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27 04:21:18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中医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推拿可定为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主体方法。

关键词:推拿 腰扭伤 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58-01

急性腰扭伤是推拿科常见病之一,在我临床工作当中,正确的给予手法复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以下是我对本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一点总结和体会,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给予指正。

1 病因

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导致腰部肌筋扭伤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1 弯腰撮生物或挑担、举重时,由于身体两侧用力不平衡,致使腰部的肌肉、筋膜(或关节)的损伤,也可致两种组织同时损伤。

1.2 在外力的作用下,脊柱过曲过伸时,引起肌筋损伤或腰部直接受外力推动而致肌筋操作,甚或腰部骨组织骨折。

1.3 站立时,由于姿势不正确,突然扭转腰部或打呵欠、咳嗽等均可使腰部肌筋扭伤。

2 病理变化

由于外力的作用,脊柱关节发生超出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过度牵扯及扭转后,其小关节及其周围的肌筋组织发生位移、扭曲或撕裂以致毛细血管破裂,继而组织充血、肿胀、从而刺激组织间的神经末梢而引起腰底部剧痛,日久愈重,激化而形成粘连,偶有韧带的过的过牵,而将其附着的骨组织撕下,造成撕脱性骨折及神经的损伤。

3 临床表现

3.1 腰背痛:发病骤然,伤后急感背站有比较局限性的剧烈疼痛,病人常能用手指出准确的疼痛部位(这一点在诊断上极为重要)。有些病人在受伤时,感到有清脆的响声,或韧带撕裂样的感觉,随后疼痛为持续性。疼痛转者可免强行走,重者完全不能活动,不能大声说话、打喷涕、咳嗽、打呵欠和大小便用力时,均感疼痛加重,患者多固定于一定的,转侧或起坐均感困难。

3.2 局部压痛点:在扭伤早期,多数病人受伤局部有固定明显的压痛点,多与自述疼痛部位一致,为了确定痛点可用拇指在腰部反复触望而却步,可在下列部位触压到最敏感的痛点:如:肌肉或筋膜损伤,其痛点多在骶肌肌处,腰三横突或髂骨极等处;肌健韧带损伤,压痛点多在脊柱中线脊突之间;脊上韧带损伤,夺痛点在中线脊突上,腰椎小关节损伤,压痛点多在椎帝深处;腰底关节操作在本关处有压痛点。

3.3 腰背肌痉挛:多数病人在伤侧有腰肌紧张,一侧爱伤时,腰部向对侧弯曲,肌内痉挛明显且剧痛。

3.4 脊柱侧弯:腰背肌肉、筋膜扭伤、撕裂引起的疼痛必然导致肌内痉挛,不对称的肌肉痉挛,便会导致脊柱侧弯,脊柱侧弯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受伤组织,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病变组织周围挤压的一种自动调节作用,疼痛痉挛解除后,侧弯的脊柱即可正直。脊柱侧弯改变约占急性扭伤病历的60%。

3.5 牵扯性下肢痛:肌肉、韧带扭伤、撕裂后,刺激了有关神经所所致。牵扯(放射)的刘信多在臂站、大腿后部、前内侧等处。在咳嗽及大便用力时,牵扯痛加重,此种情况可占临床病历的40%左右。

4 诊断要点

4.1 明显扭伤史、应问清腰部受伤时的具体细节,对于正确的诊断本病有重要的价值。

4.2 腰部疼痛剧烈,并有局限性的压痛点。应注意压痛点的部位和深浅以及范围。

4.3 腰背痛伴有腰肌紧张和牵扯性下肢痛。

4.4 韧带损伤:仅在腰前曲时疼痛明显加重,伸腰时,无显著改变。肌肉和筋膜操作,主动伸曲腰部时,均可使疼痛加剧,致使腰椎小关节错缝。

4.5 X光片检查,多无明显的异常提示产,除骨折外,多数病历不必拍片。

5 按摩治疗基础方法

5.1 治则:舒筋活血,和诊解痉,镇痛。

5.2 患者姿势:俯卧等。

5.3 操作部位:病变局部及其压痛点。

5.4 主要手法:推、揉、振、动。

5.5 取穴:扭伤穴、人中穴、肾俞穴、大肠穴、环跳穴、阴门穴、委中穴、承山穴、阳陵泉穴、昆仑穴等。

5.6 时间与刺激量:每次治疗15-50分钟为宜。刺激量手法易轻,穴位宜重。

5.7 手法操作程序:

5.7.1 推、揉、分、拔理筋法:病人俯卧,术者立于侧方用双手掌或拇指从内上向外下作八字形分推数遍,双手掌自下而上旋揉两侧腰肌,以骶棘肌为方,2-5遍,拇指在最痛点处推、揉、分、拔(每个痛点两分钟),并顺其纤维方向推理肌筋数遍。

5.7.2 腰部能点压振法:术者双手掌从重双又叠放于痛点部位,随病人深呼吸向下推至压振5-7次(呼气时压振,吸气时抬起)。

5.7.3 脊柱两侧捏拿法:双手多指由下腰部至中胸部捏拿脊柱两侧肌肉3-5遍。若脊上韧带或脊间韧带损伤,可用拇、食指两指于棘突两侧向中间捏提、按压。

5.7.4 远端压穴动摇法:双手拇指分别压两侧环跳、阴门、委中、承山等穴,同时嘱病人主动活动腰部。

5.7.5 对抗牵引抚摩法:一助手固定病人两腋下,术者双手握住伤者侧踝部,向健侧偏斜,缓缓向下拔伸牵引,持续一分钟至最大限度时,猛牵一下,然后用双掌抚摩腰部1-2分钟。

5.7.6 屈膝屈髋动腰法:病人仰卧,术者双手拇指揉压阳陵泉、足三里穴半分钟至1分钟,然后作屈膝屈髋或回旋活动腰部。

若有后关节错位,可在侧卧位时施“推肩搬髋复位法”,坐位时,施“推脊拉臂复位法”,也可以俯卧位时,施“托腿按腰后吊法”进行复位。

在做手法时先要掌握的如诊断的要点,针对外来作用下的腰部损伤应认真检查,排除是骨折发生,同时查清是哪种组织损伤,针对损伤的部位,采取适当的手法和穴位进行正确的按摩治疗。

急性腰扭伤病历,必须本着手法刺激宜轻、穴位刺激宜重的原则,需要病人能耐爱的前提下进行按摩治疗,切忌不可用过重的手法,以免病情加重。急性腰扭伤按摩治疗有效率可达100%(骨折除外)。一般轻者一次即可治愈,重者3-5次,如有腰椎后关节错位需复位即可。

上一篇:浅谈压疮护理的新进展 下一篇:推拿治疗小儿表虚不固型汗证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