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帕米尔地区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时间:2022-07-23 08:08:33

浅谈新疆帕米尔地区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摘要] 新疆帕米尔地区发育有一套前寒武系浅海相的碳酸盐岩与细粒碎屑盐类的深变质岩系列,其特点层位潜藏着品位高以及规模大的沉积变质型菱铁矿床;该矿区同时还有我国较为稀缺的特高品位热液脉型铜矿。接下来,文章分析研究了矿区内铁以及铜矿床地质特征,并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字] 新疆帕米尔地区 铁(铜)矿床地质特征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 P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26-1

0引言

新疆帕米尔地区地处于新疆西南边陲,该地地广人稀,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极度恶劣,地质工作的程度非常低。不过该地区有着非常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现阶段已经发现该地有铁、铅、金以及银、锌、铜等多种不同的矿种,以及多种类型的金属类矿床或者矿点。

1铁矿为该带优势矿种

铁矿存在两种类型:磁铁矿和菱铁矿。磁铁矿主要产于岩体接触带和深变质岩区,否则为菱铁矿,基于这一特征,前人认为磁铁矿属早期菱铁矿改造而成。根据已知矿床分布特点、控矿因素及进一步找矿潜力,在该带圈出切列克其铁铜矿和赞坎-老并铁铅锌矿两个矿集区:切列克其铁铜矿矿集区目前已发现的矿床(点)包括切列克其铁矿、卡拉玛铜矿、苏巴什铁矿、沙子沟铜矿、皮拉里铁铜矿、卡拉库里铜矿和卡里库尔铜矿。这些矿床均产在古生代大陆边缘坳陷盆地,位于志留系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内,容矿主岩为一套由菱铁矿-铁白云石-石英组成的碳酸盐岩,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整合接触,具明显的层控性。该区菱铁矿中常有铜矿化,而铜矿(化)常伴生较高含量的金,这一特征在区域上具有普遍性。卡拉玛铜矿曾是新疆最早的铜矿山,因资源枯竭目前已闭坑,该矿含金,脉石矿物中大量出现菱铁矿,属沉积改造特征明显的热液型铜矿。赞坎-老并铁铅锌矿矿集区出露地层以古元古界布伦阔勒岩群为主,其次为志留系、二叠系(或下古生界)。目前已发现赞坎、老并、叶里克、莫喀尔、塔合曼、康达尔大坂、吉尔铁克沟、阿然保泰和卡拉吉力干等铁矿(点),克克布依拉克铜矿点、开其孜铜矿点和瓦卡铅锌矿。铁矿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塔合曼及赞坎周围,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在瓦卡谷地。铁矿类型包括沉积变质型、沉积型和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产于古元古界布伦阔勒岩群中,矽卡岩型主要产于岩体接触带附近。

2铁矿床成因分析

依据现阶段世界各地地质工作者的观点看,菱铁矿床其成因类型不外乎两种情况:即沉积成因以及热液成因。此两种类型的矿床有着截然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以及矿床地质特征,所以,研究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地质特征,能够科学的推断出成因类型[1]。新疆帕米尔地区的铁矿床有着以下的特征:

(1)该地区铁矿床严格的受到层位、地层以及岩性的控制,全部的矿体都赋存在前寒武系浅海相碳酸盐岩以及细粒碎屑岩建造之中,处在细粒碎屑岩(及石英云母片岩)与碳酸盐岩(即大理岩)二者的过渡带内。

(2)全部的矿体其形态都是似层状或者透镜状,和围岩呈整合接触关系,而围岩大理岩中较为常见的菱铁矿团快,大理岩和菱铁矿有着相同沉积层理,且具同褶皱构造。(图1所示)

(3)矿床周围虽然有大面积的花岗岩出露,不过看不出来它们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成因关系。

(4)矿石其组成的物质较为简单,矿石矿物一般是菱铁矿,占到了矿石的4/5以上,一部分水赤铁矿,可以看见极少量的黄铜矿、磁铁矿以及黄铁矿,脉石矿物是方解石、石英以及白云石,矿石大部分是缝合线构造、鲕状结构以及条带状构造等沉积类结构构造。

3铜矿床

新疆帕米尔地区有着以下特征:

(1)矿体形态均呈脉状,和围岩呈穿插关系。

(2)矿石组成较为复杂,其矿石矿物有黝铜矿、黄铁矿、蓝铜矿、孔雀石以及铜蓝、自然银、菱铁矿、辉铜矿等,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物的组合。

(3)围岩蚀变强烈,一般为硅化,然后是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以及方解石化。其蚀变强度于矿体边缘向外随着距离的增大急剧减弱,也表现出线型热液蚀变的特点。

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初步断定铜矿的成因类型是中低温的热液型矿床。

4结语

新疆帕米尔地区铁或铜矿化都较为强烈,其菱铁矿床赋存于帕米尔地区的大理岩和石英云母片岩的过渡带中,它的品位高、规模大,另外,成因类型是沉积变质型,和该地区较低的地质工作程度相比而言,有着非常大的找矿潜能。铜矿发育在帕米尔地区的张扭性的断裂中,属于热液脉型铜矿,它的矿床规模不是很大,不过铜和银品位非常高。

参考文献

[1] 杜德道,曲晓明,王根厚,辛洪波,刘治博.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提斯洋盆的双向俯冲:来自岛弧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J]. 岩石学报. 2011(07) .

[2] 常青松,朱弟成,赵志丹,董国臣,莫宣学,刘勇胜,胡兆初.羌塘南缘热那错早白垩世流纹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及其意义[J]. 岩石学报. 2011(07) .

[3] 曲晓明,辛洪波,赵元艺,王瑞江,樊兴涛.班公湖提斯洋盆的打开时间:镁铁质蛇绿岩地球化学与锆石U-Pb LAICPMS定年结果[J]. 地学前缘. 2010(03) .

上一篇:油田机采系统效率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下一篇:浅析河南煤田构造样式和控煤构造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