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记者的《海上纪事》

时间:2022-07-26 01:02:35

业余记者的《海上纪事》

我的首部新闻作品选《海上纪事》终于出炉了。饱尝“新闻园里勤耕耘,格子海里乐遨游”的滋味,如今终于收获了这个果实。

1983年年底,我被调配到卢湾区街道办事处宣传部门工作,从事宣传教育,写作一类的活儿也更多了,诗歌、散文、小评论常有见报。而学习新闻写作则是从1985年起,在一位友人和报社热心记者的启导下,开始成为多家报社的新闻通讯员。我坚持业余新闻写作,见报率渐高、兴趣渐增,一发而不可收拾,直至今天,成了一名“业余记者”。因为长期工作在社区,擅长采写社区新闻和社会新闻写作,故被人称为“社区记者”。

2002年2月提前退休后,我整理一下新闻作品剪报,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了长长短短、大大小小4000多篇、30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曾40次获各等奖项、十多次被评为优秀新闻通讯员,时不时地被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请去作基层新闻写作辅导。2003年7月,卢湾区举办了我的个人作品研讨会,受到了新闻界领导的好评和关注。一些报社领导热情提示,完全可以选编一部分作品像模像样地出一本作品选。这正牵动起我早就有出书的心愿。出书一事便在作品研讨会后抓紧进行。在新闻界各位人士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下,由香港文汇出版社出版了这本集200多篇新闻作品近40万字的《海上纪事》。全书分为10个篇章:申城佳话、人间真情、都市扫描、区街写真、名家剪影、商海纵横、文坛教苑、科卫集萃、世象百态、社会观察。并配若干幅新闻老照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由于长期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并且文风朴实、语言流畅,使得这部作品选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出书成为我新闻写作的一个总结、一次丰收后的盘点。而选编书稿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再创作的过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听说我的《海上纪事》一书要出版,丁锡满、丁法章、金福安等许多新闻界前辈都热情撰写序文。或许有人会问“如今时尚出书,而你既不是专业作家,又不是名人明星,出什么书啊?”而我认为,平民百姓为什么不可以出书?只要你的作品有内容有价值。作为一位新闻写好者,出书的根本目的一是以利总结提高,激励自己;二是清点一下我的“精神财富”,以利收藏;三是自文自乐、以文会友,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我的首部新闻作品选为什么取名为《海上纪事》?“海上”就是上海的意思;“纪事”就是将我听到的、看到的、了解到的新鲜事、突发事、有趣事,以及我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书名不求花哨,只求平平淡淡、实实在在。有朋友称书名“大气”。如确是如此,那正是我所要追求的意境。

2004年3月于三步斋

上一篇:“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笔谈 下一篇:媒介“封杀”与公民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