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现量说”与审美体验

时间:2022-07-25 11:19:09

王夫之的“现量说”与审美体验

摘 要:在王夫之那里,“现量”可谓兴会说的理论阐释。从现量的三层涵义看,由于其涉及审美观照、艺术直觉和诗歌创作的内容,与审美体验是密不可分的。生发于审美体验的现量说,具有当下直接性、瞬间突发性和真实完整性的特性。本文着重讨论现量说的当下直接性。

关键词:现量;审美体验;当下直接性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91-01

“现量”本是古代印度佛学相宗(或称法相宗、唯识宗、瑜伽宗)宗派教义中的一个术语,王夫之在专著《相宗络索》中把“三量”(现量、比量和非量)列为一章,从而把“现量”引进诗学领域,借以表达诗歌创作的心理机制或特征:“‘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相宗络索 三量》)任何诗思,一旦物化为文字,就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现量”了,因为其中已不可避免地有了概念意义的“比量”。因而,王夫之有意转化概念以为论诗之用,“现量”在此指示出其思考诗歌生成本质的一个方向。

而王夫之以“现量”界定诗人的审美体验,充分体现了诗生于自然――客体的自然与主体的自然,而主体要想与客体建立连接,无论是其所谓“即景会心”抑或“因景因情”,必经之途就是审美体验。由于王夫之肯认了诗人所面对的是一本然地具备审美价值理序的宇宙自然,做为主体的诗人,是通过审美体验来感知、领悟这个“宇宙自然”的,所以现量的现在义、现成义和显现真实义是在诗学中意义的延伸,涉及诗学本体、诗境生成到诗歌社会功用等诸多层面,理论意义非比寻常。

由现量的“现在”义,即现量是由目前的直接感知而得,不依赖回忆,可以归纳出其当下直接性。所谓“现者,有现在义”,“现在”是指对主体而言才有的时间概念,“现量”在佛家哲学中原指主体由对事物的直接感知而获得的知识,具有直观或直觉思维的特性。经过王夫之的改造,“现量”成为诗学范畴,是指诗人即景会心、富于洞见(显现真实)的审美直觉。人在审美体验过程中,通过感官的作用,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和领会,可以说五官感觉是人的认识得以发生的主观生理和心理前提,正如“所谓乐者,岂必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煎熬芬芳,驰骋夷道,钧射{之谓乐乎。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王夫之一方面充分肯定五官感觉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视听之明,可以摄物”,在承认自然对象存在的客观性的基础上,注意到审美观照是“感觉器官接触客观景物时的直接感兴”,以耳、口、目之功用去体察声、味、色之显现。但另一方面,人的五官感觉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又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船山认为,局限于五官感觉,并不能真正全面真实深刻地把握万事万物;人的认识要真正把握外界事物,必须有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心思’或‘神’的参与)”。

这就是所谓“触目生心”,而这种由“目”到“心”,正是以审美体验为媒介的。从现量说的“现在义”来看,由审美体验而得的审美直觉的客观来源(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对天地万物直接的审美感兴,这种直接性首先要从自然中汲取养分,要以客观事物为基础,正如唐代画家张b说自己艺术水平来源有二,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按照王夫之的观点,作诗的前提是取景,这无疑是建立在自然对象的基础上的,“得其真则一花、一木、一水、一石,一讴一咏,皆有天趣,足以移人”,取景不能凭空创造,体验者不是单纯“自在”的存在,而是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进行直接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活动不仅使人从日常世俗的、受到局限的、操劳繁忙着的存在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自由的生存状态,当感情的流露不是讲话者刻意为之,而是出于情景的感召,这样的感情就会显得更加有效。

其次,现量的当下直接性还体现在,王夫之欲诗人“因现量而出之”,意思是非常清楚的:“诗人应在其有所怀来之当下,于流动洋溢之天地间‘取景’,取景应不加追叙,不假思量,不参虚妄,而显现其体相之本来如此”,王夫之认为诗中佳境,对诗人而言,“初无定景”、“初非想得”,佳句乃“当时现量情景”,即诗人“即景会心”、“因景因情”时所拾得,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去直接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这种直接性是所有那些微弱得不足以被意识到的心理内容的收容所,所以说,“心目”指的就是审美直觉,也就是现量,如:“即如迎头四句,大似无端,而安顿之妙,天与之自然,无广目细心者,但赏其幽艳而已。……天壤之景物,作者之心目,如是灵心巧手,磕着即凑,岂即烦其踌蹰哉!”触目生心,亦间接地肯定了触目是写诗的前提,经常透露出其对当下证悟式兴会的关注,这里既指示了现量范畴的现在义亦涵摄了现成义,沿承和彰显了一个以钟嵘倡导“即目”“直寻”而开启的重“直接性”的诗学传统。

参考文献:

[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锦(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张子正蒙注(卷四)[M].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陶水平.船山诗学“现量说”新探[J].中国文学研究,2000(12).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M].

[6]林昌彝.射鹰楼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萧驰.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上一篇: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下一篇:“无为”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