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级班留学生汉语听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时间:2022-07-23 10:36:37

对初级班留学生汉语听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摘要: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作为语言教师,都有可能从事试卷的设计和命题工作。有关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知识,是每一个语言教师都应该掌握的。尤其是成绩考试和诊断性考试。本文就初级阶段留学生听力诊断性考试入手,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级 留学生 听力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0

语言测试

测试是教育评估的主要手段,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我国是最早建立考试制度的国家,现代考试发展最为迅速的是语言测试。我国语言测试也在继承传统测试的有点并汲取国外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对外汉语教学界与1984年开始研制汉语水平考试(HSK),与1985年完成第一套试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HSK已发展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考试。

1.什么事语言测试

语言测试是根据一定的评估目的,以抽样方式通过有限试题来诱导受试者的言语行为,然后借助于定量描述来推断受试者掌握的该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这说明测试的任务在于如何诱导出体现受试者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言语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量化和说明解释。

2.影响测量的因素

(1)间接性。由命题刺激,使掌握了某种语言规则或语言结构的受试者能立即按规则把结构使用出来,而没有掌握这种规则的人则使用不出来。而命题也是最难得一点。

(2)片面性。语言测试的目的是要全面了解受试者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但实际上不可能把他所掌握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全部考一遍,只能采用抽样的方式。

(3)主观性。测试的全过程都是由有关人员操作的,特别是评分很容易受到评卷人的不同认识和主观好恶影响。

(4)偶然性。测试的命题,受试者的临场发挥以及评卷等过程中总有一些偶然性因素,使具有相同语言能力的人言语表现出现了差异,不能得到准确评估,例如,命题不合理,受试者身体欠佳等。

3.语言测试的作用

(1)评估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测试是第二语言教学四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试,不仅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目的语知识和能力的情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老师们也可以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弥补和改进。

(2)评估人材,提供用人的重要依据。学校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分配奖学金,社会可以通过测试成绩评定选拔人才。

(3)是语言教学研究和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进行语言教学或语言方面的实验研究,需要对实验结果特别是被试语言水平及其变化进行测量。

(4)推广母语教学,扩大母语影响。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各国都不遗余力的在全世界推广自己的语言,促进更多的外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

考试卷分析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留学生期末考试试卷是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听力的诊断性测试,是属于客观性的测试。

在这套题目中,表面效度不是很理想,除了测试了旨在测量的东西外,有些题较偏,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来说较难,如第三题中9――13,15,20题出现了较难的生僻词语,有些太过书面语如“迟疑”,有些太过口语如“才怪”都是留学生在初级阶段没有学过的,所以造成第三题整个后半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对话内容;

而整片试卷中的内容效度较好,测试了改考察的,且反应了测试的要求,内容的代表性,准确度,以及覆盖面都很好,如第一题中主要考核学生对拼音的听辨能力,区分一些容易出现错误的音,第二题,则是拼音的听写,看学生是否能正确书写拼音,第三题则是考察学生从对话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何从听力内容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并判断,第四题这是根据短文内容获得信息,同样考察信息获取能力;

在结构效度中,考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们做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的预测。

在信度及区分性方面,如图

1.测试成绩评析

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情况良好,能有效的听辨语音中易出错的音,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良好,基本技能掌握较好,对拼音的听写不是很规范,出现错误较多,说明学生对拼音拼写规范掌握不够,其次,在获取信息题目中,除较为偏难的题目外其他掌握良好,但对个别信息掌握不全,获取遗漏,获取错误。

2.教学建议

在巩固基础语音听辨能力的基础上,对拼音、汉字的听写也要加强,对学生拼音的书写规范以及获取信息后汉字或是拼音的书写要加强;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对信息获取的能力,如猜测法,用猜测法猜测题目要求的内容,猜测不认识的生词等。例如在第三题12题中,“坎坷”的意思是什么?在题目中有“顺利”那么根据对话内容则是与“顺利”相反的意思,为C,不顺利的事儿。

在听力教学中不仅要听懂语音辨析,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日常交际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才能与人很好的沟通,这是在日后更要给学生培养的能力。

上一篇:物理教学点滴谈 下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