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7-25 02:54:07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高中语文的学习内容十分冗杂,仅仅依靠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主动学习。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兴趣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28

随着新课改的进程不断推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逐渐成为任课教师上课的重点,也逐渐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给人一种呆板、无用的感觉,新课改要求逐步通过教学改革,改变语文呆板、无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文考查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单纯依靠任课教师的知识传授并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学习到语文知识的魅力,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具备充足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体会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将针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一、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每一位任课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都希望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一门知识产生了充足的兴趣,他就会对这一门学科的知识进行自主的探讨,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前提就是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课堂模式对学生来说已经司空见惯,无论任课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费力讲解,都很难调动起学习的兴趣,从而配合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成效。由此可见,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任课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设置全新的环节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不断调动起自身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任课教师安排教学活动,学生只要听从任课教师的讲解并且积极配合就可以,但是这种模式过于呆板、单调,很难让学生提起精神、认真听课。新课改下的课堂模式改革要求课堂的主体从任课教师逐步过渡到学生,因此,任课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环节安排的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独立自主的安排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和希望自己能够参与的环节,再由任课教师加以安排和总结,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这样既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对课堂活动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也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保证学生对语文学习具有充足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的配合任课教师的活动安排,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语文学习氛围

据调查显示:每一个人身处的环境对其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就像是一个人如果先打了一个哈欠,那么他周围的人也可能会接二连三的打哈欠,这就是环境中的连锁效应。由此可见,学习氛围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任课教师如果希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语文学习的氛围。其实,传统的高中语文学习也并不是学生们认为的那样单调、呆板,语言和文字的魅力是任何函数、倒数、字母、方程式、公式等理科思维所不能理解和代替的。但是就是因为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十分的反感和排斥,才会接二连三的导致恶性循环,大部分学生就认为语文学习无用、单调、呆板,但是语文知识的魅力远不及此。任课教师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之前,首先要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

要想改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首先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和文字所能够带给人的魅力。我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第一节课通常会给学生念一段话,这段话来自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所有人的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我想告诉你,坐一会儿,喝一杯,或者看看风景,然后继续往前吧。属于你的另一个全世界,终会以豁然开朗的姿态呈现,以我们必须幸福的名义。”文章的语言内容非常简短,但是在表达的感情方面却十分的丰富,总能让人通过作者的文字感受到文学的强大魅力。在课堂中适当引用一些富有哲理的文字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加以改变。当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从抵抗转变为积极,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就会从消极变为积极,这就能够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充足的学习兴趣,从而自觉地进行语文学习,就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学习语文知识

高中语文课程的开设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素养、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目的,在语文课本内容的选材上,编者也是全方位的汲取优秀作品,从散文、小说、剧本、古文、古诗、新闻等内容中选取优秀作品供学生阅读、理解和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从各个方面汲取语文学习的营养,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语文知识。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容的引导和安排中,可以适当的选取生活中较为优秀的题材组成专题训练,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讲解和引导,让学生能够进行明确自主学习的方向和取材,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材,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散文方面,可以进行散文专题的讲解,在散文的选材内容中可以选取余秋雨、余光中、贾平凹、张爱玲等名家的优秀散文,配合适当的课本内容进行学习和讲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散文的魅力。

另外,任课教师可以从新闻联播、广播电台、期刊杂志、传媒报纸等方面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接受到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亲近性,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从生活中进行选材,从而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单纯的抱有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魅力的心态,还需要对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新闻阅读答题技巧等技巧性内容加以讲解,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应对各种语文学习知识的技巧,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和提升。

总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并不只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培养学生全方位获取语文知识这三个方面,还需要任课教师通过对高中语文授课的不断探索,创造出更适合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堂模式和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上一篇:浅析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下一篇:简析对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