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代呼和浩特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2-07-24 08:26:39

浅析近代呼和浩特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

摘要:本文主要从宏观区域的视野论述了近代呼和浩特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地理基础,梳理了呼和浩特城市空间的发展沿革。对于呼和浩特城市发展建设,蒙元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建筑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历史沿革 棋盘形格局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呼和浩特在蒙语中是“青色的城”的意思。在呼和浩特地区境内的很多地方均出土过文物,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物属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这批文物的出土充分证明了,当时就有人类在此地居住、生活。辽代的丰州城、战国时的云中城和明朝的归化城都建于呼和浩特地区,这些古城的建立大大地推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1986年国务院将呼和浩特市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高原的阴山山脉中段脚下(如图1)。被考古专家发掘的大窑村旧石器早期制造场位于市区东北方向33km处,此处文物的出土证明了人类远在50万年以前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战国时期(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黄河畔边建造了“云中城”(遗址位于今托县古城),在阴山山脉脚下建筑了长城。之后,从两汉时期到隋唐时期,在该地区内建筑的城堡更是星罗棋布。公元十世纪初(1115年),在呼和浩特市市区以东15公里处建立了“丰州城”(位于今东部白塔村西南),在城内西北隅建筑了“万部华严经塔”(即白塔),此塔采用的是砖筑七层楼阁式,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仍巍然屹立。当时的“丰州城”不仅仅是居民云集的繁华城镇,同时更是军事重镇。据《金史》记载,当时丰州城内有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居民就有22683户(约合十万人左右)。并且在刘秉忠的诗中曰:“山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出塞入塞动千里,去年今年经两秋。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宣阗坐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另有《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境内环以墙垣之城村不少,主要城名曰为天德……”。这些充分说明丰州在元代时早已是人烟稠密的繁华地区。

正统年间(公元14世纪末),受战争的影响,“妥妥城”(今托县) 、“丰州城”及“黑城”等先后内迁,繁华的丰州摊逐渐变成了村废、城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地区。

16世纪初,蒙古族首领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各部。随后在嘉靖年间,他的孙子俺答汗率领土默特部迁徒至丰州滩驻居畜牧,渐渐地丰州滩又恢复了繁荣,并不断发展,成为了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1572年(隆庆6年),俺答汗将呼和浩特城建在了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上,位于大青山脚下,一直到1575年(明万历3年),呼和浩特城基本建成。从明代《万历武功录》(万历三年:“其十……俺答汗请城名,上以贡事积功劳,会五年法当赏,于是赐金币,名其城曰归化。”)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在当时,呼和浩特城就被命名为“归化城”。(如图2)

“归化城”东西南北各距300m,呈正方形,城墙周长为1200m,城墙高为8m,土筑(见图3)。该古城旧址座落于今玉泉区内,南门位于今草原家馨宾馆的南墙处,北门位于今大北街街口,北门内路西则是“王府”。清朝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俄木布被废其王号“须义”,而王府又被都统丹津所占,遂称之为“丹府”(在1958年被拆除),率门内路东即仪事厅,该厅是土默特十二参领集体办公的场所。归化城是当时土默特部落的权力机关驻地,于是在该城的周围建造了许多的召庙,之后均以召庙为中心修建、发展道路,东西向道路连接着各召庙,南北向道路与召庙的大门相对,道路整体布局无序而紊乱。

由于归化城规模较小,导致城市防御能力极差。于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城的东(朝阳巷东口)、南(大什字北口) 、西(电影院街西口)三面土默特部又分别增建了一道外城;并又增建了东门、南门和西门,依次命名为承恩、归化、柔远门,原北门称为建武门。外城新建的城墙高近7m,南北向长420m,东西向宽500m,周长1900m,外垣是一个缺少西北角的矩形形状(如图3)。(归化城东、南、西三门及其城墙于1924年被拆除,归化城北门于1958年被拆除。)这样的布局尽管增强了呼和浩特城的防御能力,但因城太小,仍不具备驻军的条件。之后,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又建起了席力图召(1585年)、大召(1580年)、 五塔寺(1795年) 和清真寺(1693年)等。雍正十三年(1735年)到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为了镇守边疆,从而进一步巩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在位于归化城西北方向2.5公里处新建了一座军事驻防城——“绥远城”(如图:1.4)。绥远城总面积为2.5平方千米,四边长均为1570m,城垣周长共6280m,城墙高度为9m多,总体呈正方形。在绥远城的四面各设有一座城门,分别是东门 “迎旭”、南门 “承恩”、西门 “阜安”和北门 “镇宁”;在四门外又各筑一座瓮城,城四角均建有箭楼,城外还有护城河和石桥。绥远城内有东西向道路8条,间距分别为140~180m;有南北向道路6条,间距分别为200~235m,形成了东西宽、南北窄的长方形街坊;每一个街坊又分别被2条东西向的小巷划分成三条地段,靠北部的两条较窄,靠南部的一条较宽;每条地段前后分别布置有两户宅院,每户宅院的大小按照官职的大小而定,宅院内的房屋均按行列式排列,总体呈形式规则的棋盘式结构。绥远城内东西向主干道偏向北部,南北向主干道偏向东部,在东西与南北干道的中心建有钟鼓楼,与主干道直通的是南门和西门,与主干道错位布置的是东门和北门,总布置形式呈现为“拐脖”型,此布置形式是应驻防城在防守上的特殊需要。绥远城中主干道的宽度为28m,街坊道路的宽度为8m-10m,小巷的宽度为5m。位于绥远城西街路北的中心位置上的将军府,是城市的主宰和统治中心,是城中的最高衙署;万寿宫(供奉皇帝牌位)建于与将军衙署相对称的东街路北;城市神祠据祀典按照主次关系分布建在绥远城内;另外建造的设施有学堂、教武场、仓库、铺面房等。除军事设施和城墙外,建造的各式房屋共有近2万间。由此可以看出,鼓楼和将军衙署是城市心脏,道路是城市的动脉,城市是凭借着道路网系统把各部分组织起来的。因此,绥远城是唯一综合了我国《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城市规划思想、雍正年颁布的《城垣做法册式》建设的满族驻防城形式和空间格网的城市规划方法等各方面而建成的城市。

1921年,京张铁路通车至绥远城,修建了车站,并在车站附近逐渐形成了组团,这样就出现了车站、新城和旧城 “三足鼎立”的呼市城区新格局,并且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1949年。自1949年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人口增涨速度加剧,使城市空间格局又多次发生了变化。

总之,探究呼和浩特城市布局的关系,首先必须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探究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沿革,因此,这也是研究呼和浩特建设中选址、布局和规模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刘汉明等译[M].蒙古及蒙古人(第二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 伶靖仁校注.绥远城驻防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3] 高庚恩纂.归绥道志[M].远方出版社,2007.

[4] 郝维民.内蒙古近代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

[5] 武莫勒.建国前内蒙古方志考述[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6] 金锋.呼和浩特十五大寺院考[J].蒙古史论文选集2.1983.

[7] 金启孮 佟靖仁.呼和浩特的兴建和发展[J].呼和浩特史料第一集.1983.

[8] 薄音湖.关于喇嘛教传入内蒙古的几个问题[J].蒙古史论文选集2.1983.

[9] 额尔敦昌.内蒙古喇嘛教[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10] 乔吉 内蒙古寺庙[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