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机构的社会学阐释:一个社会学的视角

时间:2022-07-26 02:14:17

翻译机构的社会学阐释:一个社会学的视角

摘 要:翻译机构本身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存在的实体,在译学学科体系中具有支撑作用。对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核心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进行了解释,利用该社会实践理论阐释翻译机构之间的关系并解释翻译机构对翻译过程及相关活动的影响,认为在翻译机构场域中各翻译机构带着惯习和各种资本参与斗争,进行实践。

关键词:翻译机构;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场域;惯习;资本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11-0220-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4.062

1 . 引言

翻译机构是社会存在的实体,涉及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在译学学科体系中发挥着支撑作用。刘会然(2013:184-186)阐述了翻译机构的性质、分类、功能以及翻译机构研究内容,按照翻译机构发挥的功能将其分为四大类,即翻译研究机构、翻译教学机构,翻译服务机构和翻译出版机构,这些翻译机构组织翻译教育教学并培养翻译人才、组织翻译学术交流、发展和繁荣翻译文化产业以及推动翻译出版产业发展,对于翻译学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也明确了翻译机构研究在译学研究体系中的定位,将翻译机构研究置于翻译学的应用研究部分。刘会然(2012:182-185)还从出版的角度考察了翻译出版机构――这一大类翻译机构的具体运作,分析了翻译出版机构对译学学科建设的作用,认为对翻译机构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解释翻译活动的“前因后果”。的确,翻译机构是翻译模式的一个重要参与者(Brian Mossop, 1988: 65-71)。Koskinen(2000: 52)也认为翻译机构具有明显的塑造性影响。滕梅(2009:124)在其博士论文中讨论翻译政策时,也曾列举了以来有代表性的翻译出版机构,认为翻译机构是翻译政策对翻译过程实施影响的媒介。

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翻译机构自身运作过程会受到社会、文化、政治等相关因素影响,而这种影响会间接折射到具体的翻译活动中,影响翻译产品的传播和接受。也如Even-Zohar(1990: 19)的“多元系统”理论所认同的,政治、文化等制约因素对翻译过程实施影响,而这些制约因素往往通过出版社、宗教团体等机构对翻译过程实施影响。王志弘(2001:1-25)从国家权力网络中考察翻译时指出,翻译除了个人文字功底与译笔评赏问题外,还涉及各种任务的社会位置和关系、组织与制度(出版社、政治审查等)以及翻译过程(书籍出版生产、行销与阅读的过程)等,这说明出版社等机构参与翻译社会化运作过程。翻译机构本身具有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影响翻译过程本身以及翻译过程相关活动。因此,社会学角度可以充分解释翻译机构本身及其相关活动。

2 . 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霍姆斯(James S. Holmes)就提出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但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之后翻译研究突破语言文本的藩篱,开始文化转向,操纵学派和后殖民研究的学者更多关注翻译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将翻译研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下,探讨政治、文化、社会、宗教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活动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些社会学框架之下的话题并没有得到社会学理论的充分解释,所以从社会学角度解释这些问题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学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引用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social praxeology)、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social systems theory)和拉图尔的行为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其中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被翻译研究者引用最多。该社会学理论涵盖诸多学术概念,概念之间关系微妙,并且翻译研究学者在引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时存在不少分歧,所以这里有必要对该理论概念简要进行梳理。

场域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核心概念是场域、惯习和资本。场域指的是“具有独特运作法则的社会空间”(Bourdieu, 1993: 162),“将社会空间根据作用和功能分成各种类型的结构系统,这些系统由处于其中的‘参与者’相互之间的关系组成”(王悦晨,2011:6)。场域具有独特的运作规则,比如文学场域由文学人士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构成,科技场域是由理工背景的科技人员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构成,各自场域具有独特的运作规则。并且,“各种场域之间相互关联”(Bourdieu & Wacquant, 1992: 109),比如文学场域的某些研究成果可能为出版场域或历史场域提供素材,可能成为后者的研究对象,而文学场域的参与者之一――作家也可能会将出版场域或者历史场域中的某项活动或人物作为写作题材进行文学创作,这就是不同场域之间的互动。权力场域是各种场域的整体,是“元场域”(meta-field),各种场域在权力场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惯习

惯习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另一个核心理论概念。惯习关注的是社会关系结构中参与者的行为,参与者行为可以解释社会关系结构中的规则以及规则的形成。在社会客观结构中,参与者往往不由自主地接受一些默认的规范,参与者在规范的影响下进而影响所在的社会结构即场域。参与者在自身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内化“他们所认同的社会规律,产生一套‘定势系统’”(王悦晨,2011:7),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这些行为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环境,即参与者与社会环境之间彼此影响。“所谓惯习概念,实际上关注的就是个体社会化的问题,……也就是个体对环境的影响”(ibid., 2011)。

资本

布迪厄借鉴了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来解决场域中的不同资格条件问题。“资本可以以三种基本外观展现:作为经济资本,它可以及时直接转变成现金,可以以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作为文化资本,它可以在一定情况下,转变成经济资本,以学历的形式制度化;作为社会资本,以社会责任(关系)组成,它在一定情况下被转为经济资本,可以以贵族名号的形式(a title of nobility)制度化”(转自邵璐,2011:126)。三种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参与者身上的文化资本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如文化资本较多的高学历人才出售自己研发的科技产品可以获得较多的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是转换成其他资本的来源。

参考文献

Bourdieu, P.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C].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3.

Bourdieu, P. & L. J. D. 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Even-Zohar, I. Polysystem theory[J]. Poetics Today, 1990(1).

Gouanvic, J. Translation and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the emergence of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in post-war France[J]. The Translator, 1997(2): 125-152.

Gouanvic, J. The stakes of translation in literary Field[J].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02(2): 159-168.

Holmes, J.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A]. I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Koskinen, K. Institutional Illusions: Translating in the EU Commission[J]. The Translator, 2000(1): 49-65.

Koskinen, K. Translating Institutions[A].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EU Translation [M]. Manchester: ST. Jerome, 2008.

Liu H. R. A Study o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ese Mainland[D]. Colleg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2011.

Mossop, B. Translating Institutions: A Missing Factor in Translation Theory[J]. TTR. 1988(2): 65-71.

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

李红满.布迪厄与翻译社会学的理论建构[J].中国翻译,2007(5):6-9.

刘会然.浅析翻译出版机构的译学研究价值[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3):182-186.

刘会然.翻译机构的译学研究价值及其在译学体系中的定位[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3):184-187,207.

刘会然.翻译机构的有机性特征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1):168-171.

任东升、高玉霞.翻译制度化与制度化翻译[M].中国翻译,2015(1):18-23.

邵璐.翻译社会学的迷思――布迪厄场域理论解释[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4-130.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王传英.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阐释[J].上海翻译,2013(3):14-19.

王悦晨.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关键词解读[J].中国翻译,2011(1):5-12.

王志弘.翻译的自我与他者问题[J].翻译学研究(6),2001:1-25.

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2008(1):75-82.

上一篇:生态翻译理论视域下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下一篇:快乐书法 幸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