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低年级小学生德育工作

时间:2022-07-24 10:13:44

如何开展低年级小学生德育工作

摘 要:德育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教育者采用各种言传身教的方法,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发展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素质的过程。德育工作是一项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德育要从小抓起,加强低年级小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德育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未来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抓住时机开展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下文对如何开展低年级小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德育工作 有效方法

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际工作,总结得出良好的德育氛围基础就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教师形象总是具有权威性,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的,无形中拉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单单只靠说教来灌输来进行道德教育是收不到效果的。教师要多给予学生一份关爱、宽容、理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无论是教学课堂上还是德育活动中,教师都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通过讨论和交流,孩子们思维中的合理因素的到了珍惜,有了说出真实想法的胆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孩子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孩子们比较天真,往往对于问题看得不全面、不透彻,可能会提出一些古怪的、幼稚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一定注意不要嘲笑、挖苦、讽刺,要有耐心循循善诱。小学生对道德的认识,教师强制灌输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主要是小学生内化的结果。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致的爱,心中有学生,真正地尊重学生,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成为小学生们的伙伴,即使孩子们出现错误,教师也不要一味地苛责,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但可以互相交流,还可以互相提问题,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密切关系。

二、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双重教育效果。

开展低年级小学生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校教育,还要加强家庭德育教育,促进家庭与学校有效的结合,达到家校德育合力的效果。老师要与家长保持长期密切的联系,学校要给家长提供良好的沟通交流的机会,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观学校,家长可以选择课程随堂听课,开展座谈会对教风、学风进行评价,提出宝贵意见。通过家长会,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家长介绍孩子们在学校的思想表现,家长也能通过这个机会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的具体情况,共同探讨,为对方提出好的合理建议。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家访对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家访可以按照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来进行。对于优秀的学生,在家访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介绍成绩,主要是要求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继续努力。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应该向家长多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具体情况,有一些家庭的因素可能影响孩子,这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研究、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对策。最后是成绩和表现都比较差的学生,在家访的过程中,先向家长介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给家长信心,然后,再介绍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的地方,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帮助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只有拉近与家长的关系,是家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家校德育合力,才能收到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集体对小学生思想、品质都能有非常大的影响,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来影响小学生。随着班集体生活的丰富,在低年级的小学生的心里面逐渐形成了班集体的概念。从小学生入校以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逐渐明确了班集体这个概念,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在各种竞赛中积极努力为班级争光,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逐步的培养起来。通过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教育,从小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将德育的具体要求转化成班级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学生们可以努力为之奋斗,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少先队集体开展德育工作,少先队是小学所特有的组织,重视小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充分发挥小学生们的自主性,少先队员受教育的同时也是教育者。低年级的小学生十分向往加入少先队组织,在这时为小学生树立德育目标,小学生为了能够早些加入少先队,都能严格按照目标去要求自己,认真付诸于行动。在实践的活动中,不断感悟、体会、积累,把德育教育的具体要求逐渐的转化成自身的良好品质。通过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小学生们热爱集体的品质,通过体验父母的辛苦,培养小学生孝敬父母的品质,通过体验竞赛活动,培养孩子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品质。少先队是小学生组织,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被调动。通过具体可行的措施使低年级的小学生对照自己认真完成,每完成一项,给小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动力。还可以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在少先队活动中,为小学生们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更有助于促进少队员理解道德要求。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低年级小学生德育工作。

当前是现代化信息时代,教育也朝着综合化、多元化的趋势快速发展。作为信息交流、传输的载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网络起着独特的教育作用。德育工作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可以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教育效果更明显。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创造教育情境,更有效的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加强学生的体验感。通过运用现代的信息,更加有效的缩短时空距离,方便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了更好的实现德育向家庭渗透,也可以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充分的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平台,进一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小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在现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促进德育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结束语: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性格的过程是一项长期并复杂的过程,充分利用家庭、教师和社会的力量,使多方面因素起到综合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老师与家长要保持长期有效的沟通,老师不但要掌握小学生在课后的情况,还应该向家长介绍小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会的力量,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能够发挥着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作用,小学生的德育品质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促进小学生的性格逐渐走向成熟。

上一篇:简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下一篇:课程改革中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