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化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SCL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2-07-24 11:15:24

基于生化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SCL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生化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scl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生化工程》是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学位课,所涉及的分离技术贯穿于其他专业课中[1],学生能否有效论文联盟掌握该门课程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掌握程度,所以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学校全面进行“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red learning,scl)的思想大讨论,我们以此为契机,围绕这一中心对scl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便更好地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1 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现有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由教师主宰课堂教学,教师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能满足目前应试教育的需要,但易使学生滋生依赖性和惰性,抑制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剥夺了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机会,与当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相悖。

2 scl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scl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

3 如何有效地开展scl课堂教学

3.1 教师层面

(1)改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scl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scl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扭转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目标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围绕如何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而进行的,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有效组织整个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的流向主要是从教师到学生,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互相沟通。过多地突出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而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教学方式,学生的接受效果较差。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评定,存在着严重的轻过程重结果的现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主要是模仿和简单的重复,扼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活动不仅在于教师的教,更重要地在于学生的学,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师生之间的互相沟通是保障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在教学活动组织中,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从如何启发学生、和学生互动来设计课堂,梳理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效组织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而非主体作用,应将“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应改革考核手段,加大过程评价的比重。

(3)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生化工程主要介绍各种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十分抽象而枯燥,若课堂上仅是教师的讲授,则很难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要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通过问题导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通过让学生自己剖析案例而非通过老师讲解;或者是通过情景演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通过例题计算,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等[2]。

转贴于论文联盟

3.2 学生层面

(1)合理规划,明确目标,加强专业认识,激发专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激发仅靠有效的教学方法还不够,还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专业兴趣,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比较困惑的问题。对论文联盟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对自身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加强对专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激发专业兴趣,自身所产生的兴趣比由外界刺激而激发的兴趣更有利。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scl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课堂交给了学生,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探索,相同课时所涉及的知识点要比传统课堂教学少,所以更多地要依靠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如通过文献查阅、课程网站等渠道获取知识。在考核环节,教师可考虑把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3.3 教学管理层面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为了使教师不断地提高授课水平,教学管理部门在期末会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评价项目是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制定的。若采用scl教学模式,就必须对现有学评教的指标进行调整,并将其作为教师开展scl课堂教学的标杆,或者是在scl教学模式的试行阶段采用一些过渡政策,保证教学模式的顺利过渡。

3.4 应注意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辩证统一

认知主义适于帮助学生将确定的事实与规则用于解决不熟悉的环境中的问题;建构主义则最适于培养学生提出和检验新的方式的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

但事物均有其两面性,尽管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的培养,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监控。所以个人认为,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应完全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应作为scl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

4 结语

随着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而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scl课堂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有效地实施scl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大胆改革。并应注意两种教学模式的辩证统一,更好地为精品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基于VB6.0的MSComm通信方法设计 下一篇: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