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作用

时间:2022-07-23 08:52:51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作用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会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上,好的导入会使学生迅速理解老师的意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双方都很愉快,好的导入起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新课和数学学业的惧怕心理的作用,也起到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发展、开拓的作用。

关健词:凝聚;激发;消疑;铺垫

“万事开头难”,一堂数学课也是这样的。当教师走进教室,站到讲台上,首先想的就是用什么样的开场白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才能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乐趣。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会使学生迅速理解老师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双方都很愉快。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状态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好的教学导入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好的导入对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作用有如下四点:

一、凝聚――指向作用

学生在课前的活动,思绪是多种多样的,课间休息的十分钟似乎意犹未尽,上课铃响后,需要及时地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集中到新的课堂教学上来,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导入,会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指向到教师身上,指向到即将开始的教学内容上。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力是学生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学生不专心致志,不把注意力集中和指向于课堂教学上,教师教学再用力,教学信息也不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记,数学教学就实现不了预期的目标。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导入行为,还要讲究导入的艺术,这样才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激发――深化作用

即激发、深化学生对新授数学课业的兴趣。恰如其分,引人入胜的导入能强列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即将开始学习的新的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现实告诉我们,数学教学离不开兴趣的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使学生潜心探究他们喜爱的事物,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意愿。兴趣又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好的导入还能使学生在产生学习新课愿望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对学习的兴趣,使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三、消疑――置信作用

好的导入可消除学生对数学新课、对数学学业的惧怕、怀疑心理,使学生对数学新课、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友好感。这是因为好的导入能增强新课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愉悦感,紧凑感,因而心情愉快,情绪饱满,注意集中,思维活跃。

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图象的教学时,老师走上讲台:“请第三排第三列的同学起立一下”。(同学起立),“大家 能否说出某个同学在教室里的座位可以怎样来确定?”学生 就会马上讨论起来,某某同学的座位是第几行,第几列,老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 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在座位的确定中体会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以及用点的坐标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由于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学生又熟悉身边的事物,通过生活实例的导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不仅能降低理解上的难度,而且能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尊重感,敬佩感。

四、铺垫――拓展作用

好的导入能为全节课的顺利进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由此使数学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发展、开拓,把课堂的进展不断推向高潮,产生良好、积极的“连锁反应”。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前导入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导入行为又具有上述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必须重视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行为的训练,掌握导入的技能技巧,因势利导,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技巧。

参考文献:

[1]毕田增、敖国儒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M]新华出版社;

[2]马秀春、李扬、郭良璞、王宗奕等 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发、孙毅、丁士芳等 素质教育新教案[M] 西苑出版社;

[4]毕渔民、孙文英 新课程教学设计[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英语课前十分钟交际活动探究 下一篇:培养创新能力,促进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