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几点误区

时间:2022-07-26 06:15:28

关于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几点误区

摘要: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法已成为许多教学所倡导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其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误区。本文以初中数学课堂为例,从几个方面,结合相关实例,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法在课堂应用过程中的误区,旨在剖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 初中数学课堂 误区 教材 情境化

探究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目前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1]。可是,在取得胜利成果的同时,笔者发现,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现在,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探究式教学的几个误区。

一、为探究而探究,脱离教材学习内容

实践和研究都证明,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提倡和普及的一种教学法。可是,探究式教学法绝对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代表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必须进行探究。

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探究时,首要的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或者学习材料必须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要新颖,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否则整个探究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作用。有的教师课前没有对探究问题进行认真地研究,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地分析,导致提出的问题缺乏探究意义,看似在启发学生,实际上就是简单的满堂问答。

可见,有价值的探究才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才能让学生多角度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探究课堂。探究教学不能脱离教材的学习内容,探究问题必须具有精心选择。

由此可见,新的问题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学生不仅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且提出了具有探究价值的新问题,这正是数学探究所追求的课堂状态,是数学探究和课堂生活充满活力的表现。选题是数学探究的核心,设问是数学探究的关键,开展数学探究切忌随意选题,信口发问。

二、过于追求情境化,课堂秩序混乱

恰当的教学情景能够启发学生主动介入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有利于教学探究的进行。

可是,有一部分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无论什么教学内容都会创设情境,如“把超市搬进教室”、“分组逛公园”等等,一味地让教学“生活化”、“情趣化”,这就大大地冲淡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并且使得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只顾了玩,而该学的数学知识一点儿也没学,更不要说进行数学探究了。

我们提倡在教学中适当地设计相应的,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从而进行探究,但是并不能没有目的地过于追求情境化。

三、追求形式,片面地理解数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探究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法。可是我们发现,很多课堂上都可以看见热烈的讨论,却缺乏了最重要的内容[2]。

比如,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就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就迅速地分组讨论;过一段时间后,教师说时间到,学生马上闭嘴;然后教师让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所谓的总结,实际上就是宣布标准答案,这样整个探究过程就宣告结束了。这样的讨论实际上就是一个形式,讨论问题的数学思维层次偏低,就是为讨论而讨论,缺乏目的性,课堂也只不过是表面上的热闹而已,所谓的交流缺乏含金量,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训练。

还有的教师课堂角色发生错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备课非常认真,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时间段该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效果,他们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可是却恰恰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是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很多“意外”。这样,一旦出现了“意外”,这些教师往往就会乱了阵脚,或者干脆不理会,只是在形式上去牵着学生讨论和探究,失去了探究教学的意义。

我们提倡探究教学,并不是说只要学生进行讨论,有个形式就算了,而是要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数学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必须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要真正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过于重视认知发展,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数学探究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和探究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并掌握数学方法,养成一种坚忍不拔、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可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中考这把利剑仍然悬挂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头上,分数仍然是评价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却没有相应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案,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于重视,严重地限制了数学探究活动的空间。

很多教师一方面为了应付上面的政策,不得不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一方面仍然是大搞题海战术,根本不考虑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就使探究教学在数学课堂上成为了一种应付差事的形式,难以落到实处。

总之,探究式教学法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能力是有很大作用的,数学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给予积极地引导,才能走出探究式教学的误区,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陈刚. 论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误区及应对方案[J]

[2]吴杰贵. 探究式教学中易产生的误区及对策[J]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师对新课改的一些理解 下一篇: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