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研发 龙鳞装手卷呈现

时间:2022-05-19 03:59:59

书籍印刷与装订密不可分,印刷远未出现之前,装订已是一门成熟工艺。坚固的装裱除能起到易于保存、便于翻阅的作用外,还能起到锦上添花、化寻常为神奇的功效,所以书画界有“三分画七分裱”之说。而真正能体现中国传统书籍装帧技艺和哲学思想的装帧形式,非龙鳞装莫属。这种装帧形式,卷起时外观与卷轴手卷无异,因其内部书页鳞次相积状似龙鳞,故称龙鳞装。

从现有的史料看,龙鳞装产生于唐代。其虽然还保留着卷轴装的外形,但内部书页却如现代书籍一样,可以翻阅查检。到了唐末五代,这种龙鳞装开始向册页装过渡。册页装书籍出现后,龙鳞装因其装帧工艺的繁杂,加之当时的科技发展程度所限,这种独特技艺逐渐失传,印刷界前辈武文祥先生和印后专家王淮珠老师曾指导吉斋进行过有关龙鳞装的探索,而笔者结合手卷的特点,对龙鳞装进行了创新,成功研发了龙鳞装手卷这一装订形式。本文中,笔者将和读者分享龙鳞装手卷的形制特点、研发过程以及具体工艺。

汲取手卷之精华融入龙鳞之血脉

2006年夏,笔者经好友推荐,帮助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抢救性复制保护国宝明代孤本经折装三十二篆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为此,笔者走遍了江浙皖等地的宣纸书印制企业,同时潜心研究传统书籍的文化内涵,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一种名为龙鳞装的书籍装帧方式。

由于历史原因,龙鳞装的制作技艺几近失传,实物也只有《刊谬补缺切韵》等残片,尝试做出一个龙鳞装书籍的实物十分必要。笔者遍查古籍资料,反复揣摩试验,走遍大半个中国,经历无数失败,历时3年多,于2009年冬终于成功研发了龙鳞装手卷,并于2010年夏申请了发明专利。

龙鳞装手卷集龙鳞装便于检阅和大容量的优点与卷轴手卷含蓄内敛之美的特点于一身,以一张比书叶略宽的长条纸作卷底,然后将双面书字的书叶逐次粘在卷底纸上。其粘法为,除首叶为单面书字,全幅粘裱于卷底纸右端之外,其余书叶都是双面书字,每叶都只能将右边一定宽度的空白条处粘于卷底纸上。具体粘法是:在第二叶右边无字空条处施胶,粘于首叶粘贴条末尾,并与首叶的粘贴条并列对齐粘贴在卷底纸上;再将第二叶书叶向右掀开,以第三叶书叶右边空白条处涂胶相错粘于第二叶后边的卷底纸上;干后再将第三叶书叶向右翻开,依次粘第四叶、第五叶……直至粘完;最后以卷底纸右端轴棒为核心,从右向左卷起捆扎,一本龙鳞装手卷就完成了。龙鳞装手卷的结构如图1所示。

与卷轴装手卷相反,龙鳞装书籍是从左往右展开,从右往左卷合,而卷轴装手卷是从右往左展开,从左往右卷合。这是因为手卷有杆有轴,左轴右杆,而龙鳞装书籍没有杆和轴,所以,要将手卷的特点融入龙鳞装书籍中,就需要将杆和轴这两个重要元素融合进来,但是要将卷轴手卷的杆和轴对调,将展合方式相应变成“左杆右轴,从左往右展开,从右往左卷合”,这样才能适应书籍的“中式翻身”,便于向右翻页阅读。

龙鳞装手卷还汲取了线装书的一些优点。原来龙鳞装书籍的叶面是经过托裱的双面书写的单片叶面,比较呆板僵硬,宣纸或绢帛本身的轻柔飘逸尽失。线装书用宣纸印刷,由于宣纸薄且透墨,不宜双面印刷,故需要单面印刷之后,折成两面,称为“一叶”,将全部书的数叶排迭之后,将纸边糊起,定位穿孔才引线缝缀成册。龙鳞装手卷上,借鉴了线装书单面书写的筒子叶方式,充分体现出了宣纸本有的柔软飘逸的特点,同时翻阅方式也与线装书一样采用“中式翻身”。

因为龙鳞装手卷毕竟是“书”,因此扬弃了手卷的“隔水”,代之以传统书籍的扉页和牌记;取消了传统册页装和线装书的“赘页”,很好地解决了将这些移植到手卷上带来的过度繁庸的问题。

原来的龙鳞装书籍基于当时技术手段的局限,麟口部分是空白的。而龙鳞装手卷利用空白鳞口组织画面,将绘画手卷“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一气呵成”的特点融合进来,更具艺术美感。

运用现代技术创制古时神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古”文化,她应具有强大鲜活生命力以及时代适应性和指导性。尊古而不泥古,法古而不复旧。“龙鳞装手卷”的发明是法古创新之举,她不是单纯唐代龙鳞装书籍的复活,而是继承了唐代龙鳞装书籍的现代创新之作。因而在制作上,不拘泥“纯手工”,大量运用了现代科技。

在排版设计上,使用了PhotoShop等平面设计排版软件,将龙鳞装手卷特有的“立体”效果实现出来。首先,卷面的设计依据手卷“散点透视”原则,使展开的手卷首先呈现的是一幅画卷或者书名等装饰性元素;卷面制作完成后,龙鳞装手卷展开后呈现的画卷、逐叶翻阅后形成的另一幅画卷以及筒子叶正背的版面,使用统一的模板来排版,以实现排版设计的一次完成。

为了实现龙鳞装手卷的高质量印刷,笔者联合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出了宣纸数字水墨印刷设备和超长印刷软件,可以实现宣纸书画的无限长印刷,顺利解决了传统印刷的“版”块的限制,一卷即是一版。

龙鳞装手卷的印后加工,包括压痕、排序、折叠、涂浆、托裱、覆背、干燥、切边、接引首、接拖尾、接、粘夹口、镶边、装杆、装带、装轴、帖签、检查卷束等工序。对于压痕工序,笔者发明了自动数控间歇钢线模压痕机,整卷产品可实现连续标准压痕;压痕后紧接着使用机械手收叠排序,这个排序借助研发的程序软件来实现;涂浆工艺所使用的浆糊,是用现代淀粉变性技术制作的干性浆糊,变水裱为干裱;托裱和覆背工艺,使用笔者发明的桌面式圆压平复合机;运用碳纤维电热材料发明“离”式远红外书画干燥机来干燥手卷;切边使用的是笔者改装的可调式滚刀切边机;其他的工艺环节基本与传统手卷的工艺相似,不再赘述。

为实现龙鳞装手卷的生产,笔者还制定了整套的工艺技术流程和环境标准,使得龙鳞装手卷制作已经基本实现了产业化。

龙鳞装手卷对龙鳞装书籍、卷轴手卷、线装书等进行了有机地融合和再创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将对中国书籍装帧工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上一篇:轮转印刷机水润折页法之探究 下一篇:河南新华 全面启动绿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