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作文

时间:2022-07-26 04:49:45

与孩子一起作文

习作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少有欢喜,多是忧。老师布置习作任务时,很多孩子咬着笔杆,一筹莫展,为了应付作业,他们勉强成文,所写内容空洞无物。

我班有个孩子在写《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时,这样写道:“当老师真幸福,只需布置作业,而不用写作业,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可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对于作文,动口不动手。读了这篇作文,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该如何改变这种强迫式的作文教学方式?我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有效地激发孩子作文的兴趣,提高习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何我不尝试和孩子一起动笔作文呢?

在“砸鸭子”的活动作文课上,我设计了几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作文,孩子们的作文热情高涨,习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一、与孩子一起玩耍

“砸鸭子”的游戏方法很简单:一个学生扮演猎人,朝一个长方形场地中间的五个扮演鸭子的学生砸纸球,被纸球砸到的学生,就要站在一边当“烤鸭”。在游戏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过程中人物的动作。整个活动分三局进行,头两局我选了一些回答问题积极、观察仔细的学生上台做游戏。

第三局游戏要开始了,我提出:“老师可以上场和你们一起参加活动吗?”孩子们兴奋地大叫“可以”。我的参与将游戏推向了高潮。我这个大鸭子一上场,旁边的同学就拼命地大叫,为我支招:“老师,你躲到他们的后面!”“老师,你身子弯下来一点!”“老师,你小心点,可别被砸成烤鸭啊!”……

游戏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因为我的加入,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对场上的每个动作、每一个情况都盯得格外紧。活动结束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的最精彩的镜头是什么?顿时,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都抢着要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让孩子把看到的精彩镜头写下来,还很难吗?

二、与孩子一起作文

三局游戏都结束后,我提出了作文要求:请你们在刚才的三局游戏中,选择你们印象最深的、最有感受的一局,并把它记下来。接着,我郑重宣布:“今天,老师也要和你们一起写,让我们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精彩。”孩子们一听又惊又喜,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和老师一起当堂作文。孩子们作文的兴趣高了,一张张小脸涨得通红,用热切的目光看着我,大有和我一决高下的决心。

在接下来的十分钟的片断练写中,我围绕本次习作的重点,仔细观察,在桌旁奋笔疾书,为接下来的讲评做好准备。八分钟过去后,我写好了,我抬起头时,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在奋力地写着,连原先不太会写的几个孩子也努力地动着笔,场面令人欣喜。

三、与孩子一起评改

1.点评老师的下水文

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要求先读我的文章,于是我顺水推舟,提出了两个评改要求:你们觉得老师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写得更好,怎么修改?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仔细地读着,不时地指出文中的优缺点。

“‘挡箭牌’这个词用得好,用上了比喻。”

“‘我顾不上后面的小鸭,身子一扭,双脚使劲一跳,子弹从我身边闪过。’这句话用了好几个动词,描写得很细致。”

“老师这句‘哎呀,快砸到我了!’写出了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烘托出了游戏的紧张气氛。”

“老师对猎人的眼神写得很细致,透过他的眼神,我们好像看到他在思考进攻策略。”

“我发现了一个错别字。”

“我觉得‘子弹从他胯下飞过’和‘他猛地一跳’应该交换一下位置,应该是先跳起来,然后子弹才从他胯下飞过去。”

在点评老师的下水文的过程中,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发现了写好这次作文的方法,也学到了一些语言的表达技巧。这个过程,是学生自我发现、自我领悟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只是在一旁穿针引线。

2.评改自己的作文

点评教师的下水文后,我让学生根据刚才的点评,再读读自己写的作文,寻找自己写得好的语句,并画上波浪线。如果发现自己有写得不太好的地方,马上进行修改,找到一处就给自己加上一分。在这样的激励措施下,孩子们努力寻找着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认真、细心地自改作文。

四、与孩子一起鉴赏

最后,我设计了佳句美文欣赏环节。我和孩子们各自将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孩子们都争着举手,想要表现自己,因为他们都能找到自己写得好的地方,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习作信心。在互相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这次作文教学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地写作,激情洋溢地点评,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一起作文。我这个老师,在他们面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他们一样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的学习者。让我们弯下腰,和孩子一起作文,让孩子爱上老师,爱上作文!

上一篇:浅析文本解读的“无度” 下一篇:为阅读教学寻一把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