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24 11:49:08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在贯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轻负高效”的教学理念下,在阅读理解的教学上应该把握将交际和文化融入单元教学中,将知识练习作为教学的检查和升华,将阅读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作为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力和潜力。笔者以新目标教材为例,通过阅读的实践教学总结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 轻负高效 阅读理解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一共分为3到5级三个标准的要求。在初中毕业时必须达到5级的标准。而在阅读教学中的5级标准,主要包含了要让学生能运在不同的阅读目的下用简单的阅读策略来获取信息;能从阅读的文章中找出主题信息,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并跟根据构词法和上下文来推断和理解生词的含义,理清段落中各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几乎每一科的知识传授都是需要通过阅读来落实的;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核心素质;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

那么应该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取新颖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来达到教学目标和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掌握学生的阅读心理

老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是单一层面的跟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也应该注重在教授知识时与

学生心理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学生在接收知识和能力时的心理过程和反应,老师才能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教育方法的更新和改善,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因为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学习和掌握有别于其它如语法、单词的教学,它更倾向于是由学生占主导学习方向,在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活动时,更多是一种静态的学习表现。所以就更需要掌握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和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避免阅读学习的思想分散,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重视的。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状态的有效观察,并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学生学习障碍的缘由,并进行改善性和针对性的教学。

二、开展背景式和扩充式教学

在目前《GO FOR IT》的教材内容中,阅读文章的内容覆盖面广、包括新闻报道、天文地理、人物传记、军事科普、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等都有涉及。这些不同的体裁有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等诸多方面。语篇的信息量也是在不断的加深和扩大。如果将阅读篇章的背景知识和扩充知识融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将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在教学上的整体体现。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够考虑将背景知识导入是第一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教师可以顺势继续,利用各种方法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扩充,更加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三、采用提问和讨论方法

阅读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静默的进行阅读,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灵活和频繁的运用提问和

讨论的方法,这样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和激发阅读的兴趣,也能巩固阅读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的unit5阅读文章if I become an athlete,will I be happy?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你反对成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吗?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开展讨论。因为这个讨论是结合着阅读文章的主题内容,是具有针对性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了阅读点后进行轻松的讨论和分析。学生们也都根据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正面和反面的观点及理由。

四、巧用词汇扩充法

新课程标准对词汇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如何有效地扩大并巩固学生的词汇量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就是生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词汇的正确理解有时候是理解全文的前提和了解读者意图的关键。在笔者进行阅读教学时也会遇到有些学生因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会对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甚至放弃文章的阅读。所以平时加强对学生新词汇的输入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词汇的扩充不一定将每一个单词进行独立教授。可以通过一些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掌握生词汇。

五、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阅读是读者理解文字,融入意境,感受作者心声的过程。如果在需要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提高阅读理解的难度时,适时的运用多媒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Unit 3,BookⅡ.话题是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笔者就课堂内容完成后,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于“Before You Read”进行深入挖掘,进一步导入课文。播放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生动图片,然后展开小组讨论: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it happened?讨论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重点语法知识,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学生肩负着国家乃至世界的使命感,意识到课文内容可能是关于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和情感共鸣之后学生学习课文也就自然降低了理解课文的难度了。

六、指导学生课外泛读

课外泛读虽然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教师应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在这方面可以通过阅读比赛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可以制定阅读进度表和阅读完成总结表,让学生选取相关的各种阅读材料和书籍,当阅读材料选定后,定期让学生反馈到阅读进度表上和阅读完成总结表,并开展阅读比赛,在限定时间内看谁的完成率高和总结突出,进行成绩评定和奖励。读完了一本、再开始第二本、第三本。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 ,一本一本读下去。

总之,阅读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生知识”为“教学生学习方法”. 正确地运用好阅读策略,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学生来设计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获取源源不绝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为改革开放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晓峰. 2008.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J]

[2]杜学增.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M]

[3]许余龙.影响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学生因素[J]

上一篇:浅谈主体性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良好的情感因素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