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传播方式对比

时间:2022-07-23 07:34:31

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传播方式对比

相对于传统的图书而言,电子图书是一个充满崭新特点、极具魅力的信息传播工具,在互联网时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传播方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传播的人性化

从传播的人性化特性看,纸质图书具有的优势主要有1.接受的自由性,易引起心灵的愉悦感:不用操作设备,和电子图书方式相比,让人在一种更加自由的接受状态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心灵愉悦;2.载体的独立性,便于阅读;3.直接的可感性,给人以亲切感;4.纸本阅读是一种线性文字阅读,线性特征可以使人们获得理性思维的训练。

目前,电子图书还不能完全替代纸质图书的人性化传播特性,但它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人性化传播特性。首先,电子图书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出版的单向性,实现了出版者、读者和作者等多方互动。其次,它们一般还具有方便携带、存储量大和方便检索等优点。这些特性使知识获取的某些方面更有针对性、更具人性化。此外,新型传播载体的易读性强。目前,网络和手机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新的话语系统,用简单的字、词、字母或符号来传递内容,用图片来代替文字,以直观的形式传递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接受和理解更快、更省力。

传播的时空范围方面

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中移动与变化的信息即构成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状态——传播。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有史以来人类便在追寻征服空间距离,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方法与途径。而传播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信息尽可能清晰、准确和快速地传播。在网络传播时代,人们在现代传播科技的帮助下,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梦想。网络传播的特点是基于其TCP/IP协议及各类强大的功能实现的。

书籍的发展体现了在时间功能和空间功能上的融合趋势。但是,由于纸质图书需要一系列的编辑、出版和印刷过程,有载体的限制,因此,在出版和发行上仍有一定的时空范围局限性。直到今天的网络传播技术才完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基于网络传播的电子图书实现了即时传播。

传播的传受关系方面

一直到印刷书籍为止,书籍承载的传播活动是一种单向的传播过程。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和传播权力与权利的不平等,传播者决定传播内容,而受传者多数情况下是被置于单纯地被动接受内容的地位。

电子图书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都处于信息传播的显要位置上。传播过程中,结构的内在联系发生了改变,各个环节的互动关系增强了。电子图书的互动关系表现在:出版者能够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要求,直接向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图书信息;读者能够对图书的信息迅速做出反馈,发表意见;读者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在电脑或阅读设备上搜索电子图书的资料并进行阅读,电脑和阅读设备的人性化的界面、对话框、提示语式的交流形成了人机互动。由于电子图书传递的交互性,出版者与读者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机会,读者还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图书的出版传播过程,处于比较主动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控制权的潜在平等。

传播的内容特征方面

纸质图书事物的记录、描绘和传播呈平面化,这种平面式的载体受到纸张等单位面积的限制,传播出来的内容只能是割裂的,而且人们不得不通过占有大量空间来储存知识,建立藏书楼、图书馆,用一本本书的堆积连接起自己的知识链。这种信息的表现形式只是单一的文字符号。而电子图书的内容特征是超文本、立体化和多媒体化的。

1.信息的丰富性和超文本、立体化。电子图书阅读设备一般具有超大容量的存贮空间,小小的设备就是一个“图书馆”了,并可随时上网更新内容,对于单本的电子图书来说,其容量也是没有限制的。电子图书还打破了纸质图书内容的线性顺序,向读者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立体信息,并可通过超链接与各种知识和信息联系,使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查询,可即刻看到相关条目的详细内容。

2.信息表现形式的多媒体化。多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由文字、声音、图像等单一形式变为多媒体传播形式。电子图书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多媒体传播,图、文、声、像、动画俱全,给读者以视、听、读全方位的多维信息和立体感,远远超过了纸质图书中以纯文本为主的单一方式。

传播的载体依赖方面

纸质图书载体独立,便于阅读和收藏。电子传播媒介都需要特定的辅助载体设备,远不如纸质图书独立、轻松、方便。电子传播介质的这种辅助载体也不利于人们收藏。

虽然电子图书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设备具有方便携带、存储量大和方便检索等优点,但是也具有需要通过显示器才能进行阅读的缺点。终端阅读设备是实现电子图书阅读的必备条件,在相同的阅读时间里,显示屏造成读者视觉疲劳的程度往往要高于纸张。

(作者单位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

上一篇:数字时代美国出版业的观察与思考 下一篇:吴妮民开出《私房药》向过去告别