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音乐学院科研成果十年回眸

时间:2022-07-24 12:12:42

武汉音乐学院科研成果十年回眸

摘 要:文章回顾了武汉音乐学院建院60年的科研历史,从成果数量、成果分类、作者群、科研项目等方面对武汉音乐学院的科研进行了量化分析与总结。据不完全统计,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600余项。而从数量来看,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1997年前后至今约15年的时间段内。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科研成果;成果数量、成果分类、作者群、科研项目;统计;回眸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13

执笔者简介:陈 明(1969~),男,文学硕士,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科研处处长(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8-24

据不完全统计,我院自1953来以来,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600余项。从数量来看,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1997年前后至今约15年的时间段内。以下对我院“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科研统计数据进行抽样分析。

一、关于成果数量

近十年来,我院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300余项。具体每年度的成果量如下图所示:

图表1 2001-2010年,每年度的成果数量示意图

上图清晰地显示科研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01年至04年,走势平稳。每年度的科研产出保持平均值130件左右。

第二,04年至06年呈下降趋势。04年和06年是我院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2004年,我院接受教育部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全院教职工全力投入到“迎评”工作;2006年,老校区向新校区搬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两年来科研持续走低。

第三,07年急剧反弹,飙升至峰值。07年是历年出版文集最多的年份,共出版10册。其中最大的契机是学院应申博之需而出版的“学科建设丛书”系列。该系列共6册,由遴选出的彭志敏教授、蔡际洲教授和田可文教授等三位学科带头人的个人文集和主编文集构成,包括代表作曲技术理论方向的《20世纪音乐分析文集》(彭志敏)和《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文集》(彭志敏);代表民族音乐学方向的《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蔡际洲)和《民族音乐学文集》(蔡际洲);代表音乐史学方向的《中国音乐史学文集》(田可文)和《音乐历史观与研究模式的求证》(田可文)。同年,作曲系还编撰出版了《电子音乐创作与研究文集》,收录了大量该领域的文章。各种文集的集结出版使本年度科研成果总量急剧走高。

第四,08年之后又趋于稳定,但总体均低于前四年稳定期的平均值。07年前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上泛滥一批“职称刊物”乃至非法刊物,这种学术失范现象也波及到了我院相当一部分年青教师。虽然科研管理部门及时公告提醒了广大教师,但“中枪”的仍不在少数。此类“成果”一律不在统计之列,但老师们却失去了一次正常发稿的机会,因而影响到全院的成果量。

二、关于成果分类

我院科研成果的形式主要是论文和教材(包括曲集),其次是专著和文集。在1300余件科研成果中,论文达1027项,占比78%;教材或曲集达134件,占比10%。具体见下图所示。

在所有论文成果中,发表在学术性或非学术性期刊上的文章有899篇,其它128篇为各类文集或学术会议发表。在期刊中,涉及的刊物达188种;在文集中,涉及的出版社有28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大学对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来看,我院论文类成果在权威核心期刊和一般性期刊的文章分别为469篇和430篇,二者基本上平分秋色。

要特别提及的是,作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的我院学报《黄钟》,在10年内共计刊载我院教师文章322篇(平均每期有8篇左右),占比69%。由此,《黄钟》为我院学术生产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可以略见一斑。除此之外,我院成果在国内其它音乐类权威核心期刊的发文量比照如下。

从宽泛的学科属性看,所有成果大致可以分属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理论(含教育)、表演理论以及社科等“大四类”。它们分别所占有的成果量为288项(总比23%)、575项(总比46%)、310项(总比25%)、70项(总比6%)。

三、关于作者群

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积极的因素莫过于“人”。同样,在我院办学历程中,也不乏学养深厚、著述等身的一代代学人。但由于时处上世纪50年代前后,百废待兴,出版业、期刊业均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以至于那个阶段真正公开发表的成果并不多,多以油印本或内部资料留存。60至70年代,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很多本具有真知灼见的学者无奈辍笔,形成了人生学术历程中一段空档期。如在民族音乐学领域,现已80高龄的刘正维教授,自1962年在《音乐研究》上发表《楚剧的迓腔》以来,迄今为止共取得各项成果166项。但遗憾的是老先生在1962年至1981年之间却有一段将近20年的科研空档(当然也有较为丰富的创作成果)。又如史新民老教授目前为止共取得各项成果74项,。但自1963年在湖北艺术学院学报上发表《刘天华先生的生平与作品》以来,直到1983年才有《扩大知识领域 培养创造能力》面世。中间形成20年学术空档。

1953年秋,值全国音乐院系大调整,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简称“华南文艺学院”)音乐部合并到武昌,成立“中南音专”。杨匡民老先生“随军迁徙”。除了教授民歌外,还要筹建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当时,学校抽出几个专科生同民歌手一起合组一个“民研班”,由杨匡民先生负责个别培养,将来成为“教学科研两不误”的教师。为了带好这批学生,鼓励他们经常下乡采风,老先生1953年撰写了《怎样记录民歌》在《长江歌声》连载发表。后又在小型会议上发表《关于民歌填词的问题》以及又油印内部教材《湖北民歌介绍》与《湖北民歌的结构》。杨匡民老先生的这批成果均是于1953年面世,与“中南音专”同岁。

作为音乐学理论领域承前启后的学术传人,今天的音乐学系已逐步形成了各专业方向的学术群体。当然,从该群体的年龄结构来看,多为中青年或中年以上,而青年一代似乎仍需格外努力。

图1 音乐学学科教师部分成果

在作曲技术理论研究领域,有一批独步千古的老人。如孟文涛教授、童忠良教授等等。孟先生以1937年为起点(见《成败集》)开始“投笔从文”(目前可查的是1944年发表于《时事新报》的《观舞蹈会》),一生共发表各类文章182篇。上世纪90年代是孟老的学术鼎盛期,共有109篇文章面世,占到终身成果的60%以上。孟老的这种学术奇迹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千禧年后,孟老又陆续发表29篇力作。孟先生在文艺批评和音乐评论方面可谓目光犀利,其《一本必须评判的外国曲式学教程》——初评[匈]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论文类)三等奖(我院同时获奖的还有谢功成、马国华教授《论同宫场》;丁承运教授《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童忠良教授的研究视野则横跨作曲技术理论和乐律学等其它领域。童先生非常潜心于研究音乐的“数论”逻辑,首次提出和建立和声功能网的理论体系。2004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对称乐学论集》,并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著作类)二等奖(我院同时获奖的还有刘正维教授《20世纪戏曲音乐多角度研究》;郑英烈教授《序列音乐写作基础》)最近,刘永平教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视唱练耳》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十二五”高等教育本科部级规划教材,这是我院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的重要标志。

图2 作曲学科教师部分成果

同样,今天的作曲系也形成了各学科的学术团队。从年龄结构看,这个以70后为主的年青的群体正在成长,正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四、关于科研项目

近年来,我院共取得各级纵向科研项目86项。其中部级项目8项(教师们所承担的子项目尚未列入)。包括彭志敏教授《20世纪作曲技术发展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刘永平教授《西方现当代音乐复调技术理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刘正维教授《20世纪戏曲音乐发展的多视角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戏曲作曲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孙晓辉教授的《隋唐五代礼乐制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等;省部级或省厅级项目76项。包括刘正维教授《湖北民间音乐研究》、汪申申教授《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文献综录》、孙晓辉教授《唐宋词调研究》(教育部首批后期资助项目)等;湖北省优秀中青年团队项目2项。包括李幼平教授《长江领域音乐文物研究与开发-湖北音乐文物研究与开发》和刘健教授《新媒体艺术——人机交互、音画互动的艺术语言》。此外,获准建立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流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以上科研项目共获得科研资助经费约130万元。

在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中,理论方向、表演方向与社科类在立项数量方面的比例分别为43项、18项、25项,获得经费资助分别为99.3万元、11.6万元、18.5万元。从数据来看,理论方向在科研方面凸显强势和优势。当然同时也显示出表演方向在科研领域的“先天不足”。为扶持表演和社科方向的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的科研生产齐头并进,科研处以院级课题的形式对这两个方向进行培育。10年间共四批院级科研项目(根据全院教师总体科研状态的现实考虑,平均每两年征集一批),投入经费40万元,重点向表演和社科方向倾斜。具体比例见下表。

表1:院级课题中各学科方向所占比例

通过院级课题的补充,有效地激活了表演、社科领域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五、结语

60年光景,于人生而言,曰花甲之年。于办学兴教,却依旧年轻。当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整理和汇编60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时,犹如打开了一个60年记忆的函封。我们怎么也不能忘记那些曾经在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筚路蓝缕、独步千古的故人和老人。没有他们的艰难跋涉,就没有今天的一马平川;没有昔日的邦家之光,就没有今天的繁星满天。同时,毫无疑问的是,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会浸润历史的印迹,都受时代的局限,对音乐艺术理论的探讨也概莫能外。而惟一亘古不变的是顺应时代的求索精神,是一往情深的学术追求,是薪火相传的学人之道。所以,我们景仰拓荒者,是为了激励后来人;我们点燃过去,是为了照亮未来。

祝愿我院的科研事业更上层楼!

Review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Recent Ten Years

CHEN Ming

Abstract: 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60 years of research history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summarized wi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on the aspects of achievements numbers, classify of achievements, group of autho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there were total more than 2600 resul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ost of them concentrated in 15 years from 1997 up to nowadays.

Key Words: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mount of achievements; classify of achievements; group of autho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statistics; look back

上一篇:敢为人先 任重道远 下一篇:艺术联姻科技 传统结合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