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分析

时间:2022-07-27 02:05:34

90例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8年2月~2010年5月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的90例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6%,病死率为4.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煤工尘肺;脑血管病;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1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118-02

煤工尘肺(CWP)是煤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人大量的煤尘所致的以肺部慢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煤工尘肺一旦发生,即使脱离接触粉尘,仍可缓慢进展,故目前仍然是一种危害作业工人身体健康最为严重的一种职业病。有调查显示,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比较高,主要跟患者的原发病史、生活习惯、治疗及护理路径等多种因素有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了解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对改善煤工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8年2月~2010年5月确诊的90例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5月住院的煤工尘肺患者325例中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并发脑血管病患者90例,均为男性,年龄56~84岁,平均(62.5±4.2)岁;90例患者中表现为咳嗽68例,发热20例,呼吸困难32例,肺部音62例,胸闷15例;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头晕30例,头痛25例,反应迟钝18例,感觉障碍30例,意识障碍12例,其中昏迷9例,精神症状25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祛痰、平喘、解痉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当确诊为脑梗死时,同时给予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清除自由基、降颅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包括饮食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心理指导与作息指导等。

1.3.1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饮食营养的基本知识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应长期坚持采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易咀嚼及多纤维素食物,如多吃鱼、鸡蛋、牛奶、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1.3.2 生活方式 治疗性地戒烟、限酒,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吸烟与饮酒对疾病的危害性,以期达到主动、自觉地配合戒烟、戒酒;教育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适度增加体力活动,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跑、打太极拳、做呼吸操、健身操及肢体的康复训练等有氧运动,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切记做到持之以恒坚持训练,让患者懂得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利于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增加对生活的信心,达到从根本上提高患者全身运动的力量与耐力的目的。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气促等症状时应嘱患者立即停止运动,就地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劳累。此外,日常生活中必须控制好血压,定期监测血糖,防止体重超标,避免着冷与感冒。

1.3.3 心理指导 尘肺并发脑血管病患者在入院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易激动、发怒的情绪,再加之入院后要面对各种治疗及检查,使得患者原有的焦虑及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因此,做为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告知情绪变化对疾病的影响,说明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意义,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提高患者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让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3.4 作息指导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优雅、舒适的病房环境,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吸入烟雾、粉尘或刺激性气体,室内禁止吸烟,定期通风,合理安排治疗与护理时间,指导患者学会应用促进睡眠的方法,如睡前用热水洗脚、听轻音乐等,确保患者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多梦的患者,除给予加强心理疏导外,可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药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入选的325例煤工尘肺中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为27.7%。经过治疗与护理,治疗组中的显著进步与死亡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进步例数则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与病死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高,有调查资料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煤工尘肺的第3位死因[3],临床上确诊的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患者大多数存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而煤工尘肺、肺功能下降、中风次数、吸烟年限又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究其原因: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部胸片不同程度的显示有煤矽结节及肺间质等改变,肺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尘肺在形成过程中,肺泡内的煤尘会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且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高碳酸血症的出现,可发生脑水肿,进而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煤工尘肺患者的颅内压增高,引发了脑细胞的损害。

通过本文结果显示:我院收住的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患者的的发病率为27.7%,综合分析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①煤工尘肺患者的肺组织广泛存在着弥漫性间质纤维化,肺功能不同程度地下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②肺部感染可诱发或导致脑梗死,反复或慢性感染使缺氧加重,肺动脉压进一步增高,超过右心室所能负担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它是引起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4]。③长期的慢性缺氧会使得患者体内的红细胞代偿性增高,继而红细胞压积随之增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而血液循环障碍又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5]。④慢性缺氧可使煤工尘肺患者体内血液中的某些黏附分子增多,这些黏附分子激活后会黏附在细胞膜表面,促进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从而引发血管内皮炎细胞的浸润及微血栓的形成。⑤肺部感染可以激活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导致促凝血酶原激酶的表达增强,血液凝固功能亢进。⑥肺部感染还可以使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增多,使机体处于促凝血状态。

由于本组煤工尘肺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程度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这些疾病均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而动脉硬化又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从改变煤工尘肺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入手,积极控制好患者的血压,及时治疗患者的肺部感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现象,合理给予氧疗,保护好患者的肺功能,广泛开展健康宣教,如戒烟、戒酒、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运动、增强体质等,这能有效地减少煤工尘肺患者并发脑血管病的发生,从而改善CWP患者的生存质量。

此外,本组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患者大部分为老年患者,存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现象,这对于改善患者的机体代谢功能、增强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等极为不利。为此,对于营养的补充应尽量通过胃肠道给予,尤以饮食调整为主,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高维生素的食物;对于不能进食或纳差的患者可适当静脉补充营养,如静脉输入白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同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降压、降脂、改善微循环的药物[6],随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有许多抗尘肺药物,要严格遵循药物手册规定的药物适应证与禁忌证的临床用药。患者用药后,要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有无胸闷、气促加重,有无心慌、皮疹等出现;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注意有无发生二重感染。本组结果显示,90例煤工尘肺并发脑血管病患者显著进步40例,进步40例,有效率为88.9%;死亡10例,病死率为11.1%。其中采用综合护理的治疗组的有效率与病死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

总之,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与加强综合护理,能有效地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这对于进一步提高煤工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秦燕春.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13(2):143.

[2] 胡楠,杜素芝.护理干预对老年煤工尘肺肺感染患者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6):512-5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949-1986)[M].北京: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16-48.

[4] 张连英,李翠莲.868例煤工尘肺患者死亡原因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4):343-344.

[5] 黄海波,赵雪春.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在糖尿病脑血管病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850-852.

[6] 赖美爱,王建清,金雯.尘肺相关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09,7(19):1020.

(收稿日期:2011-03-1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下一篇:老年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