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时间:2022-07-24 06:36:18

浅谈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摘 要:住宅工程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理论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对住宅工程中常见的渗漏问题、楼地面问题和外墙保温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及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指的是在工程中较容易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小则损害建筑物的美观,大则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是住宅工程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

一、渗漏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和方便程度,而且一旦产生就很难采取有效的手段彻底解决,因此,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应特别重视渗漏问题的预防。

1、底板与墙板渗漏

产生原因:一是施工缝节点做法不恰当。单纯采用混凝土自身企口或者用橡胶带止水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混凝土企口高差不能太大,否则高出部分混凝土质量很难保证。如企口太低,又达不到防水要求。用橡胶带不仅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且橡胶带与箍筋相交接处也难以处理。二是施工缝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垃圾清理不干净。墙板中钢筋往往较密,振捣器不容易插到底部,难以保证混凝土浇捣质量。楼板施工时,垃圾易落入墙模板内,如被浇入混凝土中,将成为渗水隐患。

防治措施:通过总结多年施工经验发现,用钢板止水带施工要比用橡胶带方便。钢板不易变形,其与箍筋的接触点可以电焊处理,防水效果较好。

2、地下室外墙渗漏

产生原因:地下室外墙渗漏与温差应力、混凝土浇捣密实程度、受力状况、混凝土养护等情况有关。地下室浇筑后混凝土水化热导致地下室外墙内外温差较大(冬天会更大),产生温差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局部开裂。

防治措施:延长外墙拆模时间达到外墙外侧保温目的,用鼓风机将地下室内高温空气排出来降低内部温度,从而减少温差应力。地下室结构混凝土浇筑后,四周回填土时间尽量滞后。因为外墙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如因施工需要过早将土回填(或者墙外侧积有大量的水)会使外墙过早承受压力,导致产生应力裂缝,引起渗水。

3、屋面渗漏

产生的原因: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因素:有些住宅的设计片面追求建筑形式,造成排水坡度不足或排水管布置的不合理,在瞬时积水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渗漏。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未设防水层或防水层设计不合理,屋面板上的预留孔洞防渗措施设计不可靠,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等,都会为建筑留下渗漏隐患。二是施工因素:采用质量不合格的防水卷材,或在铺设卷材时接头处存在空隙,都可能导致渗漏。在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坍落度选择不当是产生质量通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用水量过多时,在凝固水化过程中,由于内部多余的水分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空隙,随着混凝土体积减小产生收缩,这些空隙便连在一起形成毛细孔隙,成为渗漏的通道,从而引发裂缝的产生。另外,雨水口、墙与板、墙与墙等细部构造部位处理不当,也容易引起屋面渗漏。

防治措施:在设计中,斜板边界等关系到重要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绘有详细的施工大样图。仔细选择防水卷材的种类,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严格按照构造要求做好预留洞口边的板筋、板负筋、加强筋等钢筋的制作和安装,在防水层施工时,要严格按屋面防水细部构造要求施工,做好基层处理,泛水以及断面变化部位的锐角都要做成圆弧,减少板的连接应力,便于卷材铺贴。此外,还要注意做好局部附加层的施工。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管理是做好预防屋面渗漏工作的关键。根据施工季节和屋面倾角大小,选择最佳坍落度,并且加强振捣。对已灌注好的混凝土斜板,应在灌注10h~12h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处在足够的湿润状态,连续养护期不少于15d,以提高混凝土斜板抗拉强度及抗裂性。

二、楼地面问题

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主要包括:楼地面裂缝、起砂和空鼓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楼地面结构的内在质量和使用效果,也对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减少或避免这类质量通病的发生。

产生的原因:楼地面问题的产生原因有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方面,房屋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应力,或设计刚度不足导致挠度过大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二是在施工方面,如材料选配不当,现浇板所使用的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控制不严,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拌和时间不足,对成品的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楼地面开裂或起砂等质量通病的产生。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施工配合比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前,将垫块固定,保证钢筋不与模板接触,使其不致由于垫块位移而露筋。在浇筑时,应先清理干净模板内部的杂物,再充分润湿,防止粘连,模板接缝严密,防止露浆。混凝土振捣密实,并严格防止过振。另外,还要做好成品的养护工作,严禁过早施加荷载。

三、 外墙保温问题

随着外墙外保温系统在国内市场的普及使用,各种形式的工程质量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表面不平整、外观质量差

产生原因:一是基底处理不到位。混凝土墙体跑模后出现的不平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不愿意去处理,造成EPS板粘贴剂厚薄不一,近而造成后期变形不一,形成墙面凹凸。二是专业队伍施工水平低。素质低的施工队伍施工水平差,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表面平整度差等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必须做好对基底的处理、检查,确保基底平整、坚实、洁净。二是加强管理,通过对专业队伍在建和已建成交付使用的工程进行走访调查,并对其施工资质及上岗工人的培训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选择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社会信誉及服务质量良好的专业队伍。

2、粘贴不牢、外墙砖脱落

产生原因:一是找平砂浆与主体墙空鼓,特别是长时间渗水,容易发生持续性空鼓扩大,使保温层连带空鼓或局部破坏。二是抹面砂浆质量不合格造成外墙面大面积脱落,黏结砂浆未进场复检,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黏接性差。三是黏结剂用量不足造成外墙面大面积脱落。

防治措施:施工中应注意此类问题的防治,可以针对以上三个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是在保温层施工前,检查找平层的质量,发现空鼓及时处理。二是加强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做好进场材料的复式检测,提前做好样板。三是对现场质检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在对保温层结构了解的基础上,要清楚现场的检测方法。在保证黏结剂质量的前提下,控制黏结面积:7层以下墙面保温板的有效黏结面积率不得低于40%,7层及7层以上建筑涂料墙面有效黏结面积率不小于70%,楼层超过7层时,应在7~18层隔层设置工字型金属嵌固横带,18层以上每层设置工字型金属嵌固横带。

四、结语

实践证明,只有对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并加强对住宅工程的质量管理,从不同的角度查找住宅工程中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积极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上的防控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切实提高住宅工程的建筑质量。

上一篇:关于土木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