钟俊杰并不认为该基金业绩很差。钟认为,业绩差与汇率不无关系。

“自该基金成立五年里,人民币较港币升值了20%以上,若刨除这部分,该基金依然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前,而且也跑赢业绩比较基准。”钟俊杰说。

事实上,根据嘉实海外中国今年一季度报告,该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7%。根据去年的年报,过去三年,该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4%。

“嘉实QDII基金业绩差,应该与之QDII投研团队投研能力差有关系。”上述离职的投研人员告诉记者。

钟俊杰并不否认,由于业绩问题,公司在基金经理上做了调整,“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基金经理。”

钟俊杰告诉记者,总经理赵学军对QDII基金业绩非常重视,目前嘉实组建了近10人的专门支持QDII产品的投研小组。

资料显示,嘉实海外由于业绩不好,已经免去两位基金经理。自2007年基金成立至2009年10月底,李凯担任基金经理,任职期亏损了33%。

嘉实国际成立后,李凯还曾被委以重任,即担任嘉实国际首席投资官。但是,《投资者报》了解到,目前李已经离开嘉实基金。

嘉实海外中国的第二位基金经理是江隆隆,任职日期是2009年11月至2011年9月,期间亏损了19.6%,后来从基金经理职位上被拿下。

这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的经历是均在德意志银行从事过投资。

新任基金经理钟山曾在汇丰资产工作,今年以来在其管理下,业绩也没有好转,一季度依然跑输业绩比较基准,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嘉实海外亏损了1.2%。

上一篇:东方基金庞飒:习惯逆向投资 下一篇:难懂的高收益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