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教学幽默艺术

时间:2022-07-26 02:15:17

化学中的教学幽默艺术

摘要:教学幽默艺术"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和巧智"。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对化学教学幽默艺术进行了概念界定。

关键词:幽默;教学幽默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81-02

1.问题的提出

教学幽默艺术"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和巧智"。尽管幽默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神奇力量早已为人所知,也使许多执教者颇感兴趣。但是要会运用幽默,达成课堂上的教学目的,轻松自如、随机潇洒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办得到的。因此就需要我们研究幽默艺术的规律,掌握幽默艺术的原理,并学会将这些原理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幽默技术。本选题,通过对查阅文献的大量案例,研究教学幽默艺术的规律、原理和运用操作策略,以帮助教师运用幽默艺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2.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界定

2.1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定义。

2.1.1 幽默定义。在中国"幽默"一词问世两千多年前。《楚辞。九章,怀沙》有"孔静幽默"之句。当时"幽默"一词指的是"寂静无声",与现代汉语中"幽默"的意义截然不同。现代汉语里的"幽默"是由林语堂自1924年5月最早从英语humour一词英译过来的。而英文humou又是从拉丁语humor转变而来的,愿意指液体,认为一个人的根本性起源于体液,所以当时只表示人得气质、性格。由于幽默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对它认识的差异性,对"幽默"的定义界说,可谓众说纷纭。一般的英文词典对幽默的解释是"滑稽、可笑、有趣"。把"幽默"和"机智"列为一个词条,把一切逗笑的事物、语言、手法等,连同讽刺、插科打诨、耍贫嘴都叫幽默。《英国大百科全书》则说:"在所有受尊敬的理论中,关于幽默的最好定义或许是以下最简单的定义:幽默是任何滑稽可笑的事物。"《日本万有百科大事典》却认为:幽默和机智不同,对发笑的事物寄予同情,它凝聚着对人类,包括笑者自身那可悲性格的爱怜之情,是高级的笑、复杂的笑。我国《新华字典》说:"言辞举动表面轻松而实际含有深刻讽刺的。"《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

尽管到目前为止,对于"幽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幽默:"幽默是指一种行为的特性,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或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

2.1.2 教学幽默定义。西南大学赵伶俐教授在《视点结构教学技术操作技术》一书中对教学幽默的定义为:是一种使教学活动在意外的倒错或矛盾中表现出某种教学意图并使学生获得轻松愉快、典雅含蓄的笑声的一种操作机智,"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和巧智"。③

2.1.3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定义。曾祥华在《论化学教学幽默艺术》一文中对化学教学幽默艺术定义为:"将幽默运用于化学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化学教学艺术效果的活动。"

2.2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本质。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本质:其"形"是幽默,而"神"则是教育;也是寓庄于谐,其外部表现是"谐",谐指教学方法或手段的"趣味性、诙谐性、生动性"给人愉悦的感受,而里面的核则是"庄","庄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给人教育和启示。因为化学教学幽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更渗透着自然科学客观的现象和规律,给人以启迪和开化,在笑声中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真正的化学教学艺术在于把深刻或深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人浅出。

例:人体中的化学物质(初中化学)。构成人体的水,足以装满一只容量为 45 升 的水桶;人体的脂肪,可以制造 7 条肥皂;人体中的碳,可以制造 9000 支铅笔;人体中的磷,可制 2200 根火柴;人体中的铁,可造 2 根铁钉;人体中的石灰石足够刷两个鸡棚;还有少量的镁和硫……

教师煞有介事的表情、体态、快速的言语节奏和把人体元素与一连串生活中常见事物两相比较,自然形成了一个寓知识于谐趣中的教学幽默,令学生不禁开怀一笑。"人体是由许多化学元素、化学物质组合而成的",这就是'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竟然和人们常见的一些非生命物连在了一起,这便是'谐'"。

2.3 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特点。

2.3.1 趣味性:轻松愉悦,引人发笑 。例:在讲可溶物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化学家,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个地质学家沿着海滩散步,忽然物理学家说他要测量一下海的深度,就跳到了海里;地质学家说他要看看海底,也随后跳了下去,化学家等了一会不见他们出现,于是得出结论: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海水中是可溶的,就一个小的笑话,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能使学生的精力集中,注意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2.3.2 含蓄性: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所激发的笑里,有诗意的酿造、有哲理的思考,如一枚味道醇悠的橄榄,启发人们咀嚼、回味个中的滋味和魅力。其表达的"曲径通幽"和意境的"别有洞天",都使教学幽默艺术带有蕴藉隽永的含蓄。

例:在讲《水》时,就可以用下面一段话来引入。在我国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美文中,"水"作喻体的比喻句层出不穷,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君子之交淡如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倾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为什么人们喜欢用水作喻体,水的组成是怎样的?那水又有哪些特点和性质呢?用诗引入,这样的表达就含蓄而隽永,启发学生去咀嚼、回味个中的滋味,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急于去探索有关水的知识。

2.3.3 启发性:品味思考,得到启示。教学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

例 :一位老师在讲授溴化银的分解时,老师当时就觉得溴化银分解就那么一个简单的反应,但是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巩固,他别出心裁地联系到变色眼镜为什么能变色上去?"一些明星都喜欢戴变色眼镜,就象大家都熟悉,喜欢的谢霆锋就是一个代表,为什么呢,有型很酷,当然是(笑声),变色眼镜在强光下,镜片变成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镜片几乎变成无色透明的。变色镜为什么能变色呢?是明星使的魔法吗?难道港台明星是巫师出身?"(笑声)"原来,变色镜片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了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当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分解为银和溴。分解出的银的微小晶粒,使玻璃呈现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银和溴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于是,镜片的颜色又变浅了。原来明星他们都不是巫师"(笑声)

简单的化学原理,规律公式,在教学幽默的寥寥数语之中,给学生予幽默,给予学生启发。学生跟着老师的提示,慢慢领悟个中道理,从而得到启示。

2.3.4 美感性:和谐愉悦,审美体验。就化学教学幽默艺术整体来说,由于教师的情趣和个性互异、思维特点与表达方式不同,教学幽默的风姿也就多种多样。有大智若愚的"拙巧";也有朴实无华的"朴巧";还有荒诞不经的"怪巧",以及玲珑剔透的"智巧";甚至随机应变的"机巧",新颖别致的"新巧",独具一格的"奇巧",稚太可掬的"稚巧"等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就化学本身的美来说,比如利用化学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美"的素材来激励学生的兴趣。就好象学生们亲自动手做的实验中,能观察到各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如黑色氧化铜被氢气还原后,变成光亮红色的铜。红墨水经过木炭层后就变成无色透明的水。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无色透明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变成蓝色沉淀。把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发掘和整理,并注意引导,学生们会深深感受、体验和追求化学本身之美。又如利用大自然之美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大自然是美丽的,但学生们在繁忙的学习和生活中无暇去领略其中的美。比如在传授《爱护水资源》时,先给学生放一段《生命与自然》的教学录像,让学生们从观看的录像中领略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也会领略到牛与田野、鱼与河流、猴群与森林、人与自然等和谐相处的美丽。从中会体验到要珍惜美丽的大自然,从而树立起关爱生命,保护生态和环境的意识,达到从"美"去启发、教育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嘉泰 ,李俊 .化学教学艺术论[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5).

[2]杨青松.教学艺术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3(5).

[3]张宝臣 ,张玉森 ,王秀兰等.课堂教学艺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7).

上一篇:浅谈中职会计教学中应如何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 下一篇:如何走出生物教学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