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探究

时间:2022-07-25 10:18:51

电力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探究

[摘要]严格执行审计规范,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才能真正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控制好审计质量,从而提高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与权威性,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电力工程经济审计中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4-0106-02

我国电力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在源头与制度上确保企业领导者做到洁身自律,避免现象不断发生与扩大,这是关系到企业是否可以正常运行与国有资产是否会被非法占有等重大事项,对此必须充分提高相应的重视程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在于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价,以此为审计划清经济责任的界限,为继任的领导干部解除后顾之忧。电力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国家电网作为重要的国有控股企业,其管理者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1电力工程项目审计的要求

在审计过程中,客观、公正原则要求审计人员要坚持客观事实,并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进行审计,依法运用审计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审计,对具体的项目作出正确地评价,评价必须真实、可靠,不弄虚作假,如此一来审计的真正意义才得到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一丝不苟,态度谨慎,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不隐藏、不夸大,并且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客观地以叙事性语言反映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正确、合理地解决问题。坚持前瞻性原则就是在对项目进行分析时,充分认识到该项目的效益滞后性,并且能够充分地估计该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这要求在审计时必须要全面地看待,其中包括了项目的短期效益、长期效益;直接效益、间接效益;有形效益、无形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全面的、有前瞻性的审计分析才能够真正反映出项目的问题或优势。

2电力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于许多电力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质量等一些步骤还不能及时地进行审计,导致审计一般为事后审计。而事后审计只能针对工程造价和完工后效益进行审计,但是在电力工程竣工后都存在些许的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审计的效果,加大了审计对整体电力工程效益的评价难度,以及降低了审计的准确度。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尝试开展现代类型的审计,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并没有建立起配套的审计制度,因此即使有些企业已经开展了现代类型的审计,但是却没有一个有力的制度来规范审计过程。如此一来就造成了经济效益审计只能够依靠不够规范的方法和方式去判断,缺少了约束的审计很难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真正有用的信息,审计所应当具有保障经济效益的作用也就难以实现。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规范的、健全的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了审计时的评价指标相关性不够。电力工程项目设计的分项目之多,因此其评价标准也更复杂,仅仅依靠某部分相关性不足的评价指标来建立工程经济效益的审计评价难免过于片面,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深度及广度。任何一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都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以及谨慎的职业态度。特别是电力工程项目涉及的审计面广、技术含量高、针对性强,对审计人员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针对我国目前电力工程审计人员的平均素质水平来看,其专业结构和素质有待提高。

3电力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对策

3.1建立健全审计法规及评价标准体系

为了让审计更加规范,应当首先建立健全审计法规,规范审计的分析评价过程,保证审计过程全程都能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达到科学合理的审计效果。其次,各个企业或者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工程项目中的共性问题的审计制度和方法。最后,应当要促进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完善,目的是加强对经济效益审计的监督,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秩序。同时这也是促进企业或单位管理层改进工程项目成本标准的确定方法,在一个大工程项目里,施行分项目的成本分担,以此来划分责任,防止责任评价的审计风险。

3.2建立自上而下的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机制

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部门应当利用多方资源建立自上而下的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机制,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来施行内部审计。具体做法可以是管理层聘请审计方面的相关专家成立项目效益审计小组,利用专家的经验、专业知识来强化监督指导力度。及时跟进工程造价,及时对效益审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并且总结优势,综合给出指导性意见,帮助促进效益审计机制的执行,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例如,内部监督还可以是管理部门与审计部门相互合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跟踪审计人员是否针对施工管理方面、材料采购方面、设计及施工方案更改方面等及时地提出合理改进方案,进一步落实经济效益审计对成本效益的分析作用。

3.3选用科学的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所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能够大大加强审计的质量。具体应当采取追加审计程序、强化后续审计、采用更科学的审计方法等,以便更客观、更科学地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财务收支审计是目前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是审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本单位的资金与资源管理是否达到了充分且有效的利用,并且针对典型的财务问题作出分析,提出更合理的建议。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是前者为后者的深入,应当充分将两者结合,利用财务收支审计的优势来弥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中的不足和缺陷,积极探索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新途径。财务收支审计的工作具体内容是审查预算、审查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指标,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则是以审核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环境和成本造价,工程项目周期内的经济利益,两者一大一小地进行结合能够更全面的反映问题,对管理者的决策、分析以及对工程项目的评价上都更有说服力。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广,标准也相对较宽,因此在进行审计时必须要注意突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几个内容: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施工工艺的工程造价、分项工程预算、定额套用、工程质量、项目资金到位情况、索赔、成本造价变动、工程质量控制等。合理突出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难点,能更好地把握影响审计的重要因素,并做好相应的控制和解决措施。同时不能因突出重点而忽略细节,应当在把握好细节的基础之上更为突出重点难点。

3.4提高效益审计人员素质

为了提高审计效果和质量,最基本的要先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想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首先是从人才的筛选阶段开始,聘用审计人员时不光要对其专业技能做考察,更要考察其综合能力,越全面的人员才越适合这个复杂的岗位。其次,工程项目效益审计复杂且专业,需要各种知识结构的人员,目前许多审计人员都局限于经济专业,可以扩展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例如建筑规划人员、环境监测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等,都可以加入到审计人员行列中来不断完善审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同时要在审计人员从业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乐于吃苦、坚守职业等审计人员所具备的道德修养。只有加强经济效益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才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4结论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经济效益的审计能够为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针对审计中的问题和不足,有必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且不时地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工作方法和制度,才能够适应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不断发展的需要。〖HJ*4〗

参考文献:

[1]曾立兵.浅谈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J].现代商业,2012(3).

[2]祝贞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浅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11).

[3]刘文.ERP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实施研究[J].中国市场,2013(45).

[4]夏春艳,张思思.电力企业电费风险控制策略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3(45).

上一篇:拓展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改革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