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而有理,分而有度,分而有美

时间:2022-07-24 11:05:05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甘相伟来自大别山区的偏远山村,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考上北大。遗憾的是,他高考并没有如愿以偿,只是考取了一所职业学院。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仍然没放弃他的北大梦。为了能更接近儿时的梦想,他义无反顾地辞去工作,只身北上,在北大当起了保安。生活在燕园,行走在未名湖畔,甘相伟贪婪地享受着北大的人文氛围。工作之余,他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后来,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并以高出录取分数线60分的成绩成为北大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甘相伟开始半工半读。站在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进课堂,他是北大学生。在北大期间,甘相伟总是随身带着纸笔,有了灵感就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几年里,他先后写了几百篇文章。2012年6月,他的第一本书《站着上北大》正式出版,北大校长为该书作序,并称赞说,这种努力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甘相伟的经历感动了无数人,他也被誉为“中国保安出书第一人”。如今,甘相伟已经成为北京一所名校的老师。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原文呈现】

做一个追梦人

张天然

“追梦的人生,没有高下之分。”当燕园梦的种子在甘相伟心中扎根,便以一种倔强而蓬勃的姿态生长起来。他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亦是北大成教院中文系毕业生,更是一个执着追求的梦想家。是梦想带着他飞翔,是梦想让他奔向远方,是梦想让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他身上,梦想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开头欠简洁,中心论点含糊,未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梦想,就是去改变的渴望。波德里亚曾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穿越生活。”是的,生而为人,在芸芸众生之中,每一个个体都将化为岁月的尘埃。在世界的无限里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时,人类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甘相伟家境清贫,职专毕业,然而燕园梦却带领着他不断向目标靠近。只身北上又何妨?保安角色又怎样?我心自有伟大的梦想。因为有梦,他不安现状,毅然辞职;因为有梦,他常思进取,改造自我;因为有梦,他正视起点,专注追求。梦想在他心中催生改变的渴望,从山村少年考上职业院校,到职专毕业应聘燕园保安,从不懈学习被北大录取,到出版书籍成为教师,稳稳迈过的每一步,渴望不减,梦想不移。他实现的不但是角色的转化,更是人生的蜕变。(本段未能紧扣段首分论点“梦想,就是去改变的渴望”进行阐述,即“改变的渴望”着墨太少,论述欠集中紧凑)

梦想,就是付诸实践的动力。心中有梦,便是最好的激励机制。甘相伟说:“最终是你的梦想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决定你的成功。”为了实现梦想,他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在当保安的日子里,每一天,燕园梦都成为他坚持学习的理由与鞭策。他半工半读,与时间赛跑,看完四百多本书,写下近十万字文集,他的一切努力,就如同朝圣者的前行,向着梦想,义无反顾,风雨兼程。唯有用对梦想的热爱激励自我,付诸行动,方能心无旁骛,迈向成功。在追梦的路上,甘相伟用他的行动证明:即使梦在远方,脚比路长。(本段段首的分论点“梦想,就是付诸实践的动力”与第一个分论点有交叉关系,违背了设置分论点的基本原则,缺少了论证的说服力)

梦想,就是自信与谦卑的源泉。同样生活在燕园,同样行走在未名湖畔,同样呼吸着自由的学术空气,甘相伟坚信,小人物也要有精英意识。怀揣燕园梦,他的人生因此有了目标,生活也有了不同的意义。在逐梦前行的路上,他的内涵随之丰富,气质随之提升,人也变得更加自信了。在燕园里,他还结识了众多有学识的教授和优秀学子,从容地与他们交流,真诚地向众人请教,而这种谦卑的姿态和满满的自信,让他始终保持着昂扬斗志而不断升华自我。在北大浓厚的人文氛围里,正是梦想让他完成了人格的重塑,使他成为一个既自信又谦卑的人。(本段段首的分论点“梦想,就是自信与谦卑的源泉”,排列不当,最好作为第一个分论点放在第一部分,因为有了自信,才有可能去改变现实,去努力奋斗拼搏。这里作为第三个分论点出现,说明在设置分论点上有失误)

实现了燕园梦,甘相伟并未停下追梦的脚步。他写作,教书,用自己的经历去鼓舞更多的年轻人。北大教给他梦想的真谛,也让他明白一个人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鲁迅先生云:“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在当下,我辈之青年当向甘相伟看齐,做一个追寻不止的梦想家,为人生不断创造可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上下求索。(结尾未能很好地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归纳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甚是遗憾)

【病文诊断】

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形成了中心论点,但要把问题论证透彻,就要解决好说理的角度和说理的层次问题;而分论点的切割和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够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再对各个分论点进行有层次的分析论述,那么困扰我们议论文写作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篇作文硬伤是切割和建立分论点失误:(1)缺乏分割论点的意识。(2)分割的分论点有交叉关系。(3)作者设立的三个分论点,排列不够恰当。也就是说,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没有遵循“分而有理,扣得住;分而有度,分得开;分而有美,排得顺”原则,分论点没有很好地扣住中心论点加以阐述,以致让全文的观点得不到支撑,就谈不上有什么说服力了。只能被评为二类文下(46分)

【升格佳作】

梦想的力量

张天然

站着上北大的甘相伟,一个行走在未名湖畔的年轻人,从农村到都市,从保安到北大学子,从北大学子到名校教师,他执着而坚定的追求着自己的梦想,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更是一个给力十分的梦想的力量!

有梦想,就有改变现实的动力。波德里亚曾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穿越生活。”是的,甘相伟家境清贫,当年高考失利后,他上了湖北经济管理大学长江职业学院,后来当过教材推销员、小公司的法律顾问、农民工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他虽是个小人物,自称“草根”,“蚁族”,“青年农民”,但自小的燕园梦却引领着他不断向目标靠近。他不屈服命运安排,浑身充满改变现实的力量,毅然转而走进心仪的北大,当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安,他坚定地说:“我甘愿为心中的梦想站岗!”甘相伟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更接近梦想的地方。

有梦想,就有长期不懈努力的源泉。心中有梦,便是最好的激励机制。甘相伟说:“最终是你的梦想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决定你的成功。”为了实现自己的北大梦,他来到北大当保安,充分地利用了北大的资源: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在当保安的日子里,每一天,每一夜,不管多忙多累,燕园梦始终成为他坚持学习的理由与鞭策。他半工半读,与时间赛跑,看完四百多本书,写下近十万字文集。他为了梦想,一往无前,风雨兼程,成功地考取了北大中文系,拼命获得了与北大学子并肩的机会。在追梦的路上,甘相伟用他的行动证明:心中有梦,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有梦想,就有不断跨越与突破的力量。如果说甘相伟从一个保安考上北大是人生首次跨越的话,那么,他的第二次跨越就是出版了 16万字的《站着上北大》。实现了燕园梦,并未让甘相伟停下追梦的脚步,他不断地尝试跨越与突破。如今,他已成为北京一所名校的教师。写作、教书、出书,在甘相伟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通过自身的努力都能给别人送去力量。他要用自己的经历去鼓舞更多的年轻人。北大教给他梦想的真谛,他要不断地跨越与突破,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从山村少年考上职业院校,到职专毕业应聘燕园保安;从不懈学习被北大录取,到出版书籍成为教师,甘相伟,这位来自湖北农村的80后,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写就一部现代版“有志者事竟成”的励志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梦想的伟大力量!

【佳作点评】

作者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围绕标题,集中从三个方面来揭示:1. 有梦想,就有改变现实的动力;2. 有梦想,就有长期不懈努力的源泉;3. 有梦想,就有不断跨越与突破的力量。这三个方面,一层紧扣一层,层层相接,思路清晰,脉络分明,让读者在瞬间就能把握住甘相伟这位来自湖北农村的80后,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写就一部现代版“有志者事竟成”的励志故事,更让读者感受到了梦想的伟大力量!可以说,本文标题简洁凝练,主旨突出鲜明,结构一目了然,内容丰富厚重,具有感人的效果。

评分:内容21+表达22+发展20=总分63分 (一类文中)

【技法指导】

升格文的亮点主要表现在.分论点紧扣中心论点,不蔓不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他执着而坚定的追求着自己的梦想,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更是一个给力十分的梦想的力量!”在这一中心论点的统帅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设三个分论点――有梦想,就有改变现实的动力。有梦想,就有长期不懈努力的源泉。有梦想,就有不断跨越与突破的力量。这样多侧面阐述,更好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

可以说,本文精心、合理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是本文取胜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议论的结构层次,使人一目了然;更能展示出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使分析说理透彻全面。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

一般说来,分论点的设置可采取以下四种方式:把分论点作为总起句放在段首;把分论点作为总领句独立成段;把分论点作为总结句独立成段;把分论点作为小标题独立成行。

同时,设置分论点要注意以下三点:

分论点的设置要科学,概念之间不能有包含或交叉关系,也就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即分而有理,扣得住;

分论点的数量以三到四个为宜,即分而有度,分得开;

文章的结构如同人的骨架,对文章的内容起支撑作用,其本身应具有审美作用,因此分论点的字数应大致相同,文章结构匀称,以显示出匀称美,即分而有美,排得顺。

如,以《读书乐》为题可设置分论点如下:

1、分而有理,扣得住

(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

(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

(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2、分而有度,分得开

(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

(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

(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3、分而有美,排得顺

(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

(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遵循“分而有理,扣得住;分而有度,分得开;分而有美,排得顺”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采用下面最基本的几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

(1)追问类属法――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类属法,就是判断由话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类似于下定义。这种方法一般适用适用名词性的中心论点,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富含一种哲理。

如,《宽容》,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2)追问原因法――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对标题或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复杂的,故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这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可套用这种模式:“因为……,所以+标题或中心论点”。

【示例】

确定中心论点:“让心底盛开一朵坚韧之花。”

分论点一:

坚韧是一种动力,能使个人在挫败中崛起;

分论点二:

坚韧是一种团结,能使集体在困境中奋起;

分论点三:

坚韧是一种精神,能使国家在灾难中雄起。

【分析】

针对“让心底盛开一朵之花”这个题目,可以先化大为小,将题目的范围浓缩在“坚韧之花”这个小中心上,随后可以对此发问:“为什么要在心中盛开一朵坚韧之花?”作答如下:“因为坚韧是一种动力,能使个人在挫败中崛起”;“因为坚韧是一种团结,能使集体在困境中奋起”;“因为坚韧是一种精神,能使国家在灾难中雄起”,作答的内容就自然形成了分论点。依此类推,还可以让心灵盛开一朵宽容之花、奉献之花、智慧之花、理想之花等等,皆可追其原因,探其必要性。

(3)追问办法法――即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

追问办法法,就是把中心论点当作一个问题或一种任务,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从“怎么办”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

如,《爱,用心来传递》,在确立了“爱,需要我们用心来传递”的中心论点之后,从三个方面分解论点: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作者从“笑出真诚”“做出宽容”“伸出援手”三个方面,阐述传递爱心的途径和方法。

(4)追问结果法――即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确定为一个带有行动性命题,去推想这一行为会导致一个怎样的结果,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或影响。

如,《放飞心灵》

①放飞心灵,可以成就大业;②放飞心灵,可以潇洒人生;③放飞心灵,可以重燃希望。

(5)追问对象法――即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转化成一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再看这种行为、思想或品质可涉及到的人、事、物,然后把相关的人或事作为主语补出来或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如,《脸》,中心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分论点一: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分论点二: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分论点三: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只要遵循“分而有理,扣得住;分而有度,分得开;分而有美,排得顺”的设置分论点的基本原则,我们就可以较好地安排好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就能够较好地进行全面深入地论证,从而使文章令人信服。

上一篇:静心不必远离城市 下一篇:深入基层听民意 主动作为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