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及对策

时间:2022-07-24 05:23:05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及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压力和应对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对我院18名心血管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压力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针对原因的应对对策。结果:问卷调查的出的结果中,汉密顿生活满意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21-02 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高、抢救多、责任大和病情较重,这很容易让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产生紧张和疲劳的心理压力。而长期的高难度工作压力会让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疲惫感,很容易对护理的工作质量造成影响。本文对我院的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心血管内科的18名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年龄在17-4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7岁的范围内,护理年龄处在1年到27年内,平均的护理年龄是7.3年,其中中专学历的有2人,大专占了14人,本科占了2人,其中护士有9人,护师有8人,而主管护师有1人。

1.2方法

在设计问卷调查的问题时,问卷的内容应该要把心血管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层面作为问卷的重点内容,从而针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制定相应的对策。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找出护理人员产生压力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提高防护的质量和医疗安全。

1.3统计学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采用SPSS 13.0软件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所得出的资料采用百分数和具体数值做出表示,用t检验,其中P

2.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细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情况进行了记录,然后在调整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后,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调整前后做出了相对的比对分析,详细情况见压力调整前后表1.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在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行调整之后,护理人员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情况稳定。

表1压力调整前后的相关信息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HAMD HAMA HAMD HAMA心血管科 18 17. 21±1. 24 16. 12±1. 80 10. 52±1. 47 10. 07±1. 36对照组 18 17. 47±1. 36 16. 88±1. 25 12. 35±2. 47 15. 02±1. 82T 2. 537 1. 047 1. 582 2. 047P

3.讨论

3.1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内科的患者较多,而且病情都较重,患者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几乎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治疗时反应十分的慢,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的疾病救治。护理人员在工作方面需要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维护和应用保养好仪器,比如心电监护仪和微量泵等。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十分的劳累和繁琐,还需要经常值夜班,如果遇到了紧急的情况,需要随叫随到,护理的相关工作可预测和可控制的程度较为低。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如果没有处理好,那么很容易引发心跳骤停和突发呼吸的情况[1]。同时,患者或者是家属会因为患者在医疗中被疼痛所折磨而对护理人员无理指责。患者的死亡现象、昏迷、濒死和危急的现象都会对护理人员产生巨大地心理压力。各种仪器比如除颤仪、吸痰器、呼吸机和监护器的报警声都会导致环境变得紧张,紧张的工作环境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出现焦虑、伴发紧张和心理紧张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2]。根据研究表明,职业的紧张感会影响到人的智力活动和情感状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感情受到伤害、威胁和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会导致护理人员被困于精神困境之中。

3.2合理对策

要建立起和谐的工作环境,医患之间就要加强沟通,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想患者和其家属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介绍,同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告知家属效果预测和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另外,还要把医院的规章制度介绍给患者,保证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与患者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如果患者有语言这方面的障碍,则可以用图片、沟通卡等方式进行沟通,医患的和谐关系,可以可以缓解护理人员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减轻压力,比如说可以参加一些活动、有效的与别人沟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即使和同事或者领导沟通,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还可以请求心理医生帮助调节情绪,在工作时积极乐观应对工作,放松精神[3]。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这也导致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会一直处在超负荷的状态,身心疲惫,这会让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逐渐堆积起来,所以医院的管理层应要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良好比例,以减轻护理人员在工作之中的压力。当然,单靠团队合作和学习能力是不够的,医院管理层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也要加强,使护理人员具备比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在应对工作时能得心应手。护理人员应该学习伦理知识和科学知识,使自身的基本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很好的将它转换为处理问题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快乐学习和工作的工作气氛。

参考文献

[1]陈学琴.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9(01):63-64.

[2]谢绍菊.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J].中外医疗,2012,03(21):152-153.

[4]严葵婵.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压力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09(20):124-125.

上一篇:浅析人为本护理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手足皮肤撕脱伤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