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下的语文合作学习

时间:2022-07-26 12:38:48

基于任务驱动下的语文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通过把课堂教学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并且将学习活动与任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明确任务的目标,将学习的自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应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的学习、合作探究,这种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下,明确教学任务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在课前,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精心的设计教学任务,并且将教学中的知识点和内容巧妙的融入到每个任务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从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开展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活动,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讨论交流的方式来完成教师的任务,逐渐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时,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外洞、内洞、孔隙的特点,感受孔隙的低矮,为此,在对第5-8自然段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任务情境,十一放假,老师准备带领同学去金华双龙洞旅游,汽车开动的同时,请同学们认真的欣赏周围的风景,到了目的地,同学们现在下车,我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双龙洞的美景吧。在学生对文章有初步感知后,设计以下四个任务:1.阅读第5自然段,思考,外洞、孔隙有什么特点?小船是怎样的小?作者是如何坐到船里的?当时的感受如何?小船是如何通过孔隙的?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演示小船进洞的过程?2.阅读第6自然段,思考,内洞是怎么样的?具有什么特点?石笋和石钟乳是什么样子?能否发挥你的美术天分画出你所认为的石钟乳和石笋是什么样的?3.阅读第7、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进洞写的这么详细,而出洞只用了一句话交代?如果你是导游,在坐船过程中该如何向你的游客解说双龙洞中的景物?这样有了明确的探究任务,学生在进行下一步学习就不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二、尝试任务,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式下的语文合作学习模式,是以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为主线,通过设疑、引导和探究的基本途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自主的进行合作探究。目前,合作探究的方式主要有:①同桌相互讨论,这是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式,有利于增强同桌之间的情感交流。②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这样可以让小组内每个学生自由的发表言论,有利于学生集众人之智、采众家加长,补己之短进而让学生的思S更加活跃,同时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和全面。③教师和学生相互讨论,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的方法,让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共同突破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鞋匠的儿子》时,抓住文中林肯的三段演说辞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读并感悟,并且透过文中的文字去发掘更深层次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宽容的伟大力量、林肯所具有的广阔胸襟和亲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怀,认真的品读林肯演讲词中所包含的语言艺术特点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任务环节:首先让学生进行课文的预习,并出示预习任务,让学生反复的默读文中林肯所说的三段演说辞,并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并分析这些语句都反映了林肯的什么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合作探究学习,在相互讨论中,互相补充课文的相关信息,并且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林肯,让林肯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这种任务驱动下的合作探究学习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开放性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性能的发挥,并且在合作探究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探究任务,并且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综上所述,基于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为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有利平台,它鼓励学生积极自主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增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团队意识,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片新气象。

参考文献:

[1]杨礼艳.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36):43-43.

[2]邝爱银.任务驱动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6(28):155-155.

[3]王景国.小学语文任务驱动法教学探究[J].学周刊, 2015(7):82-82.

上一篇: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