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课堂实录及评析

时间:2022-07-24 06:14:53

《最后一课》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 情景导入:

放寒假之时,你上最后一课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请同学说说。(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那么在遥远的法国,调皮的小弗郎士,在上最后一课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以他的眼光、他的心情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

[评析]激趣导入,简洁明了。遵循《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文本,拉进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二、 浏读课文:

师:读了课题,你最大的疑问是什么?

生:为什么是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内容?它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最后一课与平常的课有什么不同?谁讲的?有哪些听讲的人?课堂气氛怎样?听的人有什么收获?

[评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由题目生发疑问,是阅读文本的第一把钥匙。学生自由发问,老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遵循《标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师:快速阅读课文,划出关键词语及语句。浏览阅读提示及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2、讲了一件什么事?

3、谁亲身经历了事情的全过程?

4、小说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约6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生:课文主要写了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从前的镇长、郝叟老头。

生:还有从前的邮递员、还有小镇上的其他居民。

生:还有“我”的同学。

师: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生:发生在法国。

生:发生在法国的阿尔萨斯。

师: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讲了小弗郎士在上最后一课法语课时的所见所感。

师:这也是小说的行文线索。

师:谁经历了事情的全过程?

生:小弗郎士经历了事情的全过程。

[评析]通读课文,梳理文本主要信息,是为了更好地走进文本,因为任何阅读都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不可能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阅读。

师:小弗朗士上的为什么是最后一课呢?请大家读课文下的注释1及第11段,试找一找原因。

生回答(师板书):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学校不再教学法语。

[评析]让学生主动了解时代背景,走进逝去的普法战争年代,知人知世知时,以利于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从而大大地缩短了读者与文本人物之间的时代距离。

三、用板块阅读法,大声朗读7―10段:

师铺垫提问:

①第11段第一句话“我看见这些情形”,“ 这些情形”指的是哪些情形?

②“我”为什么诧异?

引导学生分析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有哪些方面不同。

1、分组讨论: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

2、交流互动(附板书):

生:课堂气氛与平时不同。

生:上课的学生与平时不同。

生:先生与平时不同。

师:先生还是韩先生,怎么不同?

生:先生的动作与神情与平时不同。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衣着也不同。

生:韩麦尔先生穿上了礼服。

[评析]找准问题的突破口,阅读第11段,扣住“这些情形”启发提问,是阅读这篇小说的第二把钥匙。让学生能立足于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话。

四、 品读课文:

出示阅读要求: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具体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带着童趣,用小郎士的口吻读7-10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师:平时上课的气氛是怎样的?用哪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

生:平时上课总有一阵喧闹,“总有”说明经常有。

师:上最后一课时的气氛又是怎样的呢?

生:教室里偏安安静静的。

生: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师: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的服饰、动作、语言、神情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平时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

生:上最后一课时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生:他的神情又温柔又严肃。

生:韩麦尔先生还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的。

师:踱来踱去表明韩麦尔先生是什么心情?(老师模仿)

生:焦急。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丢掉是自己的国土。

生:他还将丢掉自己国家的语言。

师:听课的人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平时只有学生。

生:上最后一课时,同学们课前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生:教室里多了好些人。

生:后排坐着郝叟老头儿。

生:还坐着从前的镇长。

生:还有从前的邮递员,以及些旁的人。

师:他们的神情怎样?

生:他们的神情跟我们一样肃静、忧愁。(出示表格形式的幻灯片)

[评析]抓住一个“变”字,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为更好的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做了铺垫。

课后反思:

大纲对初中阶段在文学作品方面的阅读要求主要有: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2、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这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小说,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按小说的要求来教,他们肯定接受不了。如何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难读的小说转化为浅显的叙事文来教,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小说感知,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周会忠老师执教《最后一课》时,寻思循着“先内容,后形式”,“内容和主题是作品的生命”的方向进行尝试教学,驾轻就熟,教小说而不谈小说,不涉及小说的概念。我想这大概正好切中了教材设计者的意图。于是,教者制订了“先破题,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情感体验进入文本,知人知世知时,使教者与编者建立心灵的默契,沟通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人物的对话渠道”的教学策略,理顺“读”的环节,抓住一个“变”字,找准一个“爱”字,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描写来解析人物形象,从而达到理解文本的主题的目的。因此,教出了阅读的智慧,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总评:

本文是一篇传统、经典的短篇小说,主题鲜明突出,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者在一堂课中,既让学生理清了小说故事情节,又结合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层层设疑,紧扣课文,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及时引导,而不忘自己平等中的首席地位,使得课堂流程流畅有序,松驰有度。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读出人物的感情,读出人物的变化,读出高潮,读出文本人物与读者的思想碰撞的火花,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本体性“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既读懂了文本所传达的情感,又通过读的过程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提升,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非本体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透过文本中的文化意象,为构建新文化打下了坚实的人文基础,实现了文本意义与人生意义的有机融合,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生长,从而达到逐渐理解人生、理解世界,以在现实中作出有价值的选择、理解自我、超越自我的最终目的,从而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非本体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终极教学目标。

上一篇:论新课改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