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如何王者归来

时间:2022-07-24 09:54:04

制造业如何王者归来

曾几何时,金融创新、资产并购、用钱来生钱是经济界最时髦的话题;又曾几何时,作为一个经济界的人士,不提互联网思维,不说移动互联的颠覆式创新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今年以来,在金融和互联网两大新贵的风头映照下,显得传统甚至有些衰老的制造业,在全球各大经济体展现了强劲的、王者回归的态势: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提出制造业回归;德国工业4.0已经成为全球标杆;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提出制造业2050规划;法国也将向先进制造业迈进作为自己的国策!在这样一股制造业王者归来的浪潮中,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恰逢其时地推出了自己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

在全球制造业回归大势中,中国的举动格外引人关注。近年来,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已成为制造大国,中国的装备正在装备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已有着几十年工业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积淀的美国、德国等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制造业的追赶之路显然还很漫长。

如何发展我国制造业,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提升和质量,更关乎未来中国能否在国际舞台上挺起经济脊梁。

从国际经验看,推动制造业的发展从来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除了制定具体规划,更是不断向外国政府和市场推介中国高铁、核电等先进装备,连总理都当起了“超级推销员”,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也因此快速地走向国际市场。

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产业自身要做好功课。梳理中国制造业现状,面临多重挑战,发达国家重返制造业,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在积蓄力量,全球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而中国制造业成本却在急剧上升。失去成本优势的中国制造业将如何接受全球化挑战?

转型升级是必然路径。全球经济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全球市场竞争加剧,需求减少,不光是制造业、其它产业也相继进入薄利时代,企业利润不断受到挤压,而各项制造成本却在加剧,尤其是中国人工成本的增长可能是世界上最快的,更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制造业唯有借助转型调整结构,才能从巨大的挑战中找到新的发展动力。

有创新才有未来。本质而言,创新驱动既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根本目标,也是重要手段。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无论品牌还是质量都还存在很多问题,而德国在2.0时代已经解决了质量问题。要赶超就要创新,不仅要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还要在现有产品和技术上不断改进,对于制造业而言,创新永远是生命线所在。

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还需要有工匠精神、专业精神。德国的制造业之所以走到高端,就是他们有专业精神非常强的工匠。事实上,对中国而言,这不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传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越来越浮躁的时代,作为制造业的坚守者,我们必须要有冷静的心态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放眼全球,哪一个制造业强国没有经历几十年、上百年的努力,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何来今日大成?

中国制造业当前还遇到一个重要的机遇,即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带来的巨大推动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制造业和互联网被看成一个对立面,谁颠覆谁的争议不绝于耳,但随着两个产业的逐渐融合,它们之间的互促作用日益显现。未来的关键问题是,两个产业如何进行更加高效的结合。

制造业强则国强。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已经错失良机,一个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因此沉睡多年。如今,巨狮已经醒来,中国制造业王者归来,是中国人共同的心愿和期待。

上一篇: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下一篇:敬一丹:丈夫陪伴,战胜“退休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