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暖通空调设计中常见问题及技术发展

时间:2022-07-26 05:14:45

浅析暖通空调设计中常见问题及技术发展

摘 要: 随着暖通空调日益普及,有关暖通空调设计中的不足和缺陷也日益彰显出来,本文就列举了目前暖通空调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让人深思的问题,并探讨了暖通空调未来发展的新技术。

关键词:暖通空调;问题; 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B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能耗即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能耗日益增长,因而,暖通空调专业其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创新在以后的建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暖通空调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调节性与可操作性的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的容量通常是按接近全年最不利的气象条件确定的,因此系统应有较好的调节性能,以适应全年负荷的变化。调节性能好的系统方案,如采用VAV空调系统和VRV变频空调系统的方案,其一次投资通常较高,但运行能耗较小,在经济性计算和比较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于部分时间使用的办公建筑、写字楼和教学楼,设计方案应能适应其夜间不工作时的调节要求。

设计方案的管理操作方便性是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空调系统是否采用自动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经技术经济性比较来确定。对于大型空调系统和需要经常调节控制的设备较多的工程,宜采用自动控制,以减少操作管理的工作量。但自动控制系统应尽可能简化,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对于只有季节转换时才操作的阀门不宜采用自动控制。对于一些各部分不同时使用的建筑物或各部分出租给不同使用单位的商业建筑,系统设置应考虑分别管理控制和运行费用分别统计交纳的要求。

1.2可行性与可靠性的问题

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方案可行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有关方面的要求(如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对于一些无法采用标准设备的特殊情况,对非标准设备应提出详细的参数要求,并且所提出的参数要求应合理可行。能否有足够的机房面积也是评判设计方案可行性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改造工程和建筑面积比较紧张的情况。对于一些要求全年保证室内空气参数的重要工程以及空调系统故障停机将产生严重损失的场所,应考虑系统中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备份问题,进行系统工作可靠性分析。

1.3空调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1.3.1空调房间温湿度控制

空调房间温湿度的干扰因素的多样性,气候变化的多工况性以及房间存在的较大的热惯性等因素使得利用单回路直接控制房间温湿度的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调节效果。因此,应该另选有效的方法。针对空调房间的热特性,采用串级调节较适宜。

1.3.2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其中之一温控器

①风机盘管宜采用温控器控制电动水阀,手动控制风机三速的控制方式。风机启停与电动水阀连锁;

②冬夏季均运行的风机盘管,其温控器应有冬夏转换措施。一般以各温控器独自设置冬夏转换开关为好。

其中之二节能钥匙。

①房间设有节能钥匙系统时,风机盘管宜与其连锁以节能;

②当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插、拔钥匙使风机盘管启动或断电停转的方式。使用要求较高时,可增设一个温度开关。

1.3.3变风量系统的监控。

变风量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当室内空调负荷改变以及室内空气参数设定值变化时,自动调节空调系统送入房间的送风量,使通过空气送入房间的负荷与房间的实际负荷相匹配,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或工艺生产要求。同时送风量的调节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风机的动力,节约运行能耗。除了节能的优势外,VAV系统还有以下特点:

①能实现局部区域的灵活控制,可根据负荷变化或个人舒适度要求调节;

②由于能自动调节送入各房间的冷量,系统内各用户可以按实际需要配置冷量,考虑各房间的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分布,系统冷源配置可以减少20%~30%左右,设备投资相应较大减少;

③室内无过冷过热现象。

1.3.4新风机组的监控。

新风机组通常与风机盘管配合进行使用,主要是为各房间提供一定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卫生要求。其基本监控功能有:

① 监测功能检查风机电机的工作状态,确定是处于开或关;检测风机电机的电流是否过载;测量风机出口处的空气温湿度,以了解机组是否已将新风处理到要求的状态;测量空气过滤器两侧的压差,以了解过滤器是否要求清洗;检查新风阀状态,确定是开还是关;

② 控制功能根据要求启停风机;控制水量调节阀的开度;控制干蒸汽加湿器调节阀的开度;换热器的冬季防冻保护;

③ 集中管理功能显示新风机组启停状态,送风温湿度,风阀,水阀状态。

2 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

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其具体的可概括为以下十二个方面:

2.1 供暖技术。分户热计量的实施;供暖系统改造;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新型散热器应用、发展;区域供热供冷、冷热电联供技术;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

2.2 通风技术。夏热冬冷地区住宅通风;传染病医院病房通风;手术室等生物洁净空调的空调洁净技术;商场、地铁等公共空间的通风;工业通风。

2.3 室内环境质量。热舒适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建筑装饰材料、设备散发污染物规律研究、评价方法等);通风空调气流组织与室内空气品质。

2.4 燃气空调。燃气热泵;使用燃气的冷热电三联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2.5 蓄能技术。冰蓄冷空调;低温送风技术;水蓄冷技术;蓄热供暖。

2.6 公共建筑HVAC。体育馆、剧院、商场、商用办公综合楼等的供暖空调通风技术;建筑方排烟设计。

2.7 可持续发展能源技术与暖通空调。可再生能源利用;热回收技术与设备;建筑本体节能;被动式建筑。

2.8 节能环保设备的开发。利用低位热能和水源、土壤热源的热泵;高能效设备。

2.9 空调通风系统和设计进展。分散式个别空调;变风量、变水量系统;置换通风及相关系统研究和应用;住宅空调方式;新风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应用。

2.10 模拟与分析技术、智能控制。暖通空调能耗模拟、能量分析;建筑自动化技术;暖通空调与智能建筑。 2.11 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施工安装技术;交公调试;运行节能;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过滤、灭菌等。 2.12 制冷技术。空调相关制冷技术研究应用进展;新型制冷型、天然制冷剂、含氯氟烃制冷剂替代物;新型制冷循环。

3 结束语

在当今日益革新的形势下,在精神文明日益彰显的趋势下,人们不在只关注简单的空调使用功能,空调中常见的问题也在日益的被人们放大,早日避免设计中的不足,同时暖通空调的新技术早日得到完善,为暖通空调未来的发展提供简单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GBJ 26-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公安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上一篇:探讨关于炼钢厂房钢结构安装 下一篇:高层住宅楼电气设计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