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策略探讨

时间:2022-07-24 02:30:10

对中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策略探讨

摘 要: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有赖于思想观念的更新。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认为为了促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必须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观念;方法改革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党的教育方针一再强调受教育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要重视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重视体育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快速变化着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急剧变化。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新的社会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要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决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和思想。现代体育教学已具有了整体性和多元化的功能。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讲究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系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素质、充沛的精力和完善的人格精神。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终身受益。二、改变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那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新人。

现代社会竞争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体育教学中不把健康放到第一位就谈不上培养出健康的学生。对健康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可见,身强体壮并不是健康的全部,没有疾病,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是真正的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体育教师传统上是体育教学中的领导者,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需求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体育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从而保证学生达到发挥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三、优化教学方法

人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同类型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性质的不同,在教学方法上则具有鲜明的教学特征。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的教学,其本质特点是室外运动技术的教学,由于在室外广阔的空间中,学生不仅受外界多因素的干扰,而且还要承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因此体育教学要比其它学科教学复杂的多,从而也导致教学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的重要条件。许多学者都运用系统的观点,重新思考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问题,并提出教学方法的优选组合运用观点,它强调教师应更加自觉地和有科学根据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地和相互联系地运用它们,以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从而获取最优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学系统涉及六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师、学生),故对体育教师而言,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应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既要考虑体育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体育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如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教学时数和效率的要求。同时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四、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单纯的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学的内容覆盖着体质、生理、心理、道德、人口、经济、哲学、美学、健康等学科。它应考虑应用性、娱乐性、健身性、文化性、兴趣性等。

体育教学内容是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载体。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关系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关注。教学内容是为完成课程目标服务的,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新标准的指导思想为基础,注重教学内容的功能和价值,并且要有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既可在已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中选择,也可选效的、有地方特色或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教但不可一味地满足学生兴趣,使学生开心,缺少必要的技能学习和负荷,而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娱乐课、放羊式教学,要吸取传育课中的精华,充分展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和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势,所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要更多的发挥其多重功能和价值,使真正在提高身体素质形成特长的同时享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将自己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的轨道上来,使体育课程真正成为学校教育“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体育教育的理想目标―既育体又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时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育不可缺少。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愉快体育的教育思想,为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嵘,李书玲.;试论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理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姜孟春,宋廷山,韩志刚;对我省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聊城师院学报.

[2]陈琦;对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体育学刊.

上一篇: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等差数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