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时间:2022-07-24 01:04:42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参与,这已成为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必须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为此,笔者下面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基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导入新课的关键。在这关键时刻,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营造精彩的导入情境,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激动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为学生参与以下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在第八册《乡下人家》一课中,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活化了导语,用课件创设了“农家村景一日游”的情境:有鲜花轮绽的花园美景,有错落有序的农家小院,有悦耳动听的家畜叫声……再加上教师诗一般语言的解说,令学生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此时我顺势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乡下人家。”像这样的导入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强化了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尽快的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当然,创设导入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游戏、表演、直观演示、竞赛等。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心向。

二、创设体验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我国教育学家吕淑湘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师的功夫在于能把学生接受信息的感觉器官非智力因素都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换位的心理体验,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之前,我要求学生每人都去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交流,并着重谈“圆明园的美丽及被侵略者烧毁后的心情怎样?”学生因为有了课前的实践与体验,在交流中,学生发言踊跃,有的说:“我看到圆明园建设得这样美丽,作为中国人,我感到很骄傲……”有的说:“看到美丽的圆明园被侵略者烧毁后不堪入目的情景,我感到很遗憾,同时又很痛恨侵略者……”学生从倾听他说之中,既捕捉信息,又启发思维,调整和深化自己的认识。这样,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机,使其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思维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心理学家杜威告诉我们:“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思维情境,引起学生心理的疑难,激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用课件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一场战争中,飞机轰炸后,到处都是废墟,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急需输血的小女孩,我们该怎么办呢?看完后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后纷纷举手,各抒己见。学生的答案可以归纳为三类:1、打120求救;2、帮她包扎后送医院;3、马上输血给她。诸如这样的思维情境,这样的发散性问题,能激起学生潜在的思维能量,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充分的展开,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四、创设实践情境,增强学生参与的实效性

随着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前那种封闭式的授课形式必须优化设计,从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寻找突破口,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追求创新,给学生创设实践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实效性。

三尺讲台本是教师的“专利”。然而,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主动、高效地学习。小学生表现欲较强,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参与“教”,充分表现自我,增强学生参与的实效性。为此,在每一新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给自学方法。如自己学懂了什么,并把不懂的或疑难的问题做好记录。上课时,让学生带上笔记本上台讲课,并以讲得正确,让全班同学明白为基本要求。对于那些语言精炼,条理清楚,方法新颖独特的同学,给予特别奖励。一个同学讲完了,其他同学可以发表意见。学生为了能在讲台上讲出水平,不仅听课专心,而且在自学时也非常认真,不懂就问,不满足于知其然,而要求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改过去被动学习局面,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成为一种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需要;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参与意识日益加强,教学效果日趋良好。

实践证明,在语文课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多方面参与学习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学生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获得愉快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他们的参与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和提高。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发挥语文教学的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