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23 08:40:10

基于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物流配送环节入手进行研究,探讨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配送模式,在物流运输环节,通过合理的规划、资源的整合等方式,构建城乡农超对接物流配送的双向互动新模式,加大城乡农超对接物流配送力度,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消费品,在运输环节控制物流成本,解决城市居民吃菜贵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双向互动;农超对接物流配送;配送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1-0010-02

1城乡物流配送发展现状

城乡之间的物流配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民将生产的农副产品如生鲜果蔬、生猪、禽、蛋等通过物流配送到城市,供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城市农资用品、工业用品、生活用品等通过物流运输到农村,供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1.1农村向城市配送

目前,我国农村农副产品生产以家庭式分散种植和养殖为主,城市也为分散消费形式,像生鲜果蔬这类不易长时间保存的食物需要快速运输、快速消费才能够确保农民获得收益,城市居民获得新鲜果蔬,这就需要拥有完善的运输体系保障,城乡之间的主要运输工具为汽车,农村向城市配送物流流程如图1所示。

注:为车辆空载,为车辆实载。

如图1所示,从农产品生产地向农产品集货地运输采用的大多是农用车,车辆完成运输后空车返回,偶尔携带些农资产品或者生活用品,农用车利用率不高。从集货地向分货地运输采用大货车运输,分货地是城市主要的农产品集散地,运输农副产品的大货车均为专业配送农货,大多空车返回,来回运输成本较高。从分货地到消费点一般采用小厢货车运输,城市内的配送体系较为完善,通常小厢货车可多次往返于分货地和消费点。

1.2城市向农村配送

城市向农村配送的主要是农业物资、工业产品及日常生活用品,配送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为汽车,城市向农村配送物流流程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来自全国各地的生产企业将生产的产品通过航空、航运、公路运输等运往各省市商或者批发商,运输大多为单方面运输。省市级批发商通过物流配送或者厢式货车配送产品到县、乡级批发点,多为空车返回。由县、乡级批发站向农村超市、便利店配送选择小货车运输,通常可来回往返,但由于农村需求量有限,运输次数有限。

1.3城乡物流配送问题研究

城乡物流配送主要问题是单向物流较多,空载运输加剧运输成本的增加。造成目前城乡物流配送单向空载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运输主体不同

货物运输的主体拥有者(车辆所有人)包括:生产企业车辆、第三方物流车辆、社会营运车辆、批发商自有车辆、经销商自有车辆、农民自有车辆等。由于运输车辆的所有人不同,运输目的各不相同,当完成既定运输任务后,大多数车辆选择空载返回。

1.3.2信息渠道不畅通

往返于城乡之间的运输车辆通常只单方面获得货运信息,而返回时由于没有配货需求只得空返,这种现象在城市向农村配送过程中极为明显。一方面农村对城市物资需求量小,另一方面农村货运信息发展滞后,运输车辆无法及时获得配送信息并组织货源。

1.3.3物流节点分散

城市中有多家大大小小的农副产品分货地,并且不在一个片区;农村大多数农产品集货地与城市物资配送中心不在一起,这造成了运输成本的增加和运输资源的重复利用。

1.3.4车辆装载货物性质不同

由于农副产品与工业产品及生活用品的性质不同,运输车辆在装载货物上不能共用,这导致农村向城市配送物流与城市向农村配送物流在车辆选择上有较大的差异性。

2农超对接经营模式

农超对接经营模式是由城市中的大中型连锁超市和商贸中心与农产品种植、养殖户们集体签订的双向互动式合作经营模式。双方签订供需合同,由连锁超市和商贸中心统一为农户提供农资、工业产品及生活用品,农民通过合作种植或者对接基地等形式向连锁超市和商贸中心提供农副产品。此外,连锁超市和商贸中心还可以直接承包预订农户土地上种植的农副产品,解决了农民生产后的销售问题。在农超对接过程中,减少了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同时建立由城市配送中心统一的物流服务体系,减少了重复运输的环节,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助于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服务质量。

2.1农超对接经营模式优缺点分析

2.1.1农超对接经营模式优点分析

农超对接经营模式在产品流通环节上减少了批发商的环节,降低了农副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同时由于产品销售多为直销方式,缩短了流转周期、减少了流通费用、增加了供求信息的传递速度,在采用城市配送中心进行物流配送时降低了配送车辆往返的空载率,解决了运输成本等。农超对接经营模式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快速便捷地将农资产品送到农民手中,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在经营中,对农产品执行承包土地商品的方式,打消了农民的销售顾虑,稳定了农民的收入。

在城市环节,由于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得城市农副产品的价格下降,同时,也能够确保生鲜农副产品快速地输送到城市居民手中,保证了产品的新鲜。由城市大中连锁超市和商贸中心统一采购的农副产品在产品质量上也是一种保障。

在我国扩大内需,加大工业产品下乡的政策支持下,“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利用农超对接经营模式直接送达农户手中,在产品售后上采用统一管理,保证了工业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工业产品的价格。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1.2农超对接经营模式缺点分析

虽然农超对接具有相当多的经营优势,同时也将是未来农村与城市经营的主流方式,但是其也具有一些不完善的缺点。农超对接对于城市中连锁超市的规模要求非常高,对于城市配送中心的运输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且要求农户集中管理难度较大。这导致农超对接在三方面的参与上积极性都不高。此外,农超对接势必损害了一部分的利益,一些商家绕过传统经营环节,直接从农村批发农副产品,到城市的早市或者“以车为店”进行销售,由于投资成本低,价格要比超市价格便宜。在工业产品下乡中,虽然国家提供了财政补贴,一些正规厂家生产的家电、汽车等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在农村销售,但是农村消费水平有限,购买力仍然不高。

2.2农超对接经营模式的动力和阻力

2.2.1农超对接经营模式的动力

农超对接经营模式是由城市中具有实力的大型超市和商贸中心与合作农户直接签署协议进行产品供给,在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物资方面具有优质价低的优势。农户通过与大型超市和商贸中心合作在产品销售上获得保障,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城市配送中心在产品快速运输方面保障了果蔬的新鲜,降低了运输成本。

2.2.2农超对接经营模式的阻力

农超对接经营模式的阻力主要来源于双向互动过程中农村方面的需求量的助力。目前,城市对农产品需求量大,而农村对工业产品及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小,二者无法达到平衡,在城市配送中心运输中,空载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急需政策的支持和更加有效的平衡方式。

3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配送模式

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配送模式是将城市与农村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物流利用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基于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模式如图3所示。

图3基于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模式

如图3所示,城市配送中心是整个流程模式的主节点,是联系城市与农资的中心枢纽。农村连锁店及集镇配送点根据农户需求向城市配送中心下订单,由城市配送中心往返车辆从城市各大连锁门店、商贸中心负责取货,城市配送中心再根据装车情况集中将货物运往各个农村连锁店及集镇配送点,区域往返加快配送过程,再由农村连锁店及集镇配送点将各个农户所需送到合作种植户和对接基地,由农户自行去取。相反,农副产品的运输由合作种植户和对接基地统一送到农村连锁店或者集镇配送点,再由城市配送中心往返送到城市连锁门店和商贸中心。在整个过程中,运输信息由城市配送中心统一管理,确保运输车辆往返均能实载。在配送环节,对于车辆的选择可以分成普通型运输车辆和专用型运输车辆,普通型运输车辆可往返运输农村与城市之间相互需求的产品,专用型车辆负责运输相似类型产品,由此可解决车辆装载货物性质不同的问题。

4结论

综上所述,以城市配送中心为运输主体解决了货物运输车辆主体拥有者的问题;由城市配送中心统一货物运输信息,解决了往返城乡之间运输车辆信息不通畅的问题;双向互动式农超对接使物流节点集中化管理,在运输过程上简化了运输环节,降低了运输资源的重复利用;再根据车辆货物使用性质进行分类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解决了车辆装载货物性质不同的问题。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配送模式对降低城市农产品价格和提高农村生活物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运营中,通过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双向互动式农超对接物流配送运输体系,实现科学化管理,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孔祥智,郭艳芹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06(1):54-59

[2]宋雪莲,肖翊蔬菜“伤人”:批发商称菜价高都是高房价惹祸[N].中国经济周刊,2011-05-24

[3]杨为民,蒲应龚,吴春霞中国蔬菜供应链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陈少群,江华“布吉模式”应对入世挑战创新探析[J].南方农村,2002(2):18-20

张孟才,等:

上一篇:“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建设探索 下一篇:“显示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