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打造教学团队的途径研究

时间:2022-07-24 08:12:05

应用型本科打造教学团队的途径研究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多处于转型性变革并致力于提升办学水平和注重质量建设阶段。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并组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对保障并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校的省重点建设学科,探讨了打造应用型本科高水平教学团队的途径和做法,并归纳了我校相关做法所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79-0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我国隶属于省或地(市)并处于地方且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本科院校。这类院校其中大多都是近年来或由专科升本、或由几所地方不同院校合并而成,目前多处于转型性变革并致力于提升办学水平和注重质量建设阶段。如何保障并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自然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并组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本文结合我校的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建设过程,深入讨论该类院校师资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 引言

我校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于2005年4月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省重点建设学科。三年来,根据我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地方性的服务面向定位,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基地和资源条件建设等方面扎实开展建设。特别是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同类应用型本科学校各学科、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2 围绕学科方向,打造教学团队

2.1 学校高度重视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

教学团队是学科建设工作最为重要的资源性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党委和行政对学科队伍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在学院人事管理制度体系中,强化优秀人才引进与使用的政策与办法,对重点学科给予倾斜,在原来优秀人才引进的政策基础上,又规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通过政策的引导,为凝聚学科骨干,进而形成学科团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 多途径进行教学团队内涵和素质建设

根据学科建设中的教学团队建设的中远期规划,着重从“引进、凝聚、培养”三个方面着手加速学科队伍内涵与素质建设。首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积极引进名校的博士和硕士,有意识地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著名的“211”高校引进博士和硕士,使本学科的学缘结构大大改善;第二,实施“博士培养”和“教学名师”计划,大力加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要求和鼓励他们继续自己的学历学习,并且做到有计划、按步骤、有方向、有目标地选送近年来入校的优秀硕士去国内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通过政策引导进行调节和约束,使他们在研究方向乃至导师选择上,紧紧围绕建设方向,主要攻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以保证学科方向的有效凝聚而不发散。鼓励已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继续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如安排两位博士分别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数字化制造、数控技术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研究能力;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选拔推荐优秀教师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有关高校学习进修,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第三,突出对优秀人才的打造和锻炼,给他们压担子,有如安排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一致的已经毕业的博士担任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副主任,在读的博士担任校特色专业的负责人,使他们有具体明确的任务,在相关研究方向上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现在他们已经迅速成长为学科建设的中坚。

2.3 发挥学科带头人及团队骨干的作用,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凝聚团队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升本较晚,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绝大多数都将学校都将学校定位为“教学为主型”,我校也不例外。每位老师都要承担多门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的教学,要完成几百个学时的教学任务。在我校2000年升本后的几年里,绝大多数老师对科研的认识不足,只是少数人根据自己的专长,在相关的领域和方向进行一些研究。由于没有共同或相近的方向,各人都埋头于自己所教的课程之中,探讨也仅限于教研活动时少数教同一门课程的老师之间的交流,根本谈不上团队建设。启动重点建设学科工作以后,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认识到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研究,即使是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的应用型本科,也应围绕这一核心指标,开展相应的、内涵丰富的科学研究工作,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成果转化、教学研究等。这就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的作用,以点带面,并且做到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团队。

学科建设负责人在课题申报、对外交流、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凝聚力量,科学组织,依托学科人才,先后争取到“863”子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重大基础研究等项目,联合承担国防预研子课题,实现了我校科研项目层次的突破。根据这些项目,打造了由博士和副教授、硕士组成的研究团队,带领学科团队围绕并联机构及并联机床应用技术研究、高速与高效加工、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几个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研究。其他几位教授以及几名优秀博士,积极响应学校党委提出的“百名教授进百企”的号召,多次到市内企业调研,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分析技术难题,结合企业实际,与企业联合申报了多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淮安市科技局的立项资助。三年来,共承担市级以上课题44项。有了明确的任务,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他们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取得了大量应用性成果,为企业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广泛赞誉。

应用型本科的团队成员是科研、教学两不误,教学任务与普通老师一样多,所以形成的科研团队也易成为教学团队。我们的团队成员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研究,承担和参与了省教育厅和学院的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和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18项。其中有多项,就是经过团队成员的讨论,将相关科研成果内容辐射到教学内容中而形成的教改项目,如《高速加工工艺技术》立项教材等就来自于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基于切削性能的高效加工数控编程基础算法的研究”和淮安市科技局工业发展项目“模具高速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科研项目。

3 团队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该学科已经形成了以教授带头,以多名副教授、博士、硕士为核心骨干,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科团队。与2005年相比,高级职称比例增加了30%;博士从1人增加到15人,硕士增加了20人。团队素质和水平很高,有多人分别获选江苏省“333”高层次科技人才、江苏省知识型职工标兵、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淮安市“知识型个人”、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第二层次)”、淮安市“十大青年标兵”、淮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淮阴工学院“十佳师德标兵”等;在学校三次共评选出的36位教学名师中,有7位出自学科团队,另外有12人先后被评选为院“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也得到了多所知名高校的认同,先后有10名教师分别被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聘为硕士生导师,有一名教授正在申报某高校的博士生导师,已经独立或联合培养了15名硕士研究生。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从这些著名高校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对我们的人才梯队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为我校申报硕士点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07年12月份教育部专家对我校的教学评估工作中,作为新升本院校,我校以良好的成绩通过,该学科建设的一些做法,特别是打造教学团队的方法与途径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赞扬。

在三年的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39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3篇,共获得淮安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7项,10篇学术论文分别获得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建设3年以来,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教材13部,在同层次院校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团队成员,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和挑战杯、学科竞赛等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从2005年到2007年,有29人次取得部级奖励,还获得省级奖励21项,市级10项,校级82项。这些成绩,都是在团队成员的精心指导下取得的。

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相关的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本学科的两个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相关的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5年12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授予江苏省特色专业称号。2006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遴选为校品牌专业。2006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被遴选为校特色专业。2007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被批准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并被遴选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实现了专业建设的重大突破。

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赢得了社会赞誉,与本学科的两个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相关的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 05届、06届、07届年底就业率分别为95.8%、98.3%、98.6%。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比例也在我校名列前茅,06年为8人,07年为12人,08年为27人,而且大多数学生考取的学校为国内名校。

4 小结

本文结合我校的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建设,对建设该类院校的教学团队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有助于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主流,从而尽快适应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当代社会的变革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2] 柳友荣.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4).

[3] 蔡克勇.我国新办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交通高教研究,2003(1).

[4] 李小牧.创新专业学科建设思路,打造独具首都特色的应用型大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上一篇:概率与统计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下一篇:大学数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