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作品处理的一些原则

时间:2022-07-24 07:36:52

浅谈音乐作品处理的一些原则

音乐作为表演艺术无论是表演本身或者是所表达内容本质无非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被表演的作品;二是表演者;三是表演的途径。

确立艺术形象

下面先谈谈如何表演作品和表现作品的一些处理原则。当艺术家第一次打开将要演奏的作品乐谱的时候,首先要确立的是艺术形象,艺术形象越具体、越清晰,其音乐表现的目的性就越强,通过练习而达到的效果也就越好。

何谓艺术形象?就是通过音乐本身的素材(和声、旋律、结构等)来了解作曲家不同的音乐语言,从而达到作曲家所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语言而表达的内容,甚至是超越。音乐家为自己所指出的非常清晰、崇高、困难的目的,直接决定着作品的发展方向。抓住了作品的实质就是作曲家的精神得到了体现,原本决定于知识、情感、内在听觉或理解力的一切东西都变成了表演。反之,则是贫乏的片段,苍白的呐喊,软弱无力的挣扎,这一切,随着技术练习越加完善不但不会被掩饰反而越加苍白起来。所以说技术永远也不会脱离艺术形象而单独存在,目的(艺术形象)手段(技术)缺一不可。

速度的选择

如何选择正确的速度是音乐家们首先要碰到的问题之一。作曲家极为重视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方式,但却很难要求听众准确地辨别演奏方式是否正确,所以速度是最直观的感受之一。速度的选择有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之一:歌唱性。德国作曲家舒曼早在《对青年演奏家的忠告》一文中就提到:“把你演奏的一切都唱出来,都尽可能如歌地唱出来”。作曲家瓦格纳也曾说过:“如何从作品中发现乐趣,就是在每一小节中去找出旋律,并且把他们如歌般唱出来,这就是全部的秘密所在。”只有唱出来才可以客观地了解乐曲,才可以感受作品正确的速度,而使演奏符合音乐演奏永恒的原则之一“清晰”:清晰的旋律、清晰的和声、清晰的演奏方式、清晰的节奏等,这些本身就是艺术的美。

原则之二:速度的改变又要服从于一定的规律,无论哪种速度或者力度的逐渐变化都不可以在一句或是一小节的开端处,应稍稍延迟一些,最好是在小节的弱拍上开始。

原则之三:如何处理延长记号,一是减慢之后的延长记号相对容易一些,只要把延长记号后的几个音继续减慢就可以了;二是如果延长记号是突然来到的,那么就应该按照正常的速度来数拍子,只不过有时把延长记号时值增加罢了。

当然,音乐作为时代的产物同样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单独存在,社会在发展变化,音乐也在变化,速度更是明显的特征之一。仔细比较老一代大师和现代大师的录音不难发现,同样是贝多芬、莫扎特,在那个时代与现代有着很大的变化,速度相对快了不少,音乐的对比幅度与乐句之间的紧凑感更加明显,力度更加自由(当然现代音乐家总体的结构感比起前辈们仍有不少的差距),也许这一切是由于汽车、飞机、电脑、原子弹等现明使得现代人生活速度越来越快有关系吧。

节奏

人们常常把节奏的律动比作是身体的脉搏,健康的节奏原则之一是加速和减慢的组合,也就是作品中节奏变化的总和必须等于某一个常数,节奏的平均数必须是一个常数并且和基本的节拍时值相等。例如:我们经常所说的rubato(散板)在意大利语里面是“盗窃”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占用了时间而不把它迅速归还的话,那你就成了小偷;如果你先加快速度,那后面就必须减速,当然节奏机械化与无节奏的表演都是不好的。

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一切音乐语言最直接、深刻、本质的表达。旋律表达的方式千变万化: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流派,甚至演奏者不同的气质、性格、心态都会导致对旋律这种既主观又客观的事物截然不同的看法。没有任何人可以翔尽地说明这些原则,本文也只是大概地提出一些出自于多位著名音乐家的主张,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罢了。

原则之一:渐强(Gresc)。似乎更应当将这一原则放入力度范围之内,但必须明白的是,没有任何一个渐强是单独存在的,也就是说绝不仅仅是力度的变化,更多的是随着旋律走向的变化而变化的,很多时候渐强不是力量增加,而是声部的逐渐进入,只是听众误认为是加强罢了。作为音乐家绝对有必要仔细地分析到底是音乐中音势的走高,还是力度的增加,亦或是二者的统一。粗略地统计一下,在一部作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渐强,旋律线条音乐的走向、倾向、变化,虽然渐强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却是最常用的重要手段,甚至是无处不在的。处理渐强有这样的至理名言:“当看见Cresc时,首先应该稍稍地轻下来,再渐渐地强起来,这样会使之有更强的表现力。”处理渐强存在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1.长音(这种当然在弓弦乐器与管乐器中更加直观)。毋庸置疑,长音必须是有变化的,一般地说,无论是渐强还是渐弱所采取的方式都是千变万化的,例如:弓弦乐器可以采用加快弓速,增加弓压,或者揉弦使之具有崇高性;管乐器可以采用增加气量或者腹部颤动来使长音更加富有表现力,当然长音渐强的幅度最终取决于音乐家的修养和艺术趣味。

2.同音反复。在古典乐派当中作曲家基本不作标注,甚至是在浪漫晚期的作曲家也只是适当地标注,但是同音的反复必须作力度上的变化(渐强更为常用),已经是诸多演奏家、一流乐团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了。“毫无变化的同音反复是无法被容忍的,数量众多的同音反复而不作任何的力度变化是对听众忍耐力极限的挑战”(当然,除非乐曲本身的要求就是苍白、冷漠、毫无生机的)。

3.乐句中的渐强。大提琴演奏家卡萨尔斯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所有的音乐,所有的乐句,一般地说,就是一条或是一条又一条的彩虹,几乎所有的音乐都是如此,如果我们能把它分析出来那就找到门路了。”彩虹是起起落落的,是呈弧状的,此比喻清晰地说明了在乐句当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与走向。诚然,每条彩虹之间又各不相同。

原则之二:渐弱(piano)。渐弱是音乐的生命,渐弱有着双重作用,首先是使这个音符更加具有明确性,其次可以使其后的音符凸显出来。旋律是由无数音符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符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旋律有很多支柱音,就像房子的支柱一样,组建起了主旋律,而其他的音都是装饰,为了更加强调这些支柱音,仅有渐强是不够的,必须有渐弱才能共同对比出所有的关系。处理渐弱存在以下几种的不同情况:

1.乐句。通常在乐句的尾部都会有些渐弱。科学证明,同等强度分贝的音连续出现一段时间,就会使人烦躁,而音乐永远也不会使人烦躁的原因就在于,它总是在不断地渐弱,消失着,预示着更新的东西出现。

2.力度。为了使音乐达到更强的力度,甚至是力度的顶点,最重要的手段恰恰是渐弱。例如:国外一流的交响乐团,当听众感觉乐队的力度已经达到顶点的时候,他们却仍然可以继续更强,让听众得到最大的满足。所有的奥秘就在于,当乐队凑出连续的强音的时候,听众会被其吸引,有一个很短暂的听力空白时间,而这个时候乐团会悄悄地、不被人察觉地作渐弱处理,以便于再次渐强。换句话说,不是乐器或乐队永远地强奏,而是永远连续着的渐强渐弱罢了。

3.重复音与装饰音。当一个音符要重复时,第二个音符听得清楚是重要的环节,只有第一个音符的音尾有一个渐弱,才可以使第二个音符具有重要的意义。旋律中的音符长短不同,通常把时值单位小的音符称之为装饰音,在大的音符中作渐弱,可以使小的装饰音更加清楚地被听众听见,当听众可以听见这些小的音符的时候,就会产生听觉审美的重要原则之一——清晰感。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永远处于变化当中。一句古谚语说得好“音乐一旦被谱面化时,就离死亡不远了”,所以,艺术作品永远是未完成的,它只能是无限度的。

我们生活在枯燥的事实和技术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音乐家成为技术的傀儡,准确机械的节奏、唯一的处理方式、单调的快速、毫无规律的律动,都是导致音乐死亡的加速剂,根本无法揭示音乐的本质。

没有一个作曲家能够在乐谱中标明音乐的全部细节,也没有一种符号可以使演奏家对同一部作品的每次演奏都有一致的解释,而实际上作曲家大多都允许他人按照与自己想象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甚至很多音乐家承认这样处理比自己当初的意图要深刻有意义得多。

诚然,之上所述的点滴的艺术处理的规律也只是沧海一粟,为有志于音乐演奏的学生们把死的谱面变为活的音乐作了稍稍的提示罢了。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上一篇: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下一篇:优化初中英语写作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