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孕育“种子课”

时间:2022-07-24 07:37:40

精心孕育“种子课”

特级教师俞正强在《人民教育》2011年第2期的文章中首次提到“种子课”的概念。俞老师把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称为“种子课”。他在文中举例,学生学习“厘米”的表象以后,再学习“分米”的表象就比较容易了;掌握用厘米进行度量后,再学习用分米来度量就更简单了。小学阶段的“种子课”有很多,如“自然数”“字母表示数”“分数”“加法”“面积”等课都是。种子的力量在于生长,遇到“种子课”,精心设计,把好关键,就可以在后续教学中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迁移、合作讨论、探究实践等能力;遇到“种子课”,细心孕育,就可以在日后类似内容教学时化繁为简,减少机械重复。“面积的认识”作为面积系列知识的起始课,具有“种子”的功能。下面我结合该课教学,谈谈精心孕育“种子课”的几点想法。

一、调整课时,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感知新知

为了把知识的种子埋在学生的心里,让它生根发芽,并能独立生长,就必须把数学知识“植根”于学生的活动经验之中。这样,学生的经验就会支撑“种子的芽”进行生长。因此,“种子课”的特点是深耕细作,不怕花时间。

如“面积的认识”一课,人教版教材中这课内容包括了面积的意义与三个面积单位的认识。面积概念的建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有一定难度,再加上这是一节“种子课”,一个课时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完全可以调整课时安排,分两节课来完成。可把“认识面积”单独设一课时,这样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感知新知。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新课程目标从“双基”转变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对于“面积”,学生虽然在生活实际中经常有机会接触,但是要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二维空间,从“线”有长度发展到“面”有大小,并形成“面”的空间观念,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因此,“面积”的教学更需要丰富的活动经验来支撑,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理解面积的意义。

为了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教师需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反思,提升和抽象概括出面积的意义。可设计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1)猜一猜。

师:老师带来了两件礼物(球、铅笔盒),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来摸一摸,猜一猜你摸到的是什么。

(2)摸一摸。

师:请你摸一摸其他物体的表面。(学生积极举手,动手摸书本、尺子、练习纸、课桌、黑板、粉笔盒等物体的表面)

(3)说一说。

师:刚才摸的面有大有小,请你说说××物体的表面比××物体的表面大(或小)。

师(引导):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称它为面积。

(4)边摸边说。

(5)估一估。

师:课桌的面积大约是几本数学书的面积?同桌合作探究。

(6)画一画。

师:老师想把粉笔盒一面的形状留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办法?树叶呢?桔子的表面呢?(指名一学生在黑板上描一描、画一画,但因橘子皮凹凸不平,把橘子皮表面的形状留在黑板上,学生觉得有难度)

学生最后讨论得出:把橘子皮剥下来,把凹凸部分扯开,尽量扯平,再用图钉钉在黑板上。

师(归纳面积的意义):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的大小,我们叫它为面积。

……

1.直观感悟,积累直接活动经验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很多次动手摸一摸的机会,如摸桌子、书本、尺子、练习纸等,在边摸边说边比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面有大有小。教师提出“估一估课桌的面积大约是几本数学书的面积”的问题,不但使学生感受到面与面之间的关系,而且为后续教学面积的测量与计算做好了铺垫。

2.合作交流,积累间接经验

请学生上台摸黑板时,坐在下面的一个学生轻轻地说“他摸不全的”。这位学生通过想象,已经知道,黑板这么高、这么大,同学的手摸不完整个黑板。这个说话的学生没有动手摸黑板,这种通过想象得到的活动经验是间接经验。其他看着的学生,也没有机会摸黑板,他们得到的也是间接经验。把粉笔盒、树叶、橘子其中一面的形状留在黑板上,因为没有机会让所有学生直接操作,只能让个别学生进行演示,但同样让大家积累了间接的活动经验。这个演示与交流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画在黑板上的这些规则图形(如长方形)及不规则图形(如树叶的形状)都有面积。特别是粘贴橘子皮的过程,很好地扩展了面积的外延,使学生体会到不但平整的物体表面有面积,不平整的物体表面也有面积。

有专家这样说过:“直接经验是母乳;间接经验是纸币,是代乳母。”它们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积累直接与间接的活动经验,为知识树的成长提供扎实的基础与有效养分。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提供丰富素材,让学生在操作与演示中,慢慢地孕育种子的成长力。

三、在对比思辨中建构知识,孕伏深刻

应用对比思辨孕育“种子”,能更有效地、高层次地建构新知,使“种子课”真正成为该知识体系的基础,成为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点,成为本单元知识的关键课。

例如,教师出示图形后提问:“比一比,哪个面积更大?”学生想到了重叠法,但仍无法判断,需要借助学具。于是组织学生同桌进行合作活动,要求从信封中自主选择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圆片摆一摆,摆好后同桌之间比一比,看看借助学具能否帮助比较出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下。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作品5:

以上作品,有的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如作品1、2、3;有的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如作品4、5,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在对比思辨中,学生发现了规律:(1)同桌两人选择不同的图形,不能比较出大小;(2)选择了相同的图形,但是因为图形的大小不同,还是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3)只有选择同样的图形,而且图形大小也相同的时候,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分析以上环节,看似在为学生体会面积单位的产生做铺垫,其实在比较与测量中,已让学生感悟到“面积也是可以量、可以增加的”,丰富了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面积的测量与计算,在方法上提早做好了孕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思辨活动,多了一份认知的难度,多了一份理解的深度,多了一份思维的密度,使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加强与锻炼。

“种子课”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去雕琢。同时,学生需要时间与空间去积累基本活动经验,需要丰富的材料与有挑战性的活动帮助建构新知,夯实种子的生长力,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

上一篇:寻找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 下一篇: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