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阅读教学

时间:2022-07-25 03:47:25

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阅读教学

内容摘要:语篇分析就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围绕语篇的基本内容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和宏观结构分析。它不仅重视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功能,同时还注重文章涉及的文化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和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以语篇为单位,立足于语篇整体对语篇进行分析、概括和解释,并传授相关文化知识,使学生不会因文化知识的缺乏而导致对文章深入理解。

关键词:语篇分析 阅读教学 语言

从基于语篇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将整篇文章的教学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在读前的准备活动中强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充实相关的语言知识及提出导航性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信心、更有目标地阅读。读中活动包括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自主阅读,回答与课文主旨有关的问题,教师则负责检查阅读理解的情况,如有困难,教师应从语篇知识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语篇乃至全文;包含词、句等细节的理解应放在整体理解之后,如确属重点词汇、句型,老师应予以解释和强调。读后活动包括词汇练习,阅读补充材料和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阅读内容作出反馈。阅读补充材料旨在让学生练习阅读课堂所学的技能,直至熟练应用。

下面以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unit 10)一课为例来进行分析。

一.读前——预测

“读前”,是指在教师教授阅读之前,师生双方所做的准备工作。这一过程,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课堂,熟悉课文主题,主要任务是激起并建构相关图式来预测文章内容。教师在这一环节起主导作用,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浏览语篇的标题列出,或该篇中与标题相关的关键词,以此使学生通过标题或关键词来预测语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思想倾向。这一环节经常采用问题导入、讨论等活动。

比如在讲授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unit 10)前,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文章标题预测文章大意,教师提出问题如下:

(1) What do you understand by the term“genetically modified”(GM)?

(2) Do you think that th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in food production methods is positive or negative?Give reasons for your answer.

(3) Do you know GM foods are available in your local supermarket?

当学生预测“GM”food时,应把与基因改良食物相关的关键词列出:biotechnology,living cell

s,DNA,cell,chromosomes,genesorganism等,学生作出反应,概括出GM food的定义和生产过程。运用“预测”,教师应特别注意从各个章节中挖掘出既重要且预测性强的内容,并要求学生根据内容作出即兴、快速的反应。通过课堂教学之前的“预测”,学生试图把自己熟知的基因工程所带来饮食的变化与本文的主题相联系,激起相关图式,学生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学生对所学知识心中有数,成竹在胸,听讲事半功倍。既提高了效率,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读中——理解

“读中”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有了相关背景知识和对文章的预测,教师引导学生细读全文以证实自己的预测并完成阅读任务。读中活动具体包括理解文章结构、处理词汇语法知识和分析衔接手段并进行宏观的整体把握。首先是理解文章结构,语篇结构分析有助于文章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要点。这篇文章属典型的论辩性体裁,论辩型语篇的目的重在使读者相信或接受作者所陈述的观点。作者首先提出问题——the eissue of GM food,然后就正方和反方的观点予以论述,作者最后认为GM food不仅是卫生部门、政府组织关注的问题,更是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健康话题。只有当学生了解课文的主体框架时,他们才会有清晰的思路去理解整篇文章。

本文改编自新闻报纸上标题为“The Fuss Ove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的一个篇章。从标题看本文是一个问题——解决篇章,但其总体结构显然属于概括……具体模式,第一段是概括陈述,末段和首段照应,仍为概括陈述。从第二段始是一系列一个比一个更具体的陈述,到第七段达到高峰,同时第七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构成本篇章的焦点。接下来的三段提供可能解决的办法。作者倾向的解决办法——制定基因改良食物标签方式,在篇章的其余部分得以评价,评价本身又构成主张——反主张模式,并肯定反主张。最后一段,作者留下一个没有回答的反主张,把读者带回篇章第一段的陈述,形成首尾呼应,完成概括——具体篇章模式。

其次,对于文中的重点词汇、词组及句型等语言点,教师要适当加以补充及讲解。在课文中,作者引用了英国作家“In Europe,hardly aweek goes by without some headline about GM foods or,rather,‘Frankenfoods’as they’vebeen called by the European media.”句中的“Franken foods”是一个复合词,由Frankenstein和food组合而成,“Frankenstein”就是小说中的生理学研究者创造的一个怪物,而他自己却又被怪物所毁灭。“Frankenstein”用于比喻自己创造而又无法控制的事物。课文中欧洲媒体把基因改良食物称作“Franken foods”,基因工程学家在极力打造一种优良的食物——可以抗虫害(pesticide)、免用除草剂(herbicide),但结果是,给欧洲民众带来的是饮食的恐慌,正如疯牛病(mad COW disease)在欧洲的蔓延。同时,教师通过介绍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潜在危害”:一是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产生毒素而导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二是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三是转基因食品是否会降低营养成分。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潜在危害”了解后,学生在吸收和记忆陌生词汇(allergen,nutritionally,compositionally),词汇置于上下文语境是词汇长久记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利用语境学习词汇,是外语学习者词汇量增加的主要途径。文章第八段提及的欧盟成员国之一的英国已经从食品中去除转基因成分,而北美各国做法不一,这就出现了对食品争议(the food fuss)的分歧(the Atlantic Divide),目前,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仍在继续,但许多国家禁止生产和进口转基因食品却是事实。文中出现加拿大食品安全局采用的两种标签规定:强制性和自愿性(mandatorylabeling and voluntary labeling)。而美国方面规定,转基因必须在产品上加以标注,以提醒消费者注意和选择。教师通过穿插讲解营养学知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从而轻松把握文章的主题。

三.读后——巩固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巩固并重构所学内容。读后环节通常教师通过问问题、组织讨论、写摘要等完成此过程。本单元问题设置如下:

(1)Do you think GM foods are safe to eat?Give reasons you’re your answer.

(2)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类似问题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另外,读后活动可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学生对主题内容相当熟悉,利用主题思想开展课堂口语训练,如以“My attitude to GM food”为题进行辩论赛,这样的讨论方式将课文中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文体知识进行内化,这样我们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语言图式和修辞图式,更拓宽了他们的内容图式。

总之,在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读前一读中一读后”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共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但是,每一环节实施的具体方法应根据课文的体裁模式、学生的实际等情况而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王清华,四川广元市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上一篇:县级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下一篇:中职高考古诗词复习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