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7-26 03:25:47

环境监测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本文依据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阐述了环境监测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重点及难点问题的理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合理地将传统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使环境监测课堂教学效果最优。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多媒体课件 网络课堂

1.环境监测课程特点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技术、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的内容、方法及分析评价。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的原则;了解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从布点、采样、样品保存、样品预处理到样品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1]

本课程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电子技术和数学分析等不同学科,固体、液体、气体、生物体等不同的环境载体,对不同环境载体中引起污染的各种项目的采用不同的监测手段和方法,课程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教学课时有限,学生普遍反映较难。[2]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堂的应用,不仅解决了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重点及难点问题的理解,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课程的教学情况有了很好的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中既涉及许多监测布点、采样、分析方法,又涉及较多的仪器设备,以及它们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运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以教材为中心进行传统的板书式讲授,可用的挂图极少,形式单一,很难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仪器原理。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不但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营造出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而且能提高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较大的信息量,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展示实物照片。

环境监测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多种采样工具,环境监测分析设备、仪器,比如深水采样器,颗粒物采样器,原子吸收光谱装置、气相色谱装置、可见―紫外吸收光谱装置、红外吸收光谱装置、高效液相色谱装置、ICP原子发射光谱装置等,因为学生以前很少见过这些设备,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展示,所以学生对设备的结构很难了解清楚,从而影响其对设备工作原理的正确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方式则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在教学时,对每种仪器设备,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自己拍摄的一些大型仪器的结构照片或从网上搜索到各种监测分析仪器的实物照片,可使学生对这些设备仪器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在掌握这些仪器设备的操作时觉得轻松得多。

2.2Flas的应用。

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中涉及较多的监测点的布设,样品的采集,监测项目的分析过程,分析仪器、设备工作原理等内容,不仅包括理论性知识,而且有大量的操作知识。单靠教师口头表述,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难以掌握。而利用Flash技术中图形的移动、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以动画形式演示教学内容,则可以使教学过程更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解紫外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及液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的结构及操作过程时,我们把复杂的结构及测定流程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深刻,为学生上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在讲解河流采样点位布设时,自行设计了确定断面―垂线―点位的动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河流的立体图像,对于如何设置河流的采样点位,思路更加清晰。又如在讲解项目测定时,对于各测定步骤中所加试剂用不同的颜色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更形象、细致地了解整个测定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授课内容了解地更真实和清晰,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2.3播放实际监测录像。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将对某水体或某一污染源进行环境监测的全过程的录像资料以短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增强教学效果。在授课中,我们给学生播放了河流断面监测实验、锅炉烟道气烟尘监测实验、金鱼毒性监测实验录像,学生反响很好,既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又了解了具体的监测过程。

3.网络课堂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

3.1通过网络课堂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在校园网上开设了环境监测网络课堂,向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后自我练习、课后习题、复习资料等,所有资料可通过校园网在线观看学习和下载,以方便学生自测和复习,通过网上的再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掌握。网络课堂还设置了网上答疑系统,对学生学习环境监测知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3.2通过友情链接扩充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互联网上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苦于资料的缺乏,知识面的充实和扩展受到极大的阻碍。为使学生视野扩大,深入了解有关环境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网络课堂提供了丰富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链接。

3.2.1链接知名大学环境监测精品课程网站。

学生可以登入知名大学校园网,浏览课件,享受一流大学的教育,感受网络时代的无穷魅力,学习热情也会有极大的提高。

3.2.2链接环境保护相关网站。

学生可浏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资源网、中国环境新闻网,国家大气质量网、中国室内空气网等网站,在这些网站阅读近期的环境新闻,了解当前的环境监测现状,查阅最新环境法规、环境标准。

3.2.3链接有关环境监测学术期刊。

学生可浏览中国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干旱环境监测等期刊杂志文章,了解新的监测技术、新的监测方法和设备,熟悉科技文章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学生通过这些链接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增加了专业知识信息,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素质,在立足教材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更加关注环境监测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结语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环境监测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堂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手段为教学带来了许多好处: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大大增加教学内容和信息量;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非常具体;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时的兴趣;可以快速、便捷地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教学信息量大,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同时对大信息量阅读时间长,反而容易引起视疲劳和神经迟钝;课件制作中画面的内容、明度、色彩、形态和动态,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在多媒体课中,环境光线相对暗淡,学生易产生疲乏、厌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地将传统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彼此兼容,当需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和形象理论教学时,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当强调教学难点、学生讨论时,运用传统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使环境监测课堂教学效果最优。

参考文献:

[1]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编.环境监测(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金玉莲,石碧清,赵育.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高职环境监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42-43.

[3]吴烨,崔丽娜.多媒体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J].内江科技,2006,(5):6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刍议信息技术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下一篇:关于C语言中变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