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作业模式的思考

时间:2022-07-26 01:50:31

中职数学作业模式的思考

【摘要】 数学具有简洁美,数学是效率的化身,数学教育也一直围绕高效这一主题进行探索.可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很多低效的现象.数学作为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一直是很多学生的头疼科目,单一的作业模式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负担,失去了作业原本的价值和功能.中职学生的目标不是高考,数学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及为专业服务,笔者认为作业模式应更多样性、灵活性和有趣性.

【关键词】 中职;数学作业;作业批改;作业方式

一、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

数学一直是很多学生认为难学的科目,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差,数学能力差,对数学没有兴趣,有些学生上数学课甚至都不愿意拿书,更别说做作业.

二、中职数学科目的功能

中职学生的目标不是高考,数学科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及为他们的专业服务.通过一年或两年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培养严谨的思维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中职数学作业现状

专门的作业本,一课一作业一批改,每次作业重模仿轻反思.中职学校数学作为文化基础课,平均周课时为两课时,每位教师平均担任六个班的数学教学,每周作业次数高达12次,每个班平均人数为50人,如此多的作业批改量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教师们疲于应付作业.作为中职学生最难学的基础科,学生完成作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差,热情低.学生为了应付各类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不交、不订正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常常发生在所谓“学困生”的身上,而且也会不经意地发生在我所谓的好学生身上.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令教师很伤脑筋,甚至感到很失望,针对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常使用的办法就是批评,由此造成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害怕心理加剧,以致抄袭现象更为隐蔽、更为严重.抄袭使教师不能真实地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补救,造成知识的“负积累”,从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一个非常“完美”的恶性循环.另外,学校为了检查教师的教学,每个学期不定时抽查学生的作业,要求达到一定的作业次数,这些都让作业模式变得固定、单调.

四、作业模式改革的探讨

1.作业的价值和功能.中职学生的最终目标不是高考,他们不需要大量的重复的练习.现在的作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可是,我认为作业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逐渐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增强自信心,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作业的方式.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与其穷于应付烦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与推理能力.”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集趣味性、即时性、针对性、典型性、综合性与挑战性于一体,难度与学生适配性高.作业的形式以及批改形式可以灵活多样.(1)传统的作业模式.传统的作业模式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让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掌握程度,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2)学生出题.在一些较简单的知识中,可以让学生出题作为课后的作业,然后,他的题目由第二名学生完成,再由第三名学生批改,教师再做最终的批改.三人合作,不时变换合作伙伴,变换角色.这种行为让学生有教师的感觉,他会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这样会从心底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三人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角色的互换,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换位思考,更好地体谅别人.(3)学生讲课.大部分课我们都有一定量的课堂练习,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来讲解练习,如果他能讲得八九不离十,那说明他掌握的也差不多,教师再适当地补充,学生是可以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认真地听课,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真是一举三得呀.(4)实践性作业.例如,数学发展史可谓悠久,教师可以不定时地要求学生去了解数学发展史,寻找有趣的数学故事跟学生们分享.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现有的材料做一些简单的立体模型.在做这些实践性作业时,不需要全班学生一起,可以随机地分布,避免一些学生总是依赖别人,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充满期待.这些作业形式并不复杂,可操作性也很强.作业形式改变了,批改作业的形式自然也会跟着改变,教师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作业本上,布置作业也不会再那么程序化.

作业的形式很多,教师选择不同的作业形式可以让数学变得新颖而有趣,数字和图像不再枯燥无味,而是活力四射.在形式多样的作业环境下,教师上课的态度不再是应付式的,学生也变得积极主动,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都较差,教师对作业的布置更应该要有“勇闯未开发的不毛之地”的勇气,从而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将作业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戴慧芬.精心设计作业 提高教学成效[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2):113-114.

[2]褚人统.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50.

上一篇:高中数学学习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高中数列求和的有效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