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对古代绘画的借鉴

时间:2022-07-24 12:58:15

装饰艺术对古代绘画的借鉴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早在原始社会就存在装饰艺术的雏形。中国古代绘画更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装饰艺术与古代绘画在艺术语言和特点等方面具有共通性,这在很多方面有所体现,显示了装饰艺术与古代绘画相互影响的关系。这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装饰艺术的依据。

关键词:装饰艺术;绘画;借鉴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装饰艺术百花齐放。从史前的陶彩,商周的青铜器,战国、秦汉的漆器,汉代的画像砖,魏晋隋唐的石窟,唐宋的陶瓷,元朝的寺观壁画,明清代的家具、版画、年画等,到民间民俗文化及手工艺,如漆画、泥塑、蜡染、皮影、剪纸、木雕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产生了最早的装饰艺术。笔者通过对装饰艺术的深入探究,总结出有利于创作者提高绘画创作水平的装饰性语言和表现手法。

一、装饰艺术的概念及特点

“装饰”这个词在17、18世纪出现于西方,泛指艺术修饰;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较早,大概是5、6世纪,指修饰、打扮。虽然出现的时间不同,但是中西方对装饰的认识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装饰”一词最直接的解释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上附属的东西使其美观;另一方面就是指装饰品。人类最早的装饰对象就是自己的身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装饰美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装饰并非单纯指表面的修饰,而是实用与美观、内容与形式、价值与审美诸方面统一的创造。装饰之美以适度的美化与整体的和谐为最高境界。装饰艺术的门类大体分为以下几类:从材质上看,有矿物材质类、植物材质类、动物材质类等;从工艺手段和表达方式上看,有雕刻、镶嵌、织绣、绘画等;从表现的题材内容上看,有几何形状、人物题材、动物题材、神话题材等;从被装饰物上看,有人体装饰艺术、服装装饰艺术、日用品装饰艺术、建筑装饰艺术等。

二、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特点

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创作者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而不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的点上。中国古代绘画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作品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1.以形写神早在东晋,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等理论,提倡把握绘画对象的“神”,表现事物的意趣。然而,因为事物的外形是“神”的依附,所以要做到神似,就得先做到形似。“以形写神”也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一大艺术特征和表现。如黄筌的《写生珍禽图》,画面中每一只禽鸟都画得准确逼真、细腻工整、一丝不苟,整幅画因细腻逼真的绘制,显得耐人寻味,富有情趣,很有灵气。画面中的鸟兽有静有动,有站立的、觅食的、飞翔的,鸟儿似乎在对话,乌龟则在慵懒地踱步,使整幅画十分灵动,取得了神似的效果。2.注重神韵无论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还是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我们都不难发现其中的人物描画不太注重人的身体比例和面部五官的刻画,通常一笔带过眉眼,不像西方画作那样让人能看清人物的瞳孔、鼻子等,清楚地通过画面辨认出每一个人。然而,在《簪花仕女图》里,从人物简略的眉眼和各异的动作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唐代贵族妇女雍容华贵背后的那份孤寂空虚,这得益于人物眉眼间的神韵。正是因为“神”的逼真,才让人感觉到了“形”的逼真。这里的“形”不同于上文的“形”,它并不是客观的逼真,而是主观上的逼真和心领神会,也就是“重骨轻相”“传神写照”。3.注重线描中国古代绘画的另一艺术特征是注重线描,宋代虽然出现了没骨法和泼墨法等,但只是把线条隐没了而已。人们常说“吴带当风”,吴道子在《送子天王图》中以书法入画,用翻卷的线条表现出了衣带的动态。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线条连绵不断,具有韧性,给人一种翻卷、飘逸之感。中国古代绘画不像西方绘画那样用光影进行表现,而是注重用线,否则难以表现出画的神韵。

三、中国古代绘画的装饰表现方式

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画面构图(1)铺叙由于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主要是群体生活,所以原始的岩画大多采用铺叙的构图方式。由于当时生产工具落后,人们在绘制原始岩画时往往不加修饰,画面内容简洁明了,主要是一些人物或动物的组合,画面形象缺乏关联性。由于当时自然条件的限制,绘画多以简单的线条构成画的轮廓。(2)从上到下文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制度也开始变化,因为要反映当时的一些实事,所以主要采用从上到下的构图模式。这样的好处是能够表现出相关事物或者人物的故事性,当时的绘画大多是记录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事物,所以绘画的构图方式往往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3)散点式进入封建社会,出于表现皇帝政绩的需要,就需要表现一些恢弘壮阔的场面,以此反映国泰民安。这时就会采用散点式的构图方式,主要表现为将某些点均匀分散地分布到整个画面上,这种构图往往需要结合色彩的变化。2.题材内容(1)生活纪实与自然景观由于在远古时期,人类主要通过采集、狩猎获得生活物资,必然与大自然密切接触,所以远古时期的绘画题材与自然景观和当时的生活有关,主要反映当时的一些生活场景,如狩猎、舞蹈等。(2)英雄传奇和神话传说在古代,由于当时科技发展的限制,人们比较相信一些神话传说,所以古代的绘画主题就包含一些神话传说。而由于道教、佛教文化的盛行,许多神话人物和故事流传下来,而人们相信这些神话人物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和平安。另外,对于一些对民众有过帮助的英雄人物,人们出于感激也会将他们的形象画下来。(3)场景记录汉代为了显示权贵者的身份,开始流行厚葬。在现代许多出土的汉墓中有很多帛画,多数是对主人升天场景进行描绘。人们为了纪念某些人或事,就会把当时发生的事情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以供装饰或怀念。四、装饰艺术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借鉴实例在古代绘画中,有许多能够体现出装饰艺术。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两者的融合源远流长。在许多装饰艺术中都能看出中国绘画对其的影响,文章举两个例子,分析装饰艺术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借鉴。1.《鹿王本生图》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壁画种类繁多,不同朝代有各式各样的壁画。古代的壁画大多画在墓穴、建筑的墙壁上。由于墓穴深居地下,所以其中的壁画大多完整地保存下来。石窟的开凿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兴起的。石窟中有石雕佛像和泥塑造像,还有大量的壁画。壁画是绘在墙上的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产生了最早的壁画。《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画的主要题材,创作于北魏,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同题材中保存最完整的连环壁画,也是莫高窟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本生故事是指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的前生故事。“鹿王本生”讲述了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救了一个落水将要被淹死的人反而被其出卖,最后被救下的人得到报应的故事。《鹿王本生图》是表现“舍己救人”这一题材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宣传的是善恶报应思想,赞扬了九色鹿王的无私精神。虽然故事与佛教本身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讲述中也带有深厚的民间特色,所以才能流传至今。2.马王堆帛画1972年至1974年,马王堆三座汉墓先后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区东郊浏阳河旁挖掘出土。汉代兴厚葬,很多汉墓中都用大量的帛画来“安魂”。多数汉墓中的帛画有墓主人升天时的祭祀场景,其中马王堆汉墓的帛画最具代表性。马王堆一号、三号墓出土了两幅T形帛画、车马仪仗图和城邑图等。一号墓出土的T形非衣帛画的构图把整个画面分成人间、天国和地府,采用从上而下的构图方式,自然而流畅。帛画中间部分描绘了墓主人缓缓升天的景象;上半部分描绘了天国的场景,象征墓主人死后会到达天国;下半部分描述了阴间祭祀的场景,整幅画生动形象,极具装饰性特点,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价值。大批帛画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具有重要的价值。马王堆汉墓中的两幅T形帛画保存完整、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特别是在绘画技法上,先用淡墨起稿,再饰种种色彩,最后勾画墨线;在设色上以平涂为主,个别部位还采取浓淡渲染的画法,画面的线条变化和色彩搭配反映了作者画技的娴熟。它们不仅弥补了我国西汉前期绘画史上的空白,而且对研究那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具有很重要的价值。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反映了马王堆汉墓在我国考古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结语

对于装饰艺术,人们的印象只是壁画等具有装饰意义的事物,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其实装饰艺术在我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装饰艺术在我国发端于东晋,在宋代成熟,研究装饰艺术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和认知当时的历史文化。中国古代绘画是我国悠久历史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瑰宝。分析装饰艺术中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借鉴因素,有利于在多元化和快节奏发展的今天,重新审视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朱一赵.浅谈中国绘画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影响.新课程学习(中),2014(5).

[2]郝婷.唐朝绘画作品中的装饰艺术风格研究.兰台世界,2015(33).

[3]郑可心.宋瓷装饰形式对抽象艺术偶发性的启示.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4]李思文.装饰与唯美——克里姆特绘画的材料技法语言探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叶建新.青花瓷绘艺术的“笔墨”精神.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5).

作者:张冬桥 单位:常州市文学艺术研究

上一篇: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热的思考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