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7-24 02:03:08

在反思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而且考试成绩常常很不理想,尤其是学生进入高三以后,由于学业繁重,语文又常常是很多学生选择放弃的第一个科目,语文课的前途堪忧!究其根本原因,是无效的课堂教学造成的!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而没有收到他们认为应有的“效益”,所以,久而久之,学生干脆不学了。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我们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课改的作用下,教师的定位由原来的传授知识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和探究。教师已不是传统的教学控制者、支配者,而是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参与者。为此,教师就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欲望。学生有了强大的学习欲望,就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教师要会适时生成。当课堂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新的情况时,教师就不能一厢情愿地强行执行原先设计,而应引导学生去探究,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存在的问题时,就应及时灵活调整教学方向,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获得精采生成,以激发学生新的学习热情,更主动积极地去探究文本。

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个性化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要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教师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语文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特别要删掉学生和教师都十分生厌的文章,要增加教师与学生都十分喜欢的文章,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把师生都喜欢的课文利用到极致,这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益的一个好思路。教师要善于从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序列、写作教学系列。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

上一篇:通信工程施工应与城市建设相协调 下一篇:浅谈小学高段的作文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