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不必远离城市

时间:2022-08-03 05:57:16

静心不必远离城市

材料中的他们是企业的高管,他们平时总会有鲜花拥簇,所以一句“逃离城市”就引起了媒体的轩然大波。现暂不探究其“逃离城市”的原因和结果,我只想问一句:远离了繁华地点就可以真的获得心灵的宁静吗?

有一篇《假如明天没有太阳》的名家著作中有这样一句话:其实你是一个安静的人,只是有时会莫名其妙的聒噪。与其亦然,材料中的他们是有一颗要追求宁静的心,所以抛开了城市带来的聒噪,开始了自己的心灵回归之旅,而并非逃离那里。

攀上青海的雪峰,会带来什么?按理说,总能给人带来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灵感受吧。可是,材料中的他们,登峰造极的付出却换来的是“玩手机、偶尔抬头相视一笑”。难道这就是逃离了城市?难道这就叫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他们傻傻的忘记了手中握的还是现代的工具。“玩手机”这行为还在提醒着他们:你们并没有逃离城市,也并没有找到心灵的宁静。

记得有这样一篇报道:一位遗留在无人岛上的小孩,在那里自然而然地长成一个不会说话、习性同禽兽的野人,他像原始时代人类那样生活,荒唐地度过了人生。在这里,是远离了城市,然而,这个孩子并没有因为远离城市就找到了心灵的宁静,相反,他是变得越发疯狂了。

可见,“城市”与“心灵宁静”并没有必然的本质联系。陶渊明尚且能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们为何不能做到呢?城市的霓虹或许会扰乱人心的安静,可我们并不是不能在城市之中获得心灵的净化。电影大师卓别林的《城市之中》就有一个这样的镜头:卖花的盲人在听到重重的车门响后以为碰到了阔人,就前去出售花朵,不忍拒绝的流浪汉就用口袋仅剩的一点钱买下了一束鲜花。这个镜头很平淡,却能使自己那颗追求利益的心静下来,这是自然给予不了的。如果心不静,即使登峰造极,回归也只是形骸之身,对于精神只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人能静心就不必远离城市。

简评:这篇考场限时作文能针对材料中“以登山来逃离城市”的事件进行评说,鲜明地提出了“静心不必远离城市”的观点,而且论述得也比较充分,一些引用、一些分析还相当不错。(王伟安老师荐评)

上一篇:“发现之美”主题素材 下一篇:分而有理,分而有度,分而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