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时间:2022-07-23 10:29:01

“红色文化是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大力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龙岩市是基于何种考虑以红色文化作为育人途径?红色文化是如何被纳入到课程和教材体系中的?又如何与本土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带着这些疑问,2017年4月,我们走进龙岩市教育局,采访了主管德育的林小洪副局长。

中国德育:近年来,龙岩市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打造红色文化特色德育品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们好奇的是,龙岩市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将红色文化作为育人的途径?

林小洪:我经常说:文化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发展人、成就人。红色文化作为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动力,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龙岩地处闽西,是全著名的革命老区。作为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闽西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在此召开过影响深远的“古田会议”,具有天然的红色文化优势。2014年10月31日,在“新古田会议”上指出: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问题倒逼出路,革新解决难题。选择将红色文化作为育人途径,源于我们龙岩地区的德育困境。龙岩地区的德育问题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长、老师欠缺理论,缺少学习;另一方面是学校德育做得不深不透,没有主线,不成系统。所以我们提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龙岩故事”,将红色文化作为整个龙岩地区德育工作的一条主线。通过学习红色文化理论,解决教育者理论匮乏的问题;通过红色文化教育这根主线,将德育的课程、教材、活动等串联起来。

中国德育:红色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龙岩不可能覆盖全部内容,那么,龙岩红色文化主要包括哪些核心内涵?

林小洪: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文化资源记载着中国近现代历虫的变迁,真实再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红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我们龙岩要怎么挖掘、怎么运用?其实想一想,自家山头都是宝,龙岩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像“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为核心的古田会议精神、“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老区革命精神、“干革命走前头、搞建设争上游”的苏区创业精神和“依靠群众,求真务实”的才溪调查精神。这些红色精神资源典型具体、感染力强,是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载体和重要动力。

中国德育:内容确定后,重要的是如何落地。请问龙岩市是如何将红色文化纳入到课程和教材体系的?

林小洪:教育理想即使再丰满,如果不脚踏实地去推进,那现实肯定很骨感。方向有了,目标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步步落实。学校是重要的育人场所,课程是重要的载体,我们将红色文化纳入到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如编写《风展红旗如画》《红土地》《红土书香科教乐园》等地方教材,增强青少年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正能量,使红土更红、老区精神薪火相传。上杭一中、长汀一中等不少中小学校自编了《上杭苏区永流芳》《客家美德故事》等校本教材,以全新视角诠释闽西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揭示了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之处,实现了红色资源、教材资源到教学资源的有机转化。

中国德育: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学生思想血脉中,不仅要立足于“教室小课堂”,更要向“社会大课堂”延伸,请您谈谈龙岩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

林小洪:红色文化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需要学生的主动体验、融入。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过程中,我们开展“圆梦蒲公英”“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系列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有太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以古田会议会址、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依托,组织中小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做红色小导游等活动,在校外“社会大课堂”活动体验中启迪着学生为人处世的智慧。

为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闽西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我们还坚持与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联合开展了走进博物馆“红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小学新生到博物馆参加“红PPT”“与馆长面对面”,以此开展入学教育、团队活动等。

我们还利用清明、“六一” “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三爱”教育,如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组织部分学生去烈士陵园参加祭扫、敬献花篮,缅怀英烈。

中国德育:当前社会相对浮躁,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红色文化育人又是一项见效相对较慢的工程,针对这种情况,在评价机制方面,龙岩市有怎样的思路?

林小洪:我一直强调,要真正使红色文化教育取得实效,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唯分数论的状况。我们要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历经探索过程,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学习方法。同时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让学生受到各种德育熏陶。因此,我们长期开展入团入队、成人礼仪式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教育。

中国德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红色文化教育中,拥有一支立场坚定、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请您谈谈龙岩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

林小洪:每个老师都是孩子的成长榜样。推广红色文化,我们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这个方面,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奖励优秀教师,二是惩治无德老师。

在奖励方面,我们定期评选龙岩“杰出人民教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优秀教师先进典型,选出一批师德模范。在惩治方面,我们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教师工作松弛,职业倦怠,治学不严谨,教学平庸、散漫、懒惰、拖拉,等等问题。

我们尤其看重班主任的重要职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龙岩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了《龙岩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实施办法》。

我们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建立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三个层次有机衔接的班主任培训体系。鼓励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做好班主任。

上一篇:仇振霖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下一篇:新商业模式下的营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