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7-26 05:51:52

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只有很少的结构在从事物流基础理论研究,有很多的局限性存在于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中;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物流管理专业还没有被广泛开展于各类高等院校中,这样就没有足够的物流人才,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作用。二是物流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方割据现象,无法有效整合物流资源:物流作为一种复合型产业,需要跨多个部门。但是却没有良好的协调物流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规划不够统一;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并且地域特征在物流企业中较为明显。这些现象的存在,就无法充分的利用设备及人员资源,闲置了大量的资金,对物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三是物流企业没有较高的信息化程度,没有较好的时效性:通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依然将手工操作方式给利用过来,如电话、传真等,这样就没有较高的效率。很多企业虽然都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国产物流管理软件层次较低,无法有效的集成和实时控制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这样运营成本就无法得到有效降低,工作效率也不能得到提高。此外,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也无法实时的和管理物流信息,这样就会影响到物流信息的畅通流通,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不利作用。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物流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调查发现,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很大一个部分就是物流产值。因此,我国在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工作。具体来讲,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市场交易活动功能,对接货内容进行记录,对储存任务进行安排,选择作业程序以及制定价格等,以此来规范交易活动,增强其交互性,促使信息系统的效率和集成得到有效提高和增强;业务控制功能,主要是控制物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控制现有管理个体和资源管理;工作协调功能,信息的流通在物流运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样工作的时效性就可以得到保证,促使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劳动强度系数也可以得到降低;决策和战略功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对工作人员和管理层进行协调,评估活动,分析成本和收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一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首先是完整性原则,要有完整的功能,促使企业全面完整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需求得到满足;系统开发的完整性指的是要对相应的管理规范进行科学制定,以便完整和持续的进行系统开发和操作。其次是可靠性原则,在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得到保证,在非正常情况下,系统的可靠主要指的是灵活性,也就是如果有故障发生于软硬件环境下,仍然可以使用系统的部分内容。最后是经济性原则,企业的目标就是扩大利益,那么在系统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就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扩大受益,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压缩软件的开发费用;投入运行之后,需要对运行维护费用进行降低,促使管理费用得到有效减少。二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流程: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调查和分析选定对象,明确目标之后,将模型给提出来,对系统设计报告进行完成。在系统分析方面,首先要分析物流管理业务状况,分析系统环境和新系统的条件,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现有系统的物流管理水平、业务信息的精确程度以及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等等,分析系统结构和用户结构,将与系统任务相关的部门、人员及层次关系给了解清楚,将用户结构图给画出来;分析物流信息流程,对物流信息载体的种类、格式、用途等进行了解,这样就可以对各个环节需要的信息、来源、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方法等进行熟练的掌握。其次,目标分析,结合系统分析结果,将问题表给列出来;列出来问题表之后,进行倒置目标树的构建工作;找出方法来对目标冲突进行解决,然后将具体措施的考核指标给确定下来。然后,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对事务处理能力需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对决策功能需求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将关键需求给找出来,然后提出计划来对问题进行解决。结合以往资料,功能分析现行系统,还需要进行功能层次分析,并且分析层次之间的关联性。最后是数据流程分析,将业务流程中的实物流给去掉,对信息流进行抽象,将数据流程图给绘出来,结合数据的属性和处理功能,将流动数据的属性、存储情况和查询要求给了解清楚,然后对其定量的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总体规划方面,首先要将基本功能给确定下来,通过信息流,可以紧密结合物流的不同层次,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需要有效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显示物流信息,基本功能应该能满足收集和录入数据、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处理以及输出信息等。其次,对层次结构进行确定,部门和人员处于不同的才能够此,对信息需求就存在着差异。那么,对于物流管理系统来讲,就需要具备完善的层次;数据层,主要是以数据库的形式来存储收集和加工的物流信息;业务层,主要是日常处理合同、票据等业务表现形式;运用层,对仓库作业计划进行制定,选择出最优路线,并且构建控制与评价模型等。通过物流系统分析模型的构建工作,来促使管理人员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物流战略计划。最后是进行系统规划,信息系统的构建,不能够单单是简单组合了单项数据处理,系统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较广的范围,有着较强的协调性,并且需要紧密结合人机。只有制定了系统规划,才可以更好的分析和设计系统。要对管理目标进行定义,对不同层次的差异化管理要求和目标进行确定,组织总体目标要统领各个局部目标;要对管理功能进行定义,对管理工作中会出现的活动和决策等进行决定;对数据分类进行定义,在对管理功能进行定义之后,需要分类数据。此外,还需要对信息结构进行定义。在设计方法方面,有着多种的方法以供选择,如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等,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制约到工作效率的提高;虽然信息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却只是在某一些环节应用,无法整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那么就需要积极的应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思想,促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增强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推动物流企业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作者:罗志超 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飞行流量管理中计算机系统应用 下一篇:负折射平板透镜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