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时间:2022-07-24 01:49:24

浅谈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实现目的呈现的有效方式,新课程教学中尤其注重评价的有效性和目的性。良好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手段,会创造更和谐、宽容、高效的课堂,同时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和督促作用。小学教育中历来重视“双基”,因而形成了一整套以书面的纸笔测验为基本形式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忽视口头表达、课堂观察、实践能力等多样化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取向。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的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的评价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给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在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引导与激励,将学生作为潜能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选择。实施多元评价手段,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在学生学习、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努力做到评价标准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要培养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学生,就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只看考试成绩一刀切的衡量标准,而要多几把衡量的标尺,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专的在各个方面出色的优秀人才,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具体的可以从学生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多元化评价。注重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多元化评价, 构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程性评价体系。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要重视形成性评价。采用作业、提问、口试、小测验、小练笔、小设计、期中考试等,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 明确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验这种评价方式外,应提倡多样化的课堂观察、成长记录、综合活动报告等,对学生学习进行多角度、多样化的评价、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在具体实行中,要做到课堂评价多角度。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多元化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学习的评价中,做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听课、读书、发言、思考、讨论交流及书写等各方面,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多角度、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督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在布置学生作业的时候,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外,还要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调查报告、查找资料等综合实践性作业,并针对学生各类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自信,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给予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与人交往、思想品德、劳动等方面进行评价。不能只看学生一次考试,一次活动的表现,应关注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成长过程,了解学生的经历与变化。学校内部的、课堂内部的评价,通过教师和学生日常观察和丰富多样的活动的积累,对学生的发展会有一个整体的客观的描述,督促学生扬长避短,全面发展。

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及时发掘,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就可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一个到位的手势可能给学生增添探索的勇气。“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闪光点使他可以尽情施展才华,他可以得到满足。”只有灵活地即时地运用多元化评价,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我们可以采用自我评价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可以采用小组评价,让学生在很自然的语言氛围下相互交流,接受来自同伴对作业和学习上某个方面的批评。适时地运用家长评价,帮助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改进与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能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这样就建立起了一座学生、家长、教师互信的桥梁,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以上这些方式与学校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互依托,必然能够完善我们的评价手段,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为我们创造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和谐的平台。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载体,是数学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核心。恰当的、目的明确的评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多种能力,课堂教学中形成良性的评价氛围,创造性地调动积极性,是老师的职责,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行动,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同他们的语言密切相关,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敢于并善于口头表达,实质上就是以多元评价手段诱发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上一篇:仿写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