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融资下融资方案初探

时间:2022-07-24 05:42:01

基于供应链融资下融资方案初探

内容摘要:融资方案是基于我国国情而制定的,是我国供应链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我国商业信用状况、我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及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不同要求,本文从融资架构入手,以融资担保体系为分析的重点,对融资方案的运行模式、外包担保和适用范围等内容进行初步探索,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融资;融资方案;外包融资担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制定融资方案的起因

供应链融资是外资银行尤其是外资跨国银行的创新业务,也是他们进入中国经营金融业务法宝之一。在国外供应链融资已经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加快我国供应链融资方案制定和推行的力度,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制定供应链融资方案应考虑以下三点国情:

1.我国的商业信用状况。

我国商业信用现状表现在:信用体系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过大,企业之间资金相互拖欠严重,三角债盛行,市场交易因信用缺失造成的无效成本巨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建立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信用体系将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

2.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

在供应链发展历程上,我国企业可以说是刚刚起步,但是发展速度相当迅猛,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国内供应链主导企业,并呈现走向世界态势。尽管这些企业大部分具有国企性质,其核心地位是国家控制下行业垄断的结果,但是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它们主导地位突出,中小企业与其配套关系明确。

3.融资双方的不同要求。

在我国,作为供应链融资双方当事人――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在融资时所考虑的重点和要求有较大差异。金融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考虑的是安全、流动、赢利三者的统一,所以对融资本身的程序、抵押或担保体系、融资企业资信状况等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并将融资中的服务作为发展的重点。而融资企业考虑是需求、成本和效益之间的联系,当现金流面临困难时只考虑获得融资,追求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资本利用率。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偏差,在制定融资方案时,必须满足出资和融资双方不同要求,寻找其结合点。

基于以上三点国情考量,在总结我国现有几种供应链融资方案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种新的供应链融资方案――融资。融资方案是指金融机构委托大型生产或销售企业,对其配套的物流企业进行金融监管,再由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结算等多项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务。其主要功能表现为:引用物流动态监管思路,利用较强实力的大型企业中小物流服务企业融资,将银行、大型生产或销售企业以及多家中小物流服务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封闭运作,为供应链提供全程金融支持。

二、 融资方案的基本架构

融资方案涉及到四个当事人,它们分别是:主导企业、融资企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

(1)融资方案中主导企业是在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它们可能是生产型企业,譬如:中石油、中石化;也可能是销售型企业,譬如: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还可能是运输服务型企业,譬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中国国际航空集团公司。这些核心企业不管性质如何,都是供应链中主导型企业。由于主导企业的参与顾及供应链整体利益,利用供应链管理优势,融资和监管,使得银行融资风险有效降低。主导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融资服务,帮助中下游物流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保证与其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供货来源或销售渠道。

(2)融资方案中的融资企业是处于供应链中下游的中小物流企业(最终使用融资的企业)。这些中小物流企业是通过供应链来整合社会资源,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的服务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大量资金用于社会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流动资金占企业资金绝大比重,很少用于长期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我国金融融资体系基本采用抵押融资模式,但是这些物流服务企业由于缺乏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而造成抵押物不足,以致很难得到金融服务的支持,仅靠自有资金维持,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速度。融资正是针对我国服务类中小物流企业现状而设计的,当他们处在正常经贸流转状态而且符合供应链管理要求时,金融机构对缺少抵押物的下游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融资,解决物流服务类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3)融资方案中的金融机构是出资方,同时也是融资方案的设计者。在我国率先进行供应链融资方案设计的是中小商业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中小商业银行一方面机制灵活,另一方面规模小网点少,在金融国际化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金融创新是他们生存发展的主要手段。在此应指出:作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融资方案,不仅是一个急需解决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急待探讨理论课题。

(4)融资方案中的担保公司是以独立的第三方担保形式存在的。(关于第三方担保本文将在下一部分重点论述。)

上述各方在融资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从融资角度看,主导企业处在核心地位,它既负责监控融资中物流的运行,以保持物流与资金流的同步,又负责寻找和确定担保机构,保证金融资产安全。从金融管理角度看,作为在融资中借贷双方――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双方是存在是金融结算关系,而不是金融契约关系,这种结算关系为异地融资创造了条件。从安全角度看,第三方担保公司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对融资企业的资产评估和业务监控,保证主导企业和融资企业上下游之间业务往来畅顺;通过信用担保,确保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之间资金流转安全。在各自发挥作用同时,融资信用链(见第三部分图示)又将各方紧密连接在一起,既相对独立运行,又相互联系制约,构成融资方案的基本架构。

三、 融资担保体系

融资是建立在信用担保的基础之上,但是我国目前正处在信用缺失状态下,信用担保的外部环境不佳,信用担保体系并不健全。事实上,即使那些信用担保体系十分健全的国家,信用担保仍然存在很大风险,譬如近期发生美国“次按”风波。对信用担保下的融资,金融机构历来都持谨慎态度。为此,在制定融资担保体系时,我们引用外包融资担保概念。外包融资担保是指:在融资中既不用融资企业所属的物品担保,也不是负责监管的主导型企业信用担保,而是委托第三方专业担保机构负责担保。其具体构思如下:

(1)融资担保体系的内部结构――信用链。为了保证金融资产安全,在融资方案中将金融机构、融资企业、主导企业和担保公司之间设计为一种信用链关系,其表现为:首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担保公司虽然为融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但是担保协议并不是与融资企业签署,而是与供应链的主导企业签署,第三方担保公司与主导企业,而不是与融资企业建立担保关系,这是外包融资担保的核心所在。其次,在信用链中主导企业的核心地位必须突出,它既为出资方的金融机构监管,又中小物流企业融资,并且负责为融资方寻找担保机构,确定合适信用担保体系。第三,作为供应链融资方案一种,融资不仅主导地位要突出,而且配套关系也要十分明确,融资企业与主导企业之间是供应链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存在着大量可用于结算和质押的金融往来工具,如:汇票、货运提单、定单等等,从而保障融通资金的安全和畅通。这种相互交替和紧密连接的信用链,构成融资方案担保体系的内部结构。如下图:

(2)融资担保体系的外部保障――担保基金。从构建新型的融资担保体系上看,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担保基金是其运行的前提条件。关于担保基金我们基本构思:共同出资建立,委托经营管理,国家提供保障。其作法是:①由行业协会或担保协会会员单位共同出资建立企业互助担保基金,形互助担保基金实行份额会员制,承担相应的责任,享有对等的权利。②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建立了专门负责管理担保基金的理事会,理事会由出资企业代表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并制定了一套比较规范的管理办法和约束机制,理事会为担保的决策者,负责提供被担保企业的资信证明,具有担保项目的推荐权和否决权,并负责制定担保基金管理和运作规则。③委托境内外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管理和运作共同担保基金,担保公司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担保专业服务。其担保审查和决策程序是:互助担保基金成员推荐担保项目,担保机构负责项目初审和担保项目的文件准备,最终是否担保由理事会来决策。④建立担保的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互助担保基金收取担保费的1/3设立风险保障金,其余2/3担保费归出资的行业协会或担保协会会员所得。风险分担原则是,当发生代偿时,先由互助基金代偿,不足部分由出资的协会会员分摊。⑤设立再担保环节。再担保是信用融资担保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安全保障。在欧美信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较流行信用再担保方式是采用发行债券筹资,即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次级债券,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建立再担保基金。但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级债券发生危机,并波及全球金融市场,使此方式受到广泛质疑。所以我国再担保体系在建立初期,还是应发挥我国传统优势由政府直接出资设立再担保基金。再担保基金以再担保业务为主,将重点放在防范第三方担保机构经营风险和保障国家整体金融资产安全方面。

(3)融资担保体系的发展方向――融资加担保。对融资企业同时开展担保和融资业务,集融资和担保业务于一体,是信用融资担保的创新环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做法是:①用一部分担保基金直接融资给供应链中下游中小物流企业,用融资利息补充担保基金的不足。在操作上与前述内部结构图示相似,只是将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功能合二为一。根据具体经营情况可随时调整担保和融资比例。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的业务额中80%是担保,20%是小企业融资。②在进行融资时,通过股权要求来避免融资风险。做法是在进行融资时,通常与融资企业签订债权与股权变更合同,当被融资方不能如期偿还到期融资款时,主导企业进行代偿;主导企业仍不能在宽限期内代偿还融资企业债务,担保公司可以将债权变为股权。融资加担保其目的是,提高资本金的安全性和增值性。实现担保基金在保值基础上增值。

四、融资方案的适用范围与发展前景

融资方案一个重要特点是:融资和使用分离运作。从金融机构融通资金是主导企业,但是它并不直接使用,而使用资金是融资企业(中小物流企业),但是它并不直接与金融机构签署融资协议,这种融资和使用分离状态,要求使用资金的融资企业与融资的主导企业之间必须有紧密的经贸联系,即融资企业是主导企业的配套企业,包括咨询、、运输配送和包装展示等企业。进一步说,长期固定为某些大型生产或销售集团企业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可适用于融资方案解决自身资金不足问题。比如:为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服务的配送企业,为我国几大航空和船运公司服务的货代企业、为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如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供货的企业等等。

融资是基于供应链管理基础上一种新型金融业务,它打破了传统的金融地域限制,对非开户或异地企业开展融资业务,保证了供应链中主导企业与配套企业资金有效运行以及快捷汇划,保证物流企业及时提供配套服务。由于它能为客户进行异地融资,为物流配送、货运等中下游企业等提供了便利,预示着这一融资方案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广州南华工商学院国贸系

参考文献:

[1]杨绍辉.从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看供应链融资服务[J]物流技术2005,(10):179-182.

[2]Alan N Beattie. Maximizing the Financial Supply Chain in Support of Trade Flows [R]. HSBCs Guide to Cash and Treasury Management in Asia Pacific, 2005:112-116.

[3]本刊记者.深圳发展银行资产业务创新[J]中国经济周刊 2007,(6):76-77.

[4]陈立功,艾云. 供应链整合――当代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J].工业企业管理,2001 , (9) :33-34.

[5]邵瑞庆.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相关费用核算的探讨[J]对外经贸财会杂志, 2006,(1): 66-69.

[6]何伟.从UPS的新业务模式看供应链融资[J]香港航务周刊,2005.(3)19-21.

上一篇: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产品回收再生协商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