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116例

时间:2022-07-25 08:0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116例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16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布洛芬片配合少腹逐瘀汤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89.6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1.25%.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西医结合;少腹逐瘀汤;布洛芬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妇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青春期女性,初潮数月开始,30岁以后发生率开始下降,常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问下腹呈痉挛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腹泻、头痛、乏力、腰酸等,严重病例可发生晕厥而急诊就医,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给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痛苦和恐惧。因此,重视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十分必要。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理较复杂.据中医辨证,现代的青年女性因普遍过食寒凉生冷食物和贪喝冷饮,以致原发性痛经绝大多数为寒凝血瘀型。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2009年3月,就诊于本院中西医结合门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经妇科及B超检测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符合西医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同时,经中医辨证符合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的患者180例,其中未婚135例,已婚未生育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患者年龄13~28岁,平均(19.26±1.24)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2.25年:对照组患者年龄14~29岁,平均(f18.13+1.04)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2.13年。两组年龄、病程和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妇产科学》[1]《中医妇科学》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①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无盆腔器质性病变。②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行经量少,盆色黯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

1.3方法 治疗组口服布洛芬片(0.1 g)1片/次,3次/d,3 d为1个疗程,于经前3 d开始服用,连服3个月经周期:配合: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15 g、蒲黄10 g、五灵脂(醋炒)15 g、赤芍10 g、小茴香(盐炒)15 g、延胡索(醋制)10克、没药(炒)10 g、川芎10 g肉、桂15 g炮、姜15 g水煎1剂/d,5 d为1个疗程,于经前5 d开始服,亦连服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片,l片/次,3次/d,5 d为1个疗程,于经前5 d开始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

2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定。治愈:痛经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停药观察3个月以上未复发。好转:痛经及其他伴随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但停药后不能维持3个月。无效:痛经及其他伴随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2.2治疗结果 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痛经的症状改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2]。中医学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多是经前、经期感受寒邪,嗜食寒凉生冷食物或经期涉水而内伤于寒。寒客于冲任,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经血凝滞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故中医辨证认为原发性痛经多属于寒凝血瘀型,治疗上以温经散寒、暖宫理气止痛为主。内经云:"血得热则通,遇寒则涩而不行"。因肾为冲任之本;胞脉系于。肾而络于胞中,肾阳虚弱,虚寒内生,胞宫失煦,虚寒滞血,故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经少色黯。寒湿之邪各于胞中与经血搏结,使经血运行不畅,故见经前1~2d或经期,小腹冷痛。血为寒凝,经色不鲜有块,寒得热化,得温则舒,故得热疼痛减缓。故中医治疗上以温经散寒、暖宫理气止痛为主。《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专为寒凝血瘀所设,方中小茴香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疼痛、偏坠、胃寒呕吐、食少、脘腹胀痛等。炮姜温经止血;元胡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血凝滞所致的心腹及四肢疼痛,现代药理研究镇痛作用明显。没药活血止痛,用于跌打伤痛、痈疽肿痛及肠痈等;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痛经、闭经、胃脘胀痛、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痈疽肿痛及肠痈等,常与没药同用,可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及胸痛、脘腹疼痛等。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的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是由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前列腺素作用于子宫肌层。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而出现痛经。临床治疗上常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合成和释放,以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防止出现过强或挛性子宫收缩,从而减轻或解除痛经。虽然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痛经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效果差,单独使用疗效不理想,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用布洛芬和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疗效确切,标本兼治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7-348.

[2]袁博洋.罗志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09,5:619-621.

上一篇:血栓通与硫酸镁治疗重症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