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象征期心理及其培养方式

时间:2022-07-23 08:29:41

浅谈幼儿象征期心理及其培养方式

3~4岁的儿童,握笔能力增强,认知能力与符号思维进一步发展,生活经验更加丰富,绘画时意识逐渐起主导作用,他们开始认为画在纸上的线条及形状可以代表他们生活环境中的事物,这种意愿从涂鸦期萌芽,在象征期得到发展,他们的涂鸦开始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一、象征期幼儿绘画的发展过程:

1、仍带有涂鸦特征。儿童绘画心理活动与儿童智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起初拿起笔随意乱画时,自然是没有什么目的,但同其他他们所喜爱的游戏一样,绘画活动本身使他们入迷。如果注意观察一下学前期的儿童最初是怎样画画的,你就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形:他们画画时既不面对着描绘对象进行观察,也不照着书本或别人的作品来临摹,而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心所欲的依靠自己过去对某些形象的记忆来作画。因此这种行为仍带有涂鸦特征。

2、用多种不规则图形表现事物。幼儿会自发地在简单的形状上加若干辅助线,但形象极其简单,甚至根本看不出什么眉目。如图一,若老师不点题,一般人根本看不出画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幼儿却能对所画的形状说出名称或赋予意义,这就与涂鸦期有了本质的区别。图二,我们似乎可以猜出一些内容,幼儿在具体的画面位置上,能够朦胧地表现出与客观事物和自己经验间有联系的线,我们看出是二个人的头像。从上面这两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儿童画比较杂乱,都是用线条来画的,并且线条也杂乱无章,不分横线、竖线、弧线、斜线等,线与线相互掺杂在一起。

图一 图二

3、开始出现人物画。当一个孩子闭上眼睛想象中见到了自己的妈妈,当时妈妈并不在身边,但头脑中却浮现出妈妈的形象,这就是意象,也称表象。这个形象是建立在孩子对妈妈的先前知觉的记忆的基础上的。大多数意象都是朦胧、含混、模糊的。这也是儿童最初画画时只能用简单的图式表现对象的心理原因之一。

4、模仿成人画画。由于羡慕成年人能复现更接近知觉实感的图象,他们有可能产生模仿的愿望,开始临摹成人给他们制作的范画和他们有能力画出来的作品。这也是依靠知觉作画的一种方式,不过是间接的知觉。

二、象征期幼儿绘画特点:

1、先动笔然后再定义。在这个时期,幼儿画画时,线条开始分化,偶尔能根据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几何线来表现形体,常常是在涂着、画着时,偶然发现自己涂画的形象与某物的外形相似,才想起要画这一物体。画面中可同时并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合乎形体特征的规则线。

2、表达很主观。儿童常常在“自我中心”和表现欲的推动下,非目的性的随意画出其主观想象中的物象。例如,这个阶段儿童能把一大一小两个圆(象征爸爸的身体和头)组合在一起,再加上两个四条线(象征爸爸的腿和手臂)就画成了爸爸的形象。这种象征性的物象,尽管画得还不成样子,但这一阶段较之前涂鸦期这一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在儿童绘画中产生了意义、象征,是一个从意象到具象的过渡阶段。

3、用不规则的图形表达 。由于这一时期的幼儿能涂画的形状有限,类似的形状在每个幼儿的作品中可能代表着极不相同的事物。所画的图像仅仅是简单几何图形与线条的组合,只具备了物体的基本部分,多半是粗略的、不完全的,整体性不强,结构也不合理,人们往往无法正确辨认。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图形能够代表的范围会逐渐缩小。

4、出现对某种颜色的偏好。在色彩上幼儿从不考虑应该用什么颜色,他们喜欢用什么色就用什么色,或者是不管是什么颜色拿在手上就用。他们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来描绘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把自己认为不好看的颜色涂在自己不喜欢或可有可无的事物上。画面上色彩种类在增多,但缺乏色彩的协调。涂色逐渐由无序、不均匀向方向一致、均匀涂色发展。

三、象征期幼儿绘画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教幼儿画形状。幼儿绘画会出现画面内容关联性差的问题,画面内容零乱,所画的物体不遮挡,同一形象的大小差别也很悬殊。成人要给他们足够的成长、发展空间,尊重他们成长、发展的规律。

2、不评价他画的形状象不象。指导时教师干预太多, 会影响幼儿作画情绪, 不利于孩子独立思维的发展, 更不利于幼儿原创性绘画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幼儿"作品"的水平,而在于绘画活动本身。

3、抓住这一阶段开发想象力。在幼儿时期,绘画的重要任务是要培养幼儿敢于想象、富于想象的能力与意识,特别是想象意识。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自由大胆地去想象与自信地去实践,那么他的这种富于想象的意识就会变成潜意识埋藏进孩子的心里,在成年以后,也会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行动。

4、更多地倾听幼儿对作品的解释。这一时期,家长要引导幼儿大胆地来说说自己的画,从而锻练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家长也通过他的讲述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增进亲子关系。教师应当顺应幼儿的心理发展,关注班中所有孩子的情绪变化,因材施教,并把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与爱观察的习惯作为重点。

5、可以多给孩子几种绘画材料。在引导幼儿感知与运用色彩方面应将重点放在激发、维持幼儿对色彩的兴趣与增强他们对色彩的敏感上。在具体的活动安排中,建议尽量多用水粉颜料进行涂画,水粉颜料容易出效果,有很好的渗透性,很适合这一阶段幼儿使用。水彩笔和油画棒可以少量运用,油画棒最好能与水粉颜料结合起来使用。

6、增加孩子的生活和审美体验。在教学中,教师最好能设计一些让幼儿亲自观察实物和图片的环节,或者在平时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历,这样就能拓宽幼儿的内心和想象空间,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会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幼儿会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感,这样幼儿作画时就会更有兴趣。

【作者单位: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主持人方龄:在塞舌尔群岛 享受慢生活 下一篇:活力“天使”彭于晏唤醒正能量 立顿微电影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