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演奏的技巧

时间:2022-07-24 03:41:35

浅析音乐演奏的技巧

【摘 要】作为演奏技巧的基础,演奏技巧的感知对于提高演奏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演奏者对演奏技巧的感知不仅需要演奏者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训练中帮助自己建立良好演奏习惯,还需要演奏者自己尝试科学的训练方法,利用已有的先进经验,帮助自己提高演奏技巧水平。

【关键词】音乐演奏;演奏技巧;动作感知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00-02

众所周知,演奏者对音乐技巧的感知是其具备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的唯一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对音乐演奏的感知呢?实际上,音乐演奏的感觉是一种反映,它是演奏者面对自己的乐器、乐器发出的声音和自己的身体在演奏时进行的肌肉活动的反应。而所谓“演奏知觉”,就是人们对于这三部分的整体认识。不难看出,感觉为知觉的前提,演奏知觉实际上就是演奏感觉的一种升华。不过,并不能认为知觉就是简单的感觉相加,它是一种新鲜的认知,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而日常的演练实际上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将自己无法想到的因素提升到自己的意识里,这将为演奏者提供非常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其演奏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掌握良好的演奏知觉是演奏技巧的不二法门。

一、演奏动作知觉的特点

正如前文所言,演奏知觉就像一栋由很多知觉搭建起来的大楼。但是这栋大楼的搭建并不容易,期间有着非常多的困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怎样帮助演奏者具备动作知觉。那么,什么是动作知觉呢?动作知觉并非单一知觉,它需要人的各种感觉共同构建。它不仅仅包括演奏器官本身的感觉,还包括人们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这样一种知觉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各种各样的感觉在大脑中建立条件性的暂时联系的过程,而联系本身的水平直接对人们的演奏水平产生影响。音乐演奏和日常工作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劳动结果就是实实在在的物体,人们并不需要在乎完成的过程。但是音乐演奏者却不是这样的,对于他们而言,他们的演奏过程实际上就是演奏的结果。换言之,他们的主体和客体彼此之间是相互统一的,这就意味着演奏者必须要在自己的大脑中确定非常坚定清楚的动作知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完成演奏过程,进而实现演奏结果。

人的视觉、听觉以及其他各种感官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分工。视觉可以告诉演奏者乐谱究竟是什么,演奏技巧的具体动作轨迹是什么;听觉则能让演奏者感知到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音质;触觉则可以使演奏者对音乐产生皮肤触感。和这些多姿多彩的感官不一样的是,动作知觉实际上是内部的知觉,它重视的是演奏者演奏时整个肌体的运动感觉。这种感觉的存在与完善,需要漫长的成长过程。外部知觉能够帮助演奏者很好地认识演奏技巧的动作形式,这对于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基于这样的模仿,经过联系,人们渐渐使自己的内部知觉与这些动作建立联系,进而将其影响强化,使演奏者形成强烈的动作知觉,利用这个知觉进行演奏活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演奏技巧了。

二、提高演奏技巧的方法

(一)发挥演奏者的能动性以及知觉的主动性

演练一方面是对演奏者的肌肉进行动作上的演习,另一方面也是对演奏者的心智进行练习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演奏的时候,演奏者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对技巧动作很好地掌握实际上并不难,它并不需要人发挥自己太大的作用。可需要注意的是,演奏者在进行日常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在大脑的控制下进行练习,避免出现盲目练习。练习的关键和前提是明白练习针对的知觉对象究竟是谁,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演奏者在练习时才可以将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有意强调,使大脑处于高效运转的状态中,进而帮助演奏者产生正确的演奏知觉。比如当大家在聆听一段音乐时,首先被人们感受到的是整体氛围,而并非乐器的声音和表现。但是如果听众想要对不同的乐器声音进行区别的时候,还是可以比较轻松地听出不同的乐器声音的,所以一旦听众专心听某一件乐器的声音时,其他的声音反而变成了一种背景。这也就证明了,人的意识能够使自己的知觉变得主动,这种主动和人们自己的目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能够将演奏当作一个知觉内容,也可以将某一种感官当做知觉内容。尽管大多数状态下,人们的听觉和视觉才是重头戏,但是因为人的意识作用强大,它可以帮助主体做到“听不到,看不见”,使其他的知觉变得更加突出。

(二)分解法

拿到一个新的演奏乐谱时,演奏者常常会感受到下面这些棘手的问题:1.乐谱不够熟悉(视觉);2.曲调不够熟悉(听觉);3.演奏动作陌生(触觉)。这些棘手问题会使演奏技巧形成的难度变大。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只能专注于某一个陌生的动作,当这种动作变多后,人的注意力是难以应对的。所以将这些问题分开解决,能够降低难度,使演奏练习更有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分解法,就是将很多动作构成的复杂动作分解为一个个的基本动作,演奏者可以先对每一个简单动作进行练习,之后再将它们拼接起来,逐渐形成熟练的演奏技巧。

尽管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并不少见,但是将形成动作知觉作为练习目标的方法应用还是比较有限的。这种方法并不要求演奏者进行长时间的练习,它要求演奏者将练习分成不同的小部分,每一次练习的时间都不宜太长,这样才可以使肌肉的动作感觉有了在人的大脑中发芽的机会,对动作知觉产生基础性作用。

(三)限制法

所谓限制法,就是有意识地将人的听觉和视觉对动作的控制进行限制,强调肌肉内部感觉。这种方法要求演奏者在进行练习的时候,可以尝试无声练习法。现在国内的民族打击乐练习已经很普遍地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日常演奏练习了。

此外,这里所说的“限制”还包括对演奏者本身的情感和情绪进行限制,避免太多的情感掺加到演奏中。音乐是一种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所以对其进行练习的时候,演奏者很容易因为它而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对于音乐表现而言,这种情感上的体验和音乐联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是如果演奏者本身的技巧还并不熟练,这些情感反而会成为技巧形成的影响因素。因此,演奏练习的起步应该从机械式的动作训练开始,当技巧已经形成后,演奏者才能进行艺术表现力上的考虑和练习,这两部分的内容是不能同步进行的。

演奏技巧的形成同样应该摆脱人们在进行演奏练习时对视觉的依赖,这对于提高人们对肌肉的感知,使演奏技巧更加熟练、和谐有重要意义。

三、小结

提高音乐技巧可以采用的方法还有很多种,用对知觉训练的观念能够使演奏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演奏主动意识,既掌握好音乐的理想声音效果,也弄清楚怎样产生这样的声音。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水平,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连.论音乐演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力[J].科学之友,2010,(06):159.

[2]闫昊.谈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作品内容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153.

[3]周燕.音乐演奏技巧刍议[J].青年文学家,2005,(08):35.

[4]卡尔・弗莱什.小提琴演奏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辛旦春加(1978-),男,藏族,甘肃天祝人,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剧团四级演员,主要从事民族歌舞演唱。

上一篇:二胡提琴移植曲目演奏简析 下一篇:戏剧舞台的化妆造型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