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最美”

时间:2022-07-25 02:10:15

“最美”善举 感动国人

2012年7月2日凌晨,在一场大火中,“富二代”总经理周江疆不顾个人安危,两次返回火场,逐个拍门唤醒睡梦中的员工。最终,10名员工全部获救,年仅28岁的周江疆却不幸遇难。他的英勇壮举感动了公众,被誉为“最美高富帅”。(《人民日报》2012年7月9日《道德高富帅,人人皆可为》)

2012年6月30日上午,因连夜大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夹杂大石和树木,砸在村旁的铁道上。不远处,一列大约载有500名乘客的客运火车正呼啸驶来。危急时刻,蔡景英和同村妇女陆红、张娜冲向铁道,勇敢拦住火车,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她们的事迹在网上传开后,3人被网民亲切地称为“最美农妇”。(中国文明网2012年7月9日《“最美农妇”引发关注,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最美”》)

2012年6月3日,广州某小区一女童从4楼家中阳台坠落,头卡于防盗网卜,命悬一线。一位路过的黄衣青年,奋不顾身徒手翻到3楼外墙,悬空托举住幼童。众人合力营救下女童后,“黄衣男”不辞而别。大家称这名身着黄色T恤的小伙为“最美路人”“托举哥”,一时间引发全城对他的搜索。一个星期后,媒体找到了这名“路人”,他叫周冲。(人民网2012年6月11日《“好心路人”是这个社会“最美”街景》)

2012年5月29日,杭州长运公司的司机吴斌被一块飞人车中的铁块刺入腹部。他临危不惧,忍痛用1分16秒缓缓靠边停车。站起来请乘客报警,并且嘱咐:“别乱跑,注意安全。”最终,24名乘客无一受伤,48岁的吴斌却伤重不治。“最美司机”生命最后1分16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网民评论: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出想象的能量。(新华网2012年6月4日《杭州“最美司机”:生命最后76秒拯救24名乘客》)

2012年5月8日晚,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地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感动了全国,被网友誉为“最美教师”。(人民网2012年5月13日《抢救最美女教师》)

“最美”行为 广为称颂

新华网2012年7月6日的文章《“高富帅”也可以“最美”》说,周江疆为救员工两度冲进火海,10名员工全部获救,他却不幸牺牲。虽然人们早已对炫富欺人、拼爹比权的“高富帅”习以为常,但社会评论和地位、财富原本不应直接相关。抱起小悦悦的是拾荒阿婆,冲进火场抢救下属的也有“富二代”,只要行为真善美,不管是草根底层还是“高富帅”,都可以“最美”。社会期待一个不以出身家世贴标签、划阶层、造对立的包容舆论氛围,也期待更多的“高富帅”们像周江疆一样传播正能量、播撒大感动。

中国文明网2012年7月9日的《“最美农妇”引发关注,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最美”》称,回顾这些“最美”的善行义举,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发现“最美”、传颂“最美”,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现象。“最美”现象的产生,则是多方合力结出的善果,即社会个体用道德和善心践行“最美”,公众用敏锐的触觉发掘“最美”,媒体用激扬的文字宣传“最美”,政府和社会用奖善制度褒扬“最美”。“最美”现象的实质,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示范和良性互动……可以预料,当更多的人成为“最美”,“最美”群体不断发展壮大,“最美”现象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时,我们所处的社会,将是一个“最美”社会;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将是一个“最美”时代。

环球网2012年6月14日的《“最美”人物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与那些失德失范的人相比,张丽莉、吴斌等平凡人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是因为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崇高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社会中的每一份职业,都有内在的伦理要求和道德规范。这些平民英雄之所以美丽,正是因为他们在危急时刻履行了本职责任,完成了职业赋予的使命。这种为了职业理想的付出和坚守,才是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辉。

《新京报》2012年6月12日发表了题为《“最美路人”,人人可为》的文章。文章称,说到“路人”,网友们经常以影视剧中的“路人甲”“路人乙”来调侃,既指角色无足轻重,也可以表示某人的社会地位无足轻重。但周冲的事迹却告诉我们,哪怕只是一个“路人”,也可以演绎出不同凡响的精彩,成为众人眼里的“最美路人”。从某种角度说,人人都是“路人”,周冲之所以成了备受称赞与敬仰的“最美路人”,根本原因在于他在爱与善上,在勇敢与机智上多走出了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对于另一个人却可能是生命的一大步。期待更多的人能成为“最美路人”,在行路之余传递出爱与美。

《人民日报》2012年6月12日发表的文章《警惕“精致的利己主义”》指出,要求所有人都无私奉献是不现实的,只是说,我们可以少一些自我中心的计算、少一些斤斤计较的敏感、少一些小肚鸡肠的狭隘,在问“值不值”的同时,也问一问“该不该”;在考量“性价比”“回报率”的同时,也考量心灵之得、精神之获。在一个“最美”和“最牛”泥沙俱下的转型社会,在一个“最好”与“最坏”交织呈现的复杂时代,我们面对更为深刻的价值选择,因此我们更需要时时拷问内心: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出发?

践行“最美” 人人可为

《工人日报》2012年6月14日的题为《你我的善举同样可以绘就“最美”的风景》说,相对于总是期盼更多“最美”英雄的产生,我们更渴望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小小的举手之劳,对世事人心的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觉……这不是什么壮举,却正好是你我可以做到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性的善良、温暖就在这样的小小善举中,它来自你我,不断汇聚,即成“最美”的风景,形成一个“最美”的社会。

《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1日发表的《做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称,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体制、道德的一部分,而不是置身事外的观赏者、围观者、鼓掌者。中国当下社会的道德重建,最需要的是通过个体实践,为道德建设注入正能量,让每个人都成为道德的生产者。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形成一种健康的道德生态。

上一篇:退休十三年 年年写春联 下一篇:暮年壮歌铸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