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润泽童心的绿洲

时间:2022-10-19 03:29:25

建造润泽童心的绿洲

“童心”是“孩子气,儿童般的心情”,是“真心”。“童心教育”是立足儿童实际,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其核心是本真、快乐、阳光、成长。2010年以创建龙岩市特色示范学校为契机,福建省龙岩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龙岩附小”)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再思考,确立“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自然的生命状态,创设富有爱心童趣自由和谐的育人情境”的办学理念。回归儿童本真,建设“童心教育”特色学校。

一、多彩活动点亮童心

从2008年以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小目标、促成长”主题活动,开展“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同学、家长、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根据自身不足量身定制小目标。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引领童心,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努力实现目标。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学校近年来开展的“假日小队”“劳动妈妈”等活动,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孩子葆有持久的向上力量。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如“一年级入队仪式”让学生倍感骄傲,四年级的“十岁成长礼”催人奋进,六年级“毕业典礼”让学生懂得感恩。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十岁成长礼”就有特别的意义。十岁是第一个两位数年龄,是学生从儿童到少年的转折时期,正处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关键时刻。基于以上考虑,学校设计了四年级“十岁成长礼”活动,让孩子在准备及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回顾成长,学会感恩;展望未来,立下志向。

在充分挖掘学校师资力量的前提下,龙岩附小引进社会力量办社团。目前,全校建立了三十多个社团,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学校中加入感兴趣的社团活动。龙岩附小是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有管乐队、童声合唱团、舞蹈队等各种兴趣小组。学校搭建“童心舞台”,每天上学、放学时间都有精彩纷呈的演出;学校打造“童心生物园”,园子里生机盎然,瓜果飘香。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点亮了宝贵的童心。

二、高效课堂发展童心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教师永恒的主题。学校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优良传统,通过“愉快教育”“课本剧”“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等打造高效课堂。

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释放童心、发展童心。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引进“互联网+”思维,鼓励教师利用“蜂窝行动”“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上教研,学校还积极筹措资金,建设智慧校园,引导教师全员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教师改变备课模式,在集体备课中提升能力,且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参加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二十多位老师的课被评为部、省、市级优课;参加福建省“三优联评”活动,十多位老师的录像课、微课等作品获得省级奖。

学校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建立学生网上成长记录,开发“童心”校本课程,开展各种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等等。

三、心理辅导呵护童心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在成长过程中,学生的压力要得到释放,困惑要得到解答,委屈要得到申述,痛苦要有人分担,快乐要能够与人分享。龙岩附小是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是福建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学校建设高标准的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箱庭室、宣泄室一应俱全,配备多名心理健康专任教师,自编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创办心理健康小报,设立校园心理信箱。学校还筛查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自编教材开展“青春期”教育,对“特殊生”转化进行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两个重要特色。

一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如“二孩的烦恼”“绰号是颗怪味豆”“对不起、妈妈”“告别拖延症”等心理剧,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心理剧将这些问题呈现出来,引起学生讨论和关注,引发学生深入反思。学校每年开展心理剧专场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号召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学校请心育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团体辅导,勉励教师用心理健康理论指导班级、少先队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快乐阅读涵养童心

阅读使人修身养性,只有让读书与养心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乐在其中。龙岩附小结合学生阅读实际,高标准建设图书馆。图书馆内设立两个分属中低年级和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室,图书分别陈列在阅读教室内,方便学生阅读及开展阅读活动。

班级图书角是学校图书馆的延伸。学校语文组研究制定了小学生必读的两百多种书目,这些必读书进入六个年级的班级图书角。

学校还开展“快乐悦读 涵养童心”的系列读书实践活动。如进行绘本阅读、童话寓言阅读、诗词歌赋阅读等微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开展每月师生、亲子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分年级诵读经典、诗歌,探索由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模式等。在浓烈的阅读环境中,带动学生进行积累基础知识、扩大篇章的阅读,从而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籍中汲取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文涵养,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

闽西是革命老区,学校图书馆特意配备许多红色文化书籍。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了解家乡、了解老区、了解历史”“读讲八闽开国将军故事”等活动,学校校园里萦绕着“红土书香”的良好氛围。

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们养成喜爱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习惯。他们不仅感受了阅读的巨大乐趣,积累了大量知识,而且提升了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丰富了精神生活,真正涵养了童心。

五、校园文化润泽童心

作为福建省“校园文化艺术先进单位”,龙岩附小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的学校。学校设计了雄鹰展翅艺术造型的校徽,创作出活泼动听的校歌《在这童心飞扬的世界里》。而在校园环境的营造上,学校更是别具匠心。

学校位于登高山下,校园花草树木生机盎然,“童智园”“童真园”“童趣园”“童雅园”优美怡人。校园里五颗茂密的大榕树,喷水池里的潺潺流水,校门广场上二十吨重的九龙壁玉石,走廊上的唐诗宋词、名人名言、童话绘本、中国传统美德小故事,转角处的温馨提示牌,都让颗颗“童心”流连忘返。流淌着音符的音乐室、灵动的舞蹈室、多彩的美术室、有趣的实验室、生机盎然的生物园、热闹的电脑室、安静的心理小屋、沸腾的操场,总是繁忙的多功能阶梯教室,敞开怀抱欢迎“童心”参与。

学校为师生提供了大量展现自我的舞台。红领巾电视台、校门口LED屏、才艺展示台、画廊、表扬栏、班级后墙都时刻吸引“童心”的眼球。张贴在走廊、栏杆、立柱上的三百多张学生校园手绘插画,把德育、美育有机融合,装点美丽的校园。丰富的校园社团、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出鲜活、灵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生上学、放学都会经过的校园空旷地带,学校投资三十万元搭建了“童心舞台”。每天上午上课前、下午放学后,“童心舞台”会有二十分钟演出,节目来源于学生自荐、班级社团推荐,内容包括课文朗读、故事、快板、相声,舞蹈、声乐、器乐等,观众都是路过的师生。“童心舞台”成为我校一道亮丽风景,以独特的方式滋养着学生们的心灵。

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和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龙岩附小“童心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就是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次序,把属于儿童的生活、童年的幸福还给儿童,构建适合儿童天性的小学教育,让小学阶段成为孩子一生值得回忆的美好经历。

【陈文辉,福建省龙岩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上一篇:广州市花都区泥石场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应用... 下一篇: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三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